【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推进,西方引进各种教学法应用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中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主要研究将奥尔夫教学法引进职业教育艺术教育专业的乐理课堂中,用奥尔夫的教学手段来解答乐理课程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理论知识。以乐理课程为切入点,剖析我校艺术教育专业乐理课程现状和学生学情,具体分析如何将奥尔夫教学法代入乐理课堂中,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切身感受音乐理论知识,将书本知识具象化,用语言、动作、舞蹈、美术、戏剧等相关艺术进行具体表达。
【关键词】艺术教育;奥尔夫教学法;乐理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9-0102-02
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艺术专长,又具有扎实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可以在幼儿园、中小学、艺术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在社区、文化部门从事艺术教育及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以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为例,招收的艺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为非艺术类考生,大部分的学生在入学前没有接触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和学习过正规的艺术类基础课程,入学后面对开设的各类音乐课程,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重。乐理课是关于音乐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其他音乐类课程(例如视唱、声乐、钢琴、舞蹈、戏剧、音乐教学法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乐理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其他音乐类课程的学习效果,作为未来的艺术教师,必须具备歌曲弹唱、儿歌表演、舞台编排的专业技能。乐理课上要解决诸如快速识谱、伴奏创编、移调译谱、和声编配等实践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在乐理课上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将会对艺术教育类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造成一定的影响。从现有的学生音乐教育现状来看,乐理课程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手段才能保证乐理的教学质量不影响其他音乐技能的学习。而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到实践乐理教学中,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将音乐活动与动作、舞蹈、语言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学科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深度体验,提高其对音乐的体验感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在音乐中学习基础知识。实施艺术教育音乐课程综合性建设,要求通过艺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创新,将对于艺术教育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将艺术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以奥尔夫音乐的即兴性、综合性、参与性、民族性、大众性为出发点,提升艺术教育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
一、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艺术教育专业乐理课程中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艺术教育专业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不系统,不全面,单纯地学习乐理课程时显得枯燥乏味并且学习兴趣不浓,甚至不注重乐理知识的掌握。而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学习和教学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教学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理基础知识。
(二)创新意义
奥尔夫教学法形成已有大半个世纪,但传入中国并运用到具体课程中的时间并不久,特别是西南边陲地区职业教育中更是鲜少见到。艺术教育专业是顺应我国目前教育形势产生的,笔者的学校建立的时间也比较短,但短短几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生源丰富,毕业生就业市场广阔,是符合现阶段市场人才需求的。音乐理论课`是艺术教育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技能学习和理解,因此解决该课程枯燥乏味、知识点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是势在必行的。奥尔夫教学法从音乐根本出发,注重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在音乐欣赏、音乐活动中掌握音乐理论知识,进而提升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开拓就业创业的方向。
(三)应用价值
从乐理教学出发,分析学生学情、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将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应用到具体的乐理教学课堂中,总结整理材料和经验,将音乐教学活动汇编成教学案例,运用典型成功案例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促进学生自身的教学教育能力。作为艺术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应当向学生们充分传达优秀的音乐艺术与多元音乐文化,有力地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四)实践意义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发现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教授音乐理论课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兴趣和实践能力。学生们能够自主寻找“本民族”“本土”“有特色”的各种音乐元素,并且将音乐元素与音乐理论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又运用基础的理论知识支撑着音乐实践活动,最后能够做到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风格的教学活动。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准备中进行动作创编,加入即兴演奏、即兴和声编配、即兴旋律创作等,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情感,分析音乐元素和音乐结构,并且记忆音乐。既培养了教育类的学生的音乐素养,又提升了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乐理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一)节奏教学
节奏在乐理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要素,奥尔夫教学法认为学习节奏是学生接触和学习音乐的根本前提。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改变传统节奏教学中以教师拍打节奏、学生模仿的单一学习方式;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适当变换语言节奏、速度来进行节奏的模仿,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节奏模仿的实践中去。
当学生对节奏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以后,再播放熟悉的音乐或者儿歌片段,让学生对乐曲中的节奏型进行分析,強化训练拍打或说唱固定节奏型。然后将熟悉的节奏型进行歌词编配,学生分小组将自编的片段进行表演和展示。
(二)音高教学
音高的教学也是乐理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在传统的音高训练中,主要让学生听辨、模唱来提升自身的听音能力和辨音能力,进而构建准确的音高体系。但在音高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加入奥尔夫教学法,分声部构建音程,协和与不协和进行音程对比,在熟悉的旋律中找音程性质和音高特点,在几次活动中熟练音高后在五线谱中找到音高位置并进行音高模唱。这样反复训练后发现学生在熟练之后能够很好地提高音高的辨别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对音高体系也掌握得更加全面。
(三)动作教学
奥尔夫中的动作教学是指指挥、律动、声势、舞蹈、戏剧与游戏等。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节奏变化、旋律起伏、情绪变化做出动作。先让学生反复聆听教学目標中的音乐和音乐片段,在听完后根据音乐中的节奏、旋律、情感请学生自编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可以是体态律动、舞蹈动作,也可以是简单的拍手跺脚或比划指挥手势等。在反复的动作和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沉浸在音乐中既感受到音乐的基本元素,又能够参与音乐的内涵情感表达。
(四)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音乐听觉是进行音乐活动的基本,奥尔夫提出运用亲身参与、实践动作、演奏乐器、根据听音绘画等手段来训练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播放音乐之前提示学生听辨音乐中不同的音色、区分不同的声音、听辨音乐中不同的旋律,并通过听辨找出音乐中旋律、风格、节奏、曲式等特征。在传统的乐理课程中会重点训练学生的识谱和唱谱能力,但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学生“用耳朵听自己的声音”,在听辨自己声音的过程中是对识谱和唱谱的重复加深印象。大部分的人是通过“听”这项感官来欣赏音乐,那么培养音乐听力,体验音乐的情感与风格,使人富有情感,具有洞察力及创造力是普通音乐课的重心与目的。
(五)乐器训练
奥尔夫中的乐器训练主要是为儿歌、儿童舞等进行伴奏,以达到加强节奏、烘托气氛的目的。奥尔夫的演奏训练以即兴为精髓,以曲式结构为框架,从而达到探索不同风格的音响效果。奥尔夫乐器分为有音高的乐器与无音高的乐器两种,通常的入门阶段使用无音高的乐器,从乐器伴奏入手感知音乐中的节奏、律动。让学生通过乐器伴奏来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包括旋律、节奏、音色、风格、情感等基本要素,在亲身参与中体验音乐氛围。但是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开设有钢琴等专门的乐器课程,所以乐器训练不作为重点的体验音乐的训练,只是添加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
(六)创作教学
由于学生大多受到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和固定思维的影响,学生们的创新创作能力明显是不足的,那么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并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音乐艺术性和感染力,于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奥尔夫教学对学生进行即兴创作的引导。以各种主题音乐为例,要求学生根据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歌词、动作等进行合理编创。可以改编歌词、旋律、节奏,使音乐呈现出不同风格,也可以对音乐进行语言、舞蹈、情节等其他相关艺术的编创。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在多次的鼓励和实践下,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他们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聆听、参与和感性分析。
奥尔夫教学法比传统音乐教学法更注重学习者亲身参与、自然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到乐理课程中,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律动和真实表达,也为艺术教育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不一样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