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在漫画创作中的应用探索

2023-12-09 01: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当代中国的漫画创作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国产漫画发展现状 
  最近的一段时间对中国漫画界最大的事件和夏天岛有关,以夏达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家宣布与夏天岛解约,夏天岛团队成立于2006年,在近几年逐渐发展壮大,在国内各大漫画杂志上都有作品连载,并且和一系列网络平台进行长期合作,捧红了夏达、猪乐桃、姜晓晨等一批中国漫画家。对于作家与夏天岛解约是因为作品版权受到侵犯等原因在此我不做过多评论,但是夏天岛的运营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夏天岛的发展历程甚至可以被称为国产漫画发展的缩影,团队在2006年成立,2007年便获得了文化部的重点扶持,2008年参与《奥运福娃漫游记》的策划工作,2009年出版作品20余部,发行量达50万册,并且最先与国外动漫企业进行合作,《子不语》、《鬼吹灯》等作品先后进入日本市场,最为重要的是为中国的漫画产业培养了一批本土作者。虽然近来与旗下作者矛盾不断,但是这些功绩还是值得被铭记的,它一直在引领着国产漫画的发展。 
  (二)中国动漫中的民俗文化 
  小时候看过的第一本漫画是什么?90后们的回答可能莫衷一是,但80后、70后的回答一定是小人书、连环画,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而这也应该是国产漫画的初始形态,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因为小人书里的故事永远都是《水浒传》、《三国演义》,离我们最近的也是《智取华山》、《智取威虎山》,想看什么《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根本就没有,因为人家不会画。还有那些老动画片,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这就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还有《葫芦兄弟》,请大家忘掉王祖蓝吧,《葫芦兄弟》运用的是剪纸艺术,《泼水节的传说》、《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配乐都是来自少数民族自己的创作,《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这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进行的改编,它的角色设计都采用了中国壁画、年画,而且至今这些作品都被奉为经典,比某羊某狼不知道强出了多少倍。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无论在漫画还是动画中都得到了非常良好的体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遗忘过这些,只是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有些东西被人为地遗忘了,但是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发出,这些“遗失的美好”终将迎来回归,而我们正好身处在这个时代,有幸成为这一切的見证者与参与者,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三)民俗语言在中国动漫中体现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我不知道是这句俗语成就了那部动画片还是动画片成就了那句俗语,抑或说它们互相成就了彼此,但是这足以说明动漫的影响。以往的小人书,《水浒》与《三国》,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但是谁都无法否认它们那永恒的魅力,一想到兄弟情义,最先想到的必然是桃园,是关羽、张飞跪拜在刘备面前的那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提到行侠仗义,就一定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的那一句“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想到英雄挑战权威的壮举,莫过于“孙大圣大闹天宫”,那一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不知会让多少懵懂的童年热血沸腾。如同美国的超人、日本的奥特曼是新一代人童年的记忆,那些小人书、老动画片就是老一代人童年的记忆,意思相同的东西,在课本上可能怎么都记不住,但如果在连环画上看一遍就记住了,这或许就是动漫的魅力,也是民俗语言在动漫中最为直接的体现。 
  二、漫画创作对民俗文化的传播 
  (一)网络平台对漫画创作的影响 
  最开始接触电脑时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它会有如此多的功能,因为电脑最开始被开发的目的是为战争服务,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用也开始多样,当互联网出现并与它相遇,可谓是“金麟本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啊,因为他们对世界产生的冲击实在太大了,甚至超过了前两次的工业革命。世界变小了,地球成了“地球村”,有很多事通过网络就可以办到,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多了起来,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聊天软件出现了,大型网络游戏出现了,视频播放器出现了,小说网站出现了,漫画的平台也随之出现了,网络平台让众多漫迷不需要每天去书店蹭书看了,他们需要做的只是登陆自己的账号,查看自己追的作品是否更新,看高兴了投几张支持票,不喜欢了就投反对票,甚至还可以加作者的好友,关注作者的微博,和作者进行互动,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但是这也会导致作者为了自己的人气和收入与他人恶意竞争,传播低端文化,甚至是“潜规则”的出现。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网络平台普及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漫画的作者们也应该坚守初心,为国家的漫画产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二)网络漫画中对民俗文化的体现 
  我在前文中提到过夏达,为什么她的解约引起了国内许多漫迷的关注?因为她的作品一直有着非常高的人气,在日本的销售量也非常好,用“优秀”形容她似乎是不够的,而且她的作品中对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体现非常突出,非常典型的就是《子不语》和《长歌行》。“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论语》当中的一句话,也衬托了这部漫画的剧情,主人公是一个9岁的女孩,随父母来到了一座古镇,她的父亲是一位古建筑修复师,母亲是一位古字画鉴定师,太爷爷更是一位“言能者”,可以与一些古物甚至是精怪进行交流,主人公继承了太爷爷的能力,但是她还不能灵活的运用,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古老的传说、神秘的精怪、遭受诅咒的家族以及自己的好友——隔壁俊美的哥哥都伴随着主人公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镇上上演着一幕幕故事。细细品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作者在作品中体现了非常多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例如人物的衣着、日常使用的物品、品读的书籍和整个小镇的格局,都仿佛让人脱离了现在的世界进入到作品描述的那个古镇,感受着中国民俗文化的洗礼

      《长歌行》的故事背景在我国的唐代,主人公李长歌是前太子李建成的女儿,“玄武门之变”,父母亲族皆被太宗李世民所害,自己值得流落民间,女扮男装,期待复仇那日的到来。她逃脱追捕进入朔州,参军成为了一名都尉,但随着对突厥作战的失败,自己也成了俘虏被带往突厥,但正是在突厥她結识了许多好友,并一度成为突厥王养子的军师,但命运总是和她开着一个又一个玩笑,好友之间误会的不断加深,挚友的背叛与离去,让她认识到国家比个人更为重要,从她放弃私怨,一心为国开始,她得到了重生。作者在大唐与突厥这两个场景中间不断轮换,作品本身是黑白画所以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古朴,丝绸之路、突厥戈壁、宏伟长安,灵魂仿佛随着一个个场景之间不断轮转,诗词、歌舞、茶道、饮酒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体现更是展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古代世界。 
  三、中国文化在世界动漫产业中的应用 
  《功夫熊猫》是美国梦工厂动画的大作,这其中充斥着满满的中国元素,从影片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功夫、熊猫,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东西,包括里面的“盖世五侠”,他们的武功都是中国古代武术,剧情甚至都与一般的美国电影不同而更加接近中国电影,影片中的中国痕迹更是无处不在了,阿宝老爸开着一家面馆,居民们都用筷子吃饭,家家户户屋檐下都挂着灯笼,还有倒写的“福”贴在上面,保存着“神龙卷轴”的神龙宫更是有着故宫的感觉,在阿宝击败泰隆后大家放鞭炮、舞狮、舞龙的庆祝如同中国的新年,中国的民俗文化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甚至于有人认为这是中国雇佣美国人拍摄的影片。《花木兰》虽然有着中国文化外壳但是它的内核确实美国文化,它体现出了美国文化中的叛逆,做到了古代与现代的结合,但不得不承认,这是美国影片首次大规模使用中国元素,它为日后的很多影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日本对于中国文化在动漫中的应用可以说达到了巅峰,一部52集的动画片《三国演义》日方也参与了制作和人物形象设计,有很多日本漫画家也制作过有关三国时期的漫画,光荣公司的《真·三国无双》系列和《三国志》系列估计还没有人没玩过吧,我们的传统被外国人用到这种地步,但我们自己还在故步自封,这对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断不可取的,中国人应该敢为人先,这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好好运用难道真的要留给外国人吗! 
  四、总结 
  美国、日本的动漫产业起步比我国早、发展的比我国快这是事实,但我国拥有比他们更加悠久的历史,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事实,而且相比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我国拥有众多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以及更多的节日,这都是宝贵的资源,我们完全可以让我们的民俗文化在动画、漫画这些现代的平台上发挥出作用。这不仅可以让国人自身了解我们的多样的民俗文化,更可以向世界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又可以为我国的动漫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提高我国动漫生产的质量,加快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桂杉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