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探讨当前大学生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对策

2023-12-08 04: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为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试图从艺术教育角度,探讨在当前大学生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对策。


一、大学生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它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艺术教育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课程和实践环节,指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德育和艺术教育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内容上息息相关,在方法上相得益彰,在教育实效上相互促进。


1.大学生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历史经验


在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的理念、方法自古以来即被广泛熟知和遵循,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中国自古以来在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育人过程中,就十分注重艺术教育。我国西周时期己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教,其中“礼”除了统治阶级道德观念的灌输之外,也包括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的培育。“乐”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课程。“射”“御”是练习射箭与驾车的技术,在体育和军事训练之中也包含有体态气度的美化训练。“书”和“数”则是智育的主要内容。孔子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并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表明孔子在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视礼和乐的教育。可以说,对德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视及融会贯通是中国古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历史经验。


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与中国古代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古代雅典贵族为7—14岁的儿童设立弦琴学校,教他们学习音乐、唱歌和朗诵诗篇。古希腊的斯巴达为了把贵族子弟培养成坚强的战士,教他们学唱各种赞美歌和战歌,并把音乐、唱歌、宗教舞蹈跟军事、体育结合起来。古罗马的修辞学校也教授音乐。中世纪的欧洲,骑士教育中有“七技”,其中吟诗专为歌颂领主的功德以示忠心,而教会学校中的音乐则用于礼拜和赞美上帝。可见艺术教育在培养为统治者所认可的人才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2.大学生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德育与美育事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始终如一的。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中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高校,对于大量的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来说,美育主要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实现的。因此,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融入德育工作,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越来越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教育部最近发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这个文件对于把艺术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开辟了人才培养中把艺术教育融入其中的新领域、新境地。


3.在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的重要标准。健全的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特质,是指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方面得到平衡发展的完整的个性。其基本特征在于:一是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及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二是有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三是有成熟健康的情绪生活;四是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大学生阶段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把艺术教育融入德育对形成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显着作用。第一,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追求美德的人生导向。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艺术教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帮助大学生辨识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树立追求美的人生理想,在思想行为上积极追求和践行真善美,不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状态,主动把个人融入集体和社会的共同追求之中,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第二,可以发展大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形成追求美德的持久动力。第三,艺术教育的基本宗旨是通过使大学生形成正常的审美和情感,使其个性得到自由而协调的发展,从而保证甚至提升德育和智育的效果,最终使大学生成为人格完全独立的个人,成为与社会完全融合的有用之人。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所指出的:“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5]


二、大学生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的现实对策


艺术素养偏低必然影响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的养成,以艺术教育提升德育实效正在成为教育共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确立了艺术教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地位,在艺术教育与德育相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德育工作者普遍缺乏艺术素养,艺术教师德育意识比较薄弱,德育与艺术教育存在割裂的情况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好地重视和研究在大学生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的方法、途径等问题,以切实改进工作。


1.髙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在大学生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转变观念是改进工作的先导。要更好地在大学生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必须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观念和艺术教育观念上都有一个认识上的提高。在德育观念上,要正确认识德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德育和艺术教育不应当割裂开来,它们都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在艺术教育观念上,如果我们把艺术教育理解为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使受教育者达到美化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道德与智慧的目的,那么融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就能够超越以往的“音乐学科”“美术学科”等对艺术教育的狭隘理解,避免德育的“德目主义”倾向,使艺术教育融入德育变得全面而自然。这样德育和艺术教育就可以既相互配合,又能够无障碍地融入育人工作,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找到自己发挥作用的最佳位置。


2.大学生德育课程体系应体现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相互联系、各有侧重,构成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力与信仰教育相结合的育人体系。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在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德育和其他方面教育尤其是美育的结合有所忽略,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使高校德育在育人途径上仍显单一。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融入艺术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会丰富得多。在具体的融入问题上,可以有多种路径,比如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有机地加入艺术教育元素,以优秀的艺术作品来鼓舞学生、熏陶学生,包括给大学生讲解具有爱国主义元素的电影、美术作品以及能够激发学生正能量的音乐、舞蹈等,以帮助大学生从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把特色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德育的选修课,使学生在学习了解艺术理论和艺术作品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3.创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艺术教育的方法


在德育中融入艺术教育,重点在方法。当前德育方法正呈现出全方位创新的态势,在课堂教学方面正越来越多地运用专题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多姿多彩起来。有的高校开始尝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一些艺术教育的方法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剧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情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动手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知”与“行”有效地结合起来。也有的把艺术实践活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同样收到了良好效果。


4.提高师资水平以保障艺术教育更好地融入德育之中


能否在德育中很好地融入艺术教育,关键在教师。在一些高校,阻碍艺术教育融入德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资队伍相对滞后,因此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其中的关键。师资队伍的突出问题在于,艺术教育教师缺乏一定的德育理论和方法,而德育教师也往往没有艺术教育的经历与技能,因此,一方面要对师资提出明确的要求,强化艺术德育学科方向研究,该学科方向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德育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在德育和艺术教育教师之间创设平台,鼓励两支师资队伍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要把两个学科不同类型教师的相互融合作为提高教师能力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之间教学相长,知识融合,从而提高育人水平和能力。


作者:赵思童(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北京10010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