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关注成长,放眼未来 ——高中美术教学方法探究

2015-08-14 08: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美术教育会为新时代下人才的培养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学生成长和未来起到重要作用。美术创作的过程使我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挖掘,美术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本文对高中美术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美术;教学;方法
一、拓宽学生美术学习的课堂
美术学习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学校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周围条件开一些探究性的课。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观察机器构造、功用、造型设计;去服装厂观察布料的性能,衣服如何从设计到打样板到缝纫再到熨烫最终成型这一系列过程,这样加深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了解,增加了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素材。其次让学生多感受自然之美。在清清的小溪边,在碧蓝的大海边,在色彩斑斓的森林里,在小鸟婉转的啼唱声中,这些优美的景色定会打动学生的心灵。在这种氛围下去学习色彩的冷暖,线条明暗等理论问题,不但不枯燥,反而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再次,可让学生参观马路两边商店的门头设计,在评判设计效果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化解学生认为美术在现实生活中无用的误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拓宽学生美术学习的课堂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美学理论知识的领会贯通。
二、给学生一个自主的权利和空间
高中学生已经有很强的自主性,在个性上又有些叛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主观的教给学生这个应该怎样那个应该怎样,这种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法只能束缚学生个性的表现,形成“千人一画”,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儿童教育家卢勤说过“是用‘眼’画画,还是用‘心’画画,这可能就是模仿与创造的不同点。”“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是用‘心’画画,正是在‘心画’的过程中,培养了创造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用“心”去画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
  艺术表现作为人的精神行为,无论通过什么方式,运用什么材质,都应该体现主体的精神追求,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在创作过程中主动寻求知识、应用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这种相对独立的思维空间,会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信心,这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三、开发研究性课题
教师给学生提出课题,让学生研究并写出论文进行交流,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搜集资料,探索、思考、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针对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的特点,研究性课题的内容应贴近生活,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能过死,课题的研究可多可少,可深可浅,重在参与,目的是让学生加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关注和交流,使观察、逻辑、判断、审美力得到提高。
四、给学生提供试验的环境和发挥的平台
“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成功往往是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中酝酿而成的。给学生提供可进行创作的条件和材料,让他们不断探索、尝试,寻找自己的美术表达语言,笔者认为现有的高中美术课本,似乎欣赏课比例过大,创作和设计课过少;欣赏课比例大,立体构成和应用设计课比例小,学生在三维空间构思上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染与苍则苍,染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一位好的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材料,布置有艺术气氛的环境,从而启迪学生更好的投入。学校应配备完整的教学设施:画具、书籍、电教、静物等,这些都是必需的。学校在校园建设上可以让学生参与,给他们施展的机会和成长的信心。
  五、开展可选择性课堂
  可选择性课堂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从教师准备的课目中自由选择。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大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现实情况,一个级部的几位教师组织起来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准备不同的课题,这样学生就不再是以班为单位上课,而是根据自己的选择流动性上课,形成弹性课堂。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要,又达到了师资力量的最大优化。
  现代形式下要求美术教育应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并教给他们具体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让他们自由地运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