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研究生论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2023-12-06 12: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是互为对立的学术类型,专业学位主要是为社会中某些特定的行业或职业,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并且可以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虽然处于同一层次,但是两者培养计划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并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差异。而根据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2009]23号文件,明确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并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能力”[1]。因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核心,这也是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最大区别。


  然而,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制度起步较晚,至此不过20多年的时间,因此培养模式十分不健全,尤其是缺乏一套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其培养目标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并无多大差别,仅仅是增加或缩减部分课程。另外,虽然增加了半年的专业实践,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在这种模式的培养下,从高校走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以至于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产生了质疑。因此,为了尽快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显得更为重要。


  相比于国内,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上的认知要远远早于我国,因此在专业学位的教育上起步更早,发展更加迅速。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为了使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崗位上发挥作用,均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学位获得者和学术型学位获得者的人数不分上下,甚至有超过后者的趋势。在美国,很多学生将专业学位硕士文凭看作是个人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是进入大公司的敲门砖。早在1906年,美国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就提出了一种“合作教育”的培养模式[2],即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具体为学生在学校学习半年的理论知识,然后以2个月为周期交替参加公司的实际训练和课堂学习。


  德国和英国在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分别提出并实践了一种叫“双元制”和“三明治”的培养方式[3]。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相比于美国的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1/3时间在校学习,其余时间在企业实践。英国的“三明治”培养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实践—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结合,将教、学、做三者有效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使学生拥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


  在借鉴西方国家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也提出了一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其中南京邮电大学提出的“螺旋提升型”的培养模式被一些高校采用[4],收到的效果相比之前有一定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和国外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目前仍处于一种摸索状态,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显得格外重要。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课程优化不明显

  上文提出,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的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学术型硕士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然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一向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步时间很晚,在课程安排上仅仅是简简单单地增加或缩减学术型学位的部分课程,属于“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从根本上优化课程。另外,在进行课程的学习时,主要以理论为主,很少能将理论和实际案例结合,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发现自己努力所学的知识很难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1.2培養目标不明确

  全日制专业学位毕业的研究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要能快速适应社会上特定的行业或职业[5]。也就是说,专业学位毕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操作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而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几乎引用学术型学位的培养模式,甚至在培养目标上都与之基本相同。在这种模式的培养下,随之而来的弊端日益显现,例如:大多数专业学位毕业的研究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大。此外,由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使得新入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前途感到一片茫然。


  1.3实践基地落实不够完善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在毕业之前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意义是非凡的,它可以将产学研有效结合起来,因此实践基地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然而,鉴于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在国内普及的程度,国内很多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校在落实实习单位时,也是马马虎虎,导致学生没有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此外,一方面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两年半,而除却第一年需在校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第二学年学生将面临实习、毕业和求职三项任务,任务繁重,因此有些学生为了获得专业实践的学分,往往不惜联合公司弄虚作假,胡乱编写实习报告,已经完全丧失了专业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有些高校的学生仅仅利用暑假的两个月时间实习,而大多企业并不想招收短期实习生,因此学生很难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联合起来。


  1.4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近几年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专业学位的规模也不断增大,人数不断上升,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方面,部分高校外聘的企业老师较少,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依然由校内老师完成,而有些老师没有过硬的实践经验,往往课程教学偏于理论化,授课方式单一,缺乏实际案例教学,导致专业学位的教学质量不高,毕业的学生质量也渐渐不被社会认可。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在高校实行一种“双导师”制度,但是这种制度并不健全,学生得到校外导师指导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该制度往往徒有虚名。


  2健全和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措施

  2.1实践性课程开发及教学研究

  我国工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2.5年,比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学制少半年时间,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依然是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是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有本质区别,专业学位应更加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学习时间可以控制在一年之内;另外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增加灵活性,例如:适当减少课程学习而增加短学时的专业讲座或培训类课程。借此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后续的实践活动。而在教学方式上,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掺杂案例分析、现场模拟和训练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容易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大学生毕业之后进入企业之前的重要历练,关系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实践基地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应大力支持高校教师和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或市级项目的申报,鼓励师生参与企业研发,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纽带,探索高校和企业实质性合作培养模式,从而建立稳固的专业实践基地。

  (2)健全实践基地保障机制。国家可以以政府教育部门为主导,设立第三方,从而监督和协调高校和企业双方,更好地落实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对贡献突出的校企优秀团队给予资金奖励。

  (3)强化高校和企业的责任。无论是高校还是相关企业,都必须认识到建立实践基地的责任重大,不可马虎对待。首先,学校应尽快完善和企业之间的培养方案,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其次,企业的领导应在思想上重视对研究生的培养,与高校之间紧密合作,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并制定详细的实践培训计划。


  2.3双导师选配

  “双导师”制度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在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的同时,兼配一名校外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校外导师一般为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通常以集体指导为主,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相结合。这里所说的实行“双导师”制,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必须付出实际行动。导师之间必须精诚合作,充分发挥双导师的优势,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互赢的人才培养双导师合作模式。


  2.4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及考核指标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要想过关,要想被社会认可,必须对研究生专业实践的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否则专业实践可能成为一个形式,而无法满足锻炼实践能力的要求。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应加强联系,共同制定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同时明确专业实践考核指标体系,对学生的实践结果实行中期检查和后期考核,考核小组由学校和企业导师以及专家小组组成,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严格的评审。


  2.5学位论文管理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和现实的工程实际问题相关,最好是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或者和校外企业导师一起研发企业项目。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能在踏入社会后,短时间适应自己的工作领域。因此,学校必须严格把控学位论文的审阅过程,包括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等环节。而答辩小组需由企业和学校专家共同组成,对学生的论文进行严格把关,判断其是否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的论文水平。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建立和健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愈发重要。文章从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入手,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Z].2009.

  [2] 徐平.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1-4.

  [3] 周明星,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4):82-85.

  [4] 徐小龙,孔媛媛,李梦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149-153.

  [5] 陈丽莎,吴建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环节和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探讨杂志,2010,22(4):55-56.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6期

  作者:付泽民 张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