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研究生论文

提高毕业论文的撰写能力和质量管理——以财经类研究生为例

2016-11-18 17: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毕业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实践活动,是培养和提髙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实现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既是对硕士研究生三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高校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改善和加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所以,无论从硕士研究生的长远利益,还是从学校的长期发展上考虑,学校、教师和硕士研究生都应该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以有效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水平。本文将结合笔者在经济学院财税系三年硕士研究生指导的实践,谈一谈加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看法,以期能对财经类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实际指导和管理工作有所裨


一、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


1.学校要加强组织管理


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外部保障。学校要充分认识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从主管教学的领导到主管教学的教研室主任、秘书,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当作一项“工程”来抓,强化监督机制,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按章有序进行。要在导师资格的认定、论文题目的筛选、对导师和硕士研究生的要求、论文的开题、论文工作的中期监督、论文的撰写、论文的审阅、组织论文的答辩与成绩评定、论文工作的总体评估和优秀论文的评选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实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


2.实现导师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上的权责统一


要让导师充分重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增加导师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加强导师和所带硕士研究生之间的联系,真正加大导师对所带硕士研究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导师所带硕士研究生各方面突出者,应对该导师实施奖励措施;而若发现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强,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应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取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3.促使硕士研究生充分重视毕业论文工作


部分硕士研究生缺乏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认为财经类论文参考资料多,“抄”出一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很容易。因此,学校有关领导、教师要做好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动员工作,使硕士研究生对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基本知识和要求等有明确了解,让硕士研究生充分重视毕业论文工作。除加强宣传动员外,应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成绩与硕士毕业生的综合考核评价结合起来,对那些确实达不到硕士研究生应有标准的毕业论文实行一票否决制,决不姑息迁就。一旦真正做到这一点,相信硕士研究生对毕业论文工作不重视的态度会有很大的改变。


二、加强基础,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1.提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保证硕士研究生做论文时间


近几年来,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受到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影响,硕士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导致部分硕士研究生最后一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上。而我校尽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在第3学期,最迟为第4学期初向教研室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在第5学期初开题,这就使硕士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重合,因硕士研究生在匆忙开题后要找工作而导致论文撰写的时间、精力不足。因此,有必要提前开展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使毕业论文工作时间更充分、过程更完整。然而,鉴于我校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基础知识不足的非本专业的调剂生较多,因此开题工作也不宜太早。我们认为,在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可在第2学期末由硕士研究生和导师把毕业论文选题的范围确定下来,而在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即需要把毕业论文题目正式确定下来,然后随之开始毕业论文的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论文撰写工作。这样,硕士研究生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加强硕士研究生平时的论文写作训练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需要综合的专业知识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工作只有以事实为基础,以严密的推理过程为依据,经过严格的论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硕士研究生也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较强的写作能力。鉴于各高校目前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训练不足,硕士研究生虽然经历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但一则目前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极不规范,大段大段地抄袭现象普遍存在,二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在论文篇幅、写作要求、事实运用和理论创新等各方面的要求均高于本科毕业论文,加强研究生平时的论文写作能力显得十分必要。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在研究生一年级安排论文写作讲座课,使硕士研究生真正掌握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另外,任课老师要让硕士研究生认识到课程论文的重要性,促使其仔细准备、认真撰写每一篇课程论文,借平时课程论文的写作练笔来提高自己的论文撰写能力。


3.鼓励硕士研究生撰写、发表学术论文


学校应鼓励硕士研究生平时多撰写学术论文,要对硕士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加大奖励,培养硕士研究生科研兴趣。目前我校规定对硕士研究生超过学校标准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给予500元的物质奖励。鉴于当前核心期刊数量很少,在核心期刊上很难发表论文,加上目前发表论文的成本(如所谓版面费平均多在800元左右)极高,因此,对发表论文的奖励应有所提高。


4.注意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重点所在。而当前的财经类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大多创新不足,这就需要教师有创新意识,平时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自主性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尽量避免“老师讲台全堂讲,学生台下被动听”的上课方式,要建立一种双向交流,鼓励硕士研究生勇于就某一方面问题发表自己的创新性看法。可采用圆桌式讨论课或辩论课的上课方式,让硕士研究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里充分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5.注意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硕士研究生大多存在理论脱离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差等缺点。仔细分析,这些缺点的存在与教学中实践环节少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提供实践机会,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以我们财税系为例,不少税法知识,研究生看了很多遍都看不懂,好容易看懂了没过几天又忘记了,但一旦通过在税局实习接触实际业务过程,便会很容易明白并牢记在心。其他财经类专业也大多如是。在硕士研究生具备了较充足的实践经历后,便可以用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增强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实用性。


三、做好毕业论文选题及撰写工作


1.从各方面做好论文选题工作


毕业论文题目的确定,是完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关键。选题的过程,就是明确主题思路的过程,就是在某一个研究领域中集中目标,形成初步观点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毕业论文题目按要求选好了,毕业论文工作就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进一步搜集资料及撰写论文了。


在选题的过程中,导师应指导硕士研究生遵守五大原则:(1)专业性原则。所选论文题目应紧密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2)学术性原则。所选论文题目要有一定的学术性,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新颖性原则。所选论文题目要尽可能介人当前本专业理论发展或实际应用的新领域。(4)可能性原则。所选论文题目要从实际出发考虑硕士研究生的个人能力及外部条件限制。(5)小题大做原则。所选论文题目要尽量小一点、实一点。此外,在选题过程中,有关教师应注意“一题多选、多题不选”的问题,做好研究生协调工作,以有效避免毕业论文的选题过于集中。


2.严格监督论文撰写工作的完成


选题和搜集资料,属于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撰写论文(包括写作初稿和修改定稿),则属于完成阶段。在撰写论文阶段,要形成观点,深化观点,并且把观点明确、科学地表达出来。


在对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导师应指导硕士研究生制定比较详细的撰写实施计划,明确对硕士研究生的纪律要求和对论文质量的要求,并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督促研究生认真、自觉的撰写毕业论文。(2)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硕士研究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还要鼓励硕士研究生质疑,培养硕士研究生敏捷、主动、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使硕士研究生在“质疑”中吸取知识的营养。(3)应引导、教育硕士研究生处理好找工作与做论文的关系。一方面,在指导硕士研究生制定毕业论文汁划时,要考虑其找工作因素,为硕士研究生找到一个理想工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要使硕士研究生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使硕士研究生认真对待毕业论文。


四、加强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是审查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一种补充形式。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可以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深度、广度及存在的问题,以便综合考核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鉴于目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有流于形式的可能,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答辩工作的组织和监督。


1.做好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


为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应该要求答辩委员会的所有答辩委员提前审阅该组的论文,认真准备将要提出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要求答辩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对论文的写作目的、论文内容、创新之处、不足之处等进行总结,对论文涉及的有关问题认真准备,以保证论文答辩的顺利进行。


2.制定科学的论文答辩评分标准


为确保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可操作性,要对论文答辩的评分要素进行细化。可考虑设置10个方面的评分要素:论文选题、论文难度及工作量、论文的思路、论文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论文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面、论文的深度、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实用性或学术性、答辩语言的表述、回答问题的圆满程度等。只有实行评分标准化和科学化,才能更好地提高论文答辩的权威性和公平性。


3.实行导师论文答辩回避制和匿名制


在导师也参加或旁听自己指导的研究生的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碍于导师的情面走过场,从而使论文答辩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为使答辩委员在答辩提问时没有顾虑,敢于淘汰确实不合格的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应该实行导师答辩回避制和评审匿名制。


4.实行毕业论文淘汰制


目前,很少有硕士研究生因为毕业论文质量不过关而影响到毕业,从而导致个别硕士研究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论文质量不高。这就需要建立毕业论文淘汰制,实行“宽进严出”制度。事实上,在国外,高校研究生教育非常注重培养质量,研究生因毕业论文不过关而被淘汰的几率一般都很高。因此,我们也应该实行淘汰制,以保证毕业硕士研究生整体质量。这一点在当前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曾庆宾(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财税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广州 510632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