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我校研究生招生数量以年平均30%多的速度增加,2001年硕士招生数为1997年的3.2倍,博士招生数为1997年的205倍。从1982年到2001年我校已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总人数为5千多,其中1997年至2001年期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数超过总人数的一半。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大幅度地增加,培养类型和方式的多样化,指导教师队伍逐年扩大,管理办法也相应调整。在此形势下,如何以培养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培养质量最直接的反映,2002年下半年,我们对2000年和2001年已授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了随机抽查,请兄弟院校的专家客观地评分和提出具体意见。通过对抽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了角解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切实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一、抽查方法及其结果
考虑到点和面的关系,我们抽查了采矿工程、材料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三个博士点各5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抽查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数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三个硕士点各5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抽查范围涉及我校大部分学院,抽查的学科门类涉及理学、工学和管理学。为了保证评阅人的权威性和评阅质量,学位论文分别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的近60位教授评阅。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一式两份,分别请两位教授评分并提出具体意见。为了便于评阅人客观、公正地进行评阅,评阅时删去了作者及其指导教师的有关信息。评分统计结果见表一、表二。
二、抽查结果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无论博士还是硕士学位论文的平均分总分都达到80分以上,博士学位论文的平均分达到87.9分,略高于硕士生的平均分。这说明我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整体质量处于良好或中上等的水平。
博士学位论文6个评阅项目的平均分由高到低的次序为: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知识与能力、研究方法、写作与文风、成果或水平。硕士学位论文6个评阅项目的平均分由高到低的次序为:论文选题、文献综述、成果或水平、知识与能力、研究方法、写作与文风。比较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6个评阅项目的平均分次序,我们发现除成果或水平一项次序不同外,其他5项的平均分由高到低的次序均为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知识与能力、研究方法、写作与文风。
我们认为,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绝大部分评阅项目平均分次序的重合不是偶然的现象,它是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条件和特点的必然反映。通过对抽查结果的统计,我们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有了总体上的把握和进一步的了解解有利于在各个培养环节上扬长补短。
在6个评阅项目平均分上,无论博士还是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都处于单项之首,说明我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能够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线,选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另外,论文选题的大小和难易程度是保证论文质量的起点,面窄而难度不高的论文选题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学位论文。专家对论文选题的评价为我们增添了信心和决心,只要我们把好论文选题这一关,才能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一个高质量的起点。
成果或水平是学位论文的核心,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要有创造性成果,它是授予学位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在博士学位论文6个评阅项目的平均分中,成果或水平的平均分最低,反映出学位论文质量还有待提高,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无论是单项分还是总分,无论是博士学位论文还是硕士学位论文,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差值达10多分,而在抽查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最低分与平均分之间的差值达10多分,说明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良莠不齐,个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存在较大问题。
无论是博士学位论文还是硕士学位论文,最高分与平均分之间的差值小于6分,说明我校缺乏特别突出的优秀学位论文。这也是在几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校入选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三、措施与对策
(一)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关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三级学位审定组织,对研究生的学位授予质量越来越重视,不因申请学位人数的增加而顾此失彼,放松对学位授予质量的把关。例如,
2001年我校授予99人博士学位,授予479人硕士学位,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位时,在已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中,全校有5名博士学位申请者和5名硕士学位申请者因学位论文质量问题而未获通过。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学位时,又有2名博士学位申请者因学位论文质量问题而未获通过。
(二)完善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答辩的质量,我校修改了学位论文答辩办法,明确规定答辩者的指导教师不进入答辩委员会,力争答辩更客观、公正,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为了突出博士学位论文创造性成果的重要性,我们要求博士生在申请学位时除提交学位论文外,还须提交学位论文创造性成果简介,供评阅人、答辩委员和学位评定委员审核。
(三)修定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学校修定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加大了对获奖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的奖励力度。仅2000年和2001年,全校共评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8篇,评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2篇。特别是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鲁雄刚的学位论文入选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反映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突破。
(四)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我们对2000年和2001年已授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随机抽查评估的同时,对2000年和2001年获博士学位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三、表四:
从统计结果看,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人均发表学术论文为5篇左右,但被SCI、EI、ISTP收录的却很少,说明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不多,难免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从2002年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学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发表的学术论文在质量和数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1)博士生在校期间,须以学位论文为主要内容,在国内核心刊物、国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或已正式接受)论文3篇以上,且本人署名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其中工学门类博士生须有一篇在被SCI、EI或ISTP收录的刊物上发表(或已正式接受)。(2)硕士生在校期间,须以学位论文为主要内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或已正式接受)论文1篇以上,且本人署名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
(五)规范学位论文格式
有些研究生缺乏必要的写作训练,不重视学位论文写作的要求,在表一、表二的6个单项中,写作与文风的平均分较低。为了规范学位论文格式,我们编写了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模板,从2002年答辩的研究生开始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设立研究生教育发展基金
学校设立了研究生教育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资助那些入学素质好、论文选题起点高、有望做出高水平学位论文的研究生,以此鼓励一批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七)保证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
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是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费用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2001年底,我们抽查统计了目前正在指导博士生的83位教师的科研经费,统计结果见表五:从表五可以看出,我校指导教师之间的科研经费和指导博士生数量的差别很大。有些导师的科研项目不多,科研经费不足,无疑会造成研究生选题余地不大,研究方法不多,实验数据不足,论文水平不高等现象。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论文水平质量,加强对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年度考核工作,保证指导教师具有一定数量的可支配科研经费作为指导研究生的基本物质条件,今年我们已要求学院根据各学科指导研究生所需科研经费的不同情况,提出各学科对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的最低要求,报学位办公室备案。今后学院和研究生院进行指导教师的年度考核选聘时,达不到科研经费要求的指导教师将停止下年度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