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方法

2015-08-05 08: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数学是人类在日常活动中十分重要的工具,它在生活中不断地被应用,使它不断地完善,所以说它和生活十分密切。学生学习数学也更离不开生活实践,只有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学生学习才能深刻,也才有意义。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如何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活泼有趣,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以下几点。
  一、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探究数学问题生活化
  我在实际教学中尽量做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室化作社会,讲台化作舞台。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全面地结合,将数学的教授过程生活化、数学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进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进一步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数学的特点,我们将书本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中应用、验证数学知识,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经验,进一步转化成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活动的内容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己提出,例如:统计学生一个月有多少零花钱;家里一年要用多少度电;学生一月份有多少人迟到过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素质。我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记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经过这样做,我觉得可以帮助他们全面探究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我也经常要求他们写数学学习故事,这样呢,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增加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把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如何做到呢?我是这样做的:通过多媒体,营造环境氛围;通过故事情境,还原生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色彩艳丽,形状各异的事物,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使枯燥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经常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模拟生活场景,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在教小学一年级第二册青蛙吃虫一节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青蛙在田野中吃虫的全过程,学生们被那生动的生活场景深深地吸引了,在大青蛙和小青蛙的谈话中,学生们知道了大青蛙吃了45只虫,而小青蛙则吃了34只害虫。老师可以就吃多少害虫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提有关问题。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很快地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学习兴趣一发不可收。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我们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生一定学得生动愉快。比如我在教猜数游戏一节时,教师通过拓展故事内容,能够引出很多数学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互问互答,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也在亲身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体验着成功与快乐。
  三、运用生活化教数学
  数学只有在实际生活运用时才会变得生动有趣,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所以应引导教师避免生硬的说教,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生活的许多问题都需要数学来解决,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书呆子,而是有很多有用的地方。比如:我在讲了三角形的稳定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解释,自行车车架为何作成三角形,为什么我们学校的大门做成拉栅门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这样的学以致用,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比如:学习了面积的应用题后,学生要亲自量一下自己数学课本的长和宽,进而测出它的面积,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动脑活动,增加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了正方形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块正方形的玻璃,被打成了两块,如果换新的,要让学生知道,只要有一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四、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前提是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所以,我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成绩。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也可以说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我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数学语言和学生交流。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效果不一样,这和教师的语言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教学中那些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更是让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只有具备高素质语言艺术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才能将一个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因此,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才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关键手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等问题,在不改变知识的前提下,对教学语言进行修饰,使它生动活泼,易于学生接受。比如:认识“>”﹑“<”,我为学生编了学习顺口溜:小于号、大于号,两个姐妹一起闹,尖头在前是小于,尖头在后是大于,两个数字站一起,尖头对着小不点。学习“>”﹑“<”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就不难了。很容易看出顺口溜是可以帮助儿童正确快速记忆的。又如我在教学中将数学长度单位改成“短短长长”,把元、角、分改编成“我是小小售货员”,把比较数字大小编成“大小个头排队列”等等,学生对这些充满生活味的课堂知识感到非常奇妙,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用积极活泼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数学魅力,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