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班主任管理论文(精选7篇)

2024-01-20 09: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学班主任论文 篇一

我国小学阶段是学生走出家门,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阶段,能指引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因此,小学的德育工作是一切教学活动均需围绕的根本。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全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更是被摆放到了首要位置,那么,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的直接“领导者”,对小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生的第一人生导师,小学班主任应该努力加强德育工作,帮助小学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二、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班主任过分注重教学业绩,忽视德育工作的进行。由于社会竞争力的加大,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期望值加大,班级与班级之间、班级内部同学之间互相攀比成绩等情况的愈加严重化,而无形中加大了班主任的压力,以至于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教学上,努力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考试时取得理想的成绩,这种只注教学的错误思维,使得班主任无暇顾及或者说有意忽略了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学生畏惧教师,两者缺乏情感交流,阻碍德育工作的开展。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淡然,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则是接纳他人和他人的行为能力低,自尊心强,控制力差加之对教师,尤其对班主任的畏惧,而故意疏远班主任,班主任又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阻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我国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面对上述的问题,小学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呢,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现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提高小学班主任自身的素质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时间最久,小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小学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所以,要想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应首先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学习武装自己,拥有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有良好的兴趣爱好,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通过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用高尚的道德修养保证自己的言行,于点滴中影响小学生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

(二)正确协调教学业绩与德育工作间的关系

其实,教学业绩与德育工作并非是一对“矛盾体”,相反,这两者则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兄弟”,其关键就在于小学班主任是否能正确协调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德育工作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不仅仅指代学生的思想谦让,言行礼貌,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聪明的班主任应将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以德为先,教导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对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有着正确的知道作用,对于学生的言行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可以说班级风气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保障,试想,在一个互相攀比成绩、攀比物质的不团结的集体中,小学生无疑不会学习好、生活好,相反,在一个团结奋进、纪律严明的集体中学生生活一定会对学生大有裨益。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心态,在正确的、积极的情感环境下良性竞争,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三)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是指单纯的思想建设工作,更是要对学生的心理方面和人际关系的协调方面做正确的引导。而且,现阶段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班主任向“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方向发展。而小学生又存在个体差异,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和教育方式。那么为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多关心爱护学生,多了解学生,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尤其对于后进生,他们存在叛逆、自卑等心理,小学班主任在做这种特殊群体的德育教育工作时,需要付出更多的情感,循循善诱,不能急于求成,万不可伤害到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应多沟通,多了解,做学生的“好朋友”,再从学生的发光点着手,通过鼓励和夸奖来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四)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育工作

小学生处于一个敏感的时期,直观感受,亲身领悟更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小学班主任应抓住这一时期的生理特点,带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以加强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可以带领学生召开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学生的参与性强,能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最主要可以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玩中作学。例如,召开关于“交通安全“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各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行人的安全知识、骑车的安全知识等,让学生自己总结在交通安全中应如何去做;召开“火灾防范”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哪个活动室引起火灾的隐患,遇到火灾时应该如何自救和报警,通过班会总结并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演戏,学生自然会记忆在心,大大减少因此火灾的不良活动;召开“争做文明人”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礼仪之绑,要学会尊重他人,作为小学生首先应从校园文明礼仪做起……小学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例如慰问敬老院、看望孤儿、于农村小朋友结伴手拉手等。通过各种不同的有意义的活动,正确引导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

(五)寻求新方法,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规范

社会在发展,文明也在随之进步,对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教育中寻求新方法,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规范,完善相关的量化管理制度,尤其是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不能墨守陈规,而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加以奖惩制度,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施以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引导,促进学生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争做思想高尚的好学生。

小学班主任论文 篇二

关键词:班主任;艺术;技巧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教育工作,不仅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与技巧,会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的沟通。沟通也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艺术,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总结了一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在班级管理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论文百事通现总结如下。

一、倾听的艺术

沟通是双向的。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应该学会积极的倾听。倾听的能力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首先要表示出诚意。听就要真心真意地听,对我们自己和对他人都是很有好处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而去听他人谈话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其次要有耐心,一是要等对方把话说完;二是别人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有可能是你不同意的,但应试着去理解别人的心情和情绪;三要适时进行鼓励和表示理解,谈话者往往都希望自己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在谈话中加入一些简短的语言,如“对的”“是这样”“你说得对”等,或点头微笑表示理解,都能鼓励谈话者继续说下去,并引起共鸣。

二、观察的艺术

班主任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可以达到了解其思想状态的目的。《小学班主任》一书中认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越是善于观察,就越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学生。观察力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观察要求能看出学生个性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品质,把它们跟表面的、暂时的、非固有的特点区别出来,并能认识学生发展的基本趋向。班集体是由学生组成的,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性格、智慧、行为特征。教师应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人际关系等,了解和掌握了这些,有助于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种困惑。例如一个平时上课很专注的学生一段时间里突然变得萎靡不振,上课走神。我注意到这一点后,私下向他了解,原来是家庭矛盾引起的。通过谈心,解开了他的思想疙瘩,又恢复了以前的学习状态。

三、谈话的艺术

谈话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班主任必备的基本功。谈话是一种双向活动,它不仅需要真诚和信赖,而且需要技巧和机智。一要有充足的准备,要明确谈话的内容、方式、目的;二要拉近距离,做学生的贴心人,学生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因而谈话时班主任应注意自己的角色,把学生当做朋友,以自己宽厚的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信服,如此,就像掌握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助你步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三要“说服”,不要“压服”,学生有不同的的观点,要耐心分析,谈自己的看法时要婉转,不要用命令的口气。

四、管理的艺术

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小学生需要管的地方太多了,大到世界观的形成、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小到坐立行走、穿衣打扮,如果事必躬亲,无所不管,那就成了保姆的角色,容易陷于琐碎,也不利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成长。要管大放小,分清主次,学生能干的放手让他们去干,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五、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

小学班主任论文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班主任;管理方法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学应该是全面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德育教育人引导学生正确的成长和发展。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阶段就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而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德育教育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着手,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一、注意做好示范作用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做好示范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是很成熟,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价值判断体系。在这一时期,学生会接受教师的评判,将教师的评判作为好坏的标准,同时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因为他们认为教师的行为是正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注意通过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就是应该干净得体,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这样学生也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教学以外,还应该观察班级的卫生情况。比如说当地上有一些纸屑或者杂物的时候,班主任应该主动地捡起杂物,收拾好班级卫生,这样就可以慢慢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卫生打扫。班主任应该正确地认识到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是对学生的习惯的培养和思维的养成,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日后学习打下基础。班主任应该严于律己,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帮助学生成长。班主任应该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应该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通过严格的要求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教师要让学生严格地遵守教学纪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处罚通知,还应该强调学生的时间观念,要求学生上课下课时间都要严格遵守安排。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树立达者为师的观念。现代社会在快速的发展,原有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师有比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也要及时地跟进时展的步伐,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的学习,这也会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调整管理的模式

为了有效地发挥好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价值。班主任应该在管理的过程中创新管理的模式,通过创新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道德教育,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互帮互爱、相互帮助,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因此班主任应该拿出足够的时间用来进行德育教育,保证德育教育的质量,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也应该调整现有的管理方法,比如说那种要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奖励和考核机制,通过奖励和考核来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行为和思想。对于优秀的学生应该进行奖励,对于犯错的学生则应该进行惩罚。此外,班主任应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学生积极的帮助,同时在管理的时候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调整管理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注意班级干部的建设

班主任的精力有限,因此,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班主任的精力可能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个时候班级干部的重要性就得到了凸显。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发挥好德育教育的价值,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部,通过班干部来进行班级管理,以取得最好的效果。首先,在班干部的培养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和学生民主投票来选择班干部,这样可以保证班干部的质量。在课间操和体育课的时候,班主任可以让班干部去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促进学生的了解,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与此同时,班主任在考核的时候也应该注意避免完全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考核学生。班主任要建立科学完备的考核体系,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成绩等进行综合的考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评价学生会更加的科学。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何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保证小学阶段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培养,为日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缪金龙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

【参考文献】

[1]倪方军。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微探[J].成功(教育版),2012.

小学班主任教育论文 篇四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对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也渐渐引入到教育行业。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下,学校和家长越来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这使得德育工作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当今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小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学生也越来越多地接触网络,利用网络看视频、听音乐、搜集学习资料等。这些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不可否认,网络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作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例如,教师可以搜集视频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利用网络技术与小学生建立友谊等。但是,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缺乏对网络资源的辨别能力。劣质的网络资源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造成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偏颇。

2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2.1德育观念落后

网络的发展使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有些班主任缺乏对网络的全面认知只注重网络的负面影响,甚至指导学生远离网络。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运用传统的说教方式,一味地命令学生接受并服从自己传输的道德价值观,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道德知识的理解,造成学生缺乏自我认识,意识不到自身思想道德出现的问题,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

2.2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

道德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网络道德对网络交往中人们的行为习惯进行约束。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网络上复杂多样的思想意识,网络道德标准无法统一。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行为进行约束,但是不良信息、病毒传播、黑客入侵行为等依然在网络上活跃。小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网络道德知之甚少,容易出现在网络上发表极端言论,欺骗他人等行为,严重扭曲了小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不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使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2.3德育内容不全面

网络信息量大,内容复杂多样。而小学生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网络恰好迎合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并且网络言论相对自由,小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观点,宽松的言论环境正好满足了小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网络的这些特点使得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不只局限在现实生活中,而且涉及网络道德教育。另外,现实中的德育存在这脱离实际的现象。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并不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一味地进行道德言论的说教。抽象的理论不仅使学生难以理解,而且无法正确解决现实生活中网络道德的问题。脱离实践的德育内容,常常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抗心理。

2.4德育方式单一

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大多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常常采用给学生讲大道理,灌输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消化高深的理论知识,造成道德只存在于高尚的理论中。小学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的观察,无法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道德问题,导致学生缺乏思考和分析能力,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效果不理想。

3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3.1更新德育观念

小学班主任应改变传统德育观念,正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灌输理论的模式,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在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应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创建讨论组,对小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讨论,交流观点。从而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加以针对性的教育。另外,教师不能一味否定网络,应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3.2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网络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度的约束,因此,要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小学生在日常的网络交流中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能够明辨是非,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加强网络技术建设,消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3.3完善德育内容

首先,要加强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是小学生进行交流,查阅资料的重要场所。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加强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使小学生学会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正确使用网络;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班主任可以及时针对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加以分析,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渗透道德教育,传授健康的道德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4探索科学德育方式

网络具有丰富的资源信息,这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小学班主任应积极探索科学德育方式,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班主任要积极学习网络知识,掌握基本网络技能,在德育工作中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其次,学习可以设立专门德育网站,利用网络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进行了解并加以引导。开设德育论坛、德育贴吧普及道德知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

3.5提高家长重视程度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家长进行配合,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家长忙于工作,缺乏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支持,而在当今网络时代,网络使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变得极为便利。学校可以在学习网站上开设家长专栏,向家长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引起家长的重视和配合。另外,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汇报学生的情感价值变化,商量教育对策。家长通过网络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正确引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4小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而在网络遍布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受到网络的巨大影响。网络不仅使小学德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而且还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而且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桂荣,范建中。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2]魏金香。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1(15)

小学班主任论文 篇五

一、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五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公务员之家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小学班主任管理论文范文 篇六

爱心・奉献

“你愿意结识一个小流氓,并且每天同他相处吗?”在光明中学党支部办公室里,当黑瘦而结实的支部书记老曹,用信任的眼光望着初三(3)班班主任张俊石老师并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张老师只是极其严肃地考虑了一分钟左右,便断然回答说:“好吧!我愿意。”

这是刘心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发表的小说《班主任》中的一个情节。这篇被誉为伤痕文学开篇之作的小说,描写了班主任张俊石答应16岁“小流氓”宋宝琦到自己班级就读,引起同事和班干部的反对,张老师却矢志要将宋宝琦培养成才的故事。

十年对于教育而言是一场劫难,它破坏掉的不仅是教育质量和师道尊严,更是师生之间本该浓烈的爱与被爱的感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一直在努力弥补这道伤痕。

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表彰全国优秀班主任,2914名敬业、奉献、有爱心的班主任受到了表彰,班主任工作也被称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

还是在1984年,全国首家研究班主任工作的刊物《班主任之友》(当时刊名定为“班主任”)创刊,班主任工作开始有了探索和研究的新平台。

1985年,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北京发行邮票纪念封图案为花朵与教师。其寓意为:老师像园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祖国的花朵。一时间,尊师重教的风气骤起,孺子牛、蜡烛、人梯等成为教师的专属称谓。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爱和奉献一直是衡量班主任工作的标准,也是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的一条行为准则。无私奉献、大爱无疆是八十年代班主任群体的精神主流。九十年代,班主任的奉献和爱心开始呈现多样化,仍然有老黄牛式的标准楷模,也有不为商品经济所惑选择坚守的道德楷模,更多的是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和智慧引领学生生命成长的“新型”优秀班主任。1998年,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中叙述了很多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既有李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也有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更多的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源于爱心的岗位责任感和奉献意识。这本书不仅是教育的新经典,更是对那个时期班主任工作理念和追求的一个高度浓缩和概括。

民主・科学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从恢复期过渡到发展期。民主和法制的观念由此深入人心,并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坐标和新方向。

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的自序中说:“我常常觉得班级更像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级就可能有什么。学生走出家庭,通过在这个小社会里实习,才具有了一定适应大社会的能力。”由此,他提出了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他的这一理念,引发了班主任工作新时期的探索,那就是民主理念和科学管理意识在班级工作中的深度渗入。在这本书中,他收录了一人为全班,全班为一人》《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设立值周班长》《犯错误,唱歌》《学生座位自愿组合》等大量体现民主治班和科学管班的文章,浓缩了那个时期民主意识对班主任工作和实践的影响。

2000年安徽省发生的“刮脸”事件,引发了国内同行对“体罚”问题的反思。在每次体罚之后,人们往往把焦点放在施暴的教师身上,习惯于从师德方面予以谴责,或者冠以“缺乏爱心”之类的思想帽子。随着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加强,很多一线的班主任开始从这件事中看到“中小学教育中民主和法制教育长期缺失带来的后果”。在《民主与教育》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收录了《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等引发人们对民主教育思考的文章。

同时,班级管理策略开始朝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班级自主化管理、班级自我管理等以学生全员参与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纷纷出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成为新时期班级管理文化的标志,班主任试图通过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和班级民主运作模式建设等来培养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并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些其他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也被引入班级管理之中,比如,具有企业管理鲜明特征的“量化管理”,被引入到班级管理之中,班级量化管理一度引领了这个时期的班级管理主潮流,并逐渐成为很多学校和班主任效仿、推行和实施的常规管理方式。

班主任专业化

2002年10月,天津市大港区举行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提出“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得到了专家们的支持。

2003年11月,全国第十二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柳州举行,“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了会议的主题,柳州市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以民间学术影响的方式推向全国,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民间研究意义上的“班主任专业化”理论探讨。

2004年,班华教授等在《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等文中对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厘定、制度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等进行了探讨。

2005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了第一期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开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先河。

2005年4月16日,《人民教育》编辑部在浙江省举行了全国班主任工作与班主任专业论坛。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表明,班主任工作已经有了自主发展、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006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对班主任的资格做了更明确、更专业的要求,正式赋予“班主任”这一岗位以专业地位。

与此同时,《班主任之友》等专业报刊相继发表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性文字,并推出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成果。

比如,2011年暑假,《班主任之友》推出大型专题“班主任专业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上与一线班主任共同探讨如何走向专业化。在这一时期,班主任开始关注自身,寻找属于自己的专业化方向。班主任工作开始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实用、个性、特色、专属等与自主、专业有关的词汇正逐渐成为衡量优秀班主任的新标准。

小学班主任教育论文 篇七

小学是培养各种技能、开发智力的启蒙阶段,加之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每天的工作繁琐、具体,要想开展良好的管理工作,就要时时刻刻的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对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针对每一个同学生进行详细的统计,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爱好,身体状况等,再次过程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朋友”关系或者是“亲人”关系,纪要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要让学生尊重你。只有这样才能在了解孩子的整体情况下,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另外,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基础阶段,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等情况后给与学生信任,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造能力。适当的该学生一定的空间和管理权力,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发展。另外,班主任是每天与小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人,班主任要想真正提高班集体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班主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平等的角度与学生沟通。在沟通时以一个朋友或者亲人的身份,不能一味的教训、职责,要得到学生的好感,才能确保沟通的顺利开展。②交流饱含感情,让学生在沟通中切实感受到保主任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从而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③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开放言论,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体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班主任顺利开展管理工作。良好的班级氛围应该包括文化氛围和管理氛围。首先,文化氛围是一种隐形的约束力,一旦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①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例如,学生为班级做出了贡献,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不仅能激励做好事的学生,还能产生模仿效应,学生纷纷像这位同学学习,从而引导整个班集体积极性上。②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团结互助。班级学生团结互助才能产生班级凝聚力,人人为班级着想,为团队着想。③树立榜样意识,像学习标兵,卫生标兵,纪律标兵等,形成带头作用。

其次,要建立严格、严肃的管理氛围,班集体需要完善的、全面的规章制度来保障班集体的正常学习。班主任要确保每个同学都熟知班级管理制度,互相监督。通过班集体的整体合作,才能保证班级管理工作时限预期的目标。

三、给予学生信任,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