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随文小练笔,练出无限精彩的教育方式

2015-07-28 18: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语文写作内容从看图写话转变为习作,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要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习作产生了畏难心理。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我认为,随文小练笔不失为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它能让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方法,随时发现素材并及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习作水平。
  一、激情渲染,激发练笔兴趣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对小练笔的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
  如三年级的第一次小练笔训练,是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时,文中第二自然段描写了聪聪一连串的动作“背”“戴”和“走”,学生自读以后结合小插图自己就能理解。我乘机对学生进行了鼓励:“作者描写了聪聪的动作,但没有描写爸爸,可我们观察插图以后对爸爸也有了认识,谁来像作者一样把你观察到的爸爸也写出来呢?”学生飞快地拿起笔,认真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精彩的语句就跃然纸上,大家也不约而同地写出了爸爸的三个动作“手提旅行箱”“脖子上挂着照相机”“大踏步地走”。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写出了爸爸的表情,用上了“乐呵呵”“笑眯眯”等词来描写。当被老师称赞的时候,学生显得很兴奋,原来自己就是“小作者”呀!
  又如教学《石榴》一文以后,学生明白了作者是从颜色、形状与味道三方面来写石榴子的,这时我让学生拿出带来的最喜欢的水果,仔细观察品尝。等学生准备好后,我激情引导:“老师也想尝尝大家的水果,但是这么多种水果,老师品尝不过来呀!请仿照文中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将你的水果写下来,谁笔下的水果最有特点,写得最诱人,老师就评选其为‘最受喜爱的水果’”。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提起笔写了起来,很快完成了练笔。学生的表达不但条理清楚,而且生动形象,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啧啧称赞。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解,学生练笔的兴趣就被激发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仿写。
  正是在老师一次次的激情引导、积极鼓励下,班上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依的小练笔,产生了兴趣。当我将他们的精彩小练笔在班级中展示出来时,他们感到无比喜悦和自豪。
  二、展开想象,加深理解感悟
  每册教材中都留有一些空白之处,这些空白是教材内容的深化,是教材内容的新解。这些空白的地方留给学生极大的想象思维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文中空白之处展开想象或联想,学生在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抒发自己真实感受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第八次》是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讲述布鲁斯王子英勇抗击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失去信心时,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决定发动第八次攻击并最终取得成功。当决定发动第八次攻击的时候,他是如何去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的呢?此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小练笔,学生会很自然地结合文本内容来写,对文本的概括就是学生加深对文本理解感悟的过程。
  如《孙中山破陋习》一文写道:“‘你年纪还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这里的省略号也是一个难得的训练点,一个含泪的神态,一个推的动作饱含了母亲的无奈。母亲回到女儿身边会对女儿说些什么?这个时候学生因为已经对当时的封建习俗有所了解,对母亲的盲从和无奈有所体会,所以他们有话想说,有情要抒,只要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就会取得出乎预料的效果。陶梦颖同学是这样写的:“孩子,娘也知道缠小脚是受罪啊!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呀!你看娘和其他妇女,哪个没有缠小脚?你是女孩子,如果不缠小脚,将来不但会被人家笑话,还会嫁不出去的,到时候你怎么抬得起头?孩子,你就忍忍吧!娘帮你缠起来吧!”从她的描写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的心疼和无可奈何,如果没有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怎么能写出如此触动人心灵的语言呢?
  于永正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注意挖掘课文中可以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有机地把写融入教学,以写促读,不仅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还会创造出无限精彩。
  三、迁移拓展,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
  像以上我所举的《学会查“无字词典”》和《石榴》中的小练笔,其实都是属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迁移的小练笔,分别是句式的仿写和方法的仿写。这样的训练点在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中还有很多。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学完,我就让学生观察我们这里秋天的景色,仿照文中第四自然段总分的写法,初步尝试围绕中心句进行练笔。因为地处农村,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田野、果园、树林、池塘、村子……学生的描写都能做到中心突出,语句生动优美,真是令我欣喜万分!
  又如《东方之珠》一文,教材上就设计了“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还有《航天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语言生动,叙述灵活,如教师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那就失去了学习语言的范例,语文课也就失去了“语文味”。在学完此文后,我让学生为航天飞机写自我介绍,学生便能根据收集的一些信息资料,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出自己的感受,丰富语言的积累。
  学完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后,我设计安排了两个情景:第一个是小猴收获了这么多麦子,他会怎样处理呢?第二个是第二年土地爷爷又送了一袋麦子给小猪,小猪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让学生任选一种情景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学生兴趣盎然,生动地描写了小动物们的想法、做法,不仅积累内化了文本语言,还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郭沫若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写巧起来,好起来。”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一学期里,我利用教材,巧妙安排了许多切实可行的随文小练笔,学生创造了无限的精彩,习作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随文小练笔,还有更多的方法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挖掘和运用。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巧施练笔,相信学生定能练出精彩无限!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