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关注词语秘妙 感受语言魅力

2015-07-16 09: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其主渠道是语文课,主要凭借是语文教材。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也曾说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样的经典作品往往蕴藏着“语言的秘密”,即语文知识、语言规律,也蕴藏着“情意的魅力”,即思想的力量、情感的熏陶。词语的意义是人们在给予客观事物以称谓,表达对客观事物及现象以概括的认识,与此同时,还加入了人们对该事物的主观意识、主观评价,这是词语的色彩意义,也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秘密,用心推敲,细细揣摩,潜心品味,能体悟语言独特的情意魅力。
  一、辨析词语的褒贬色彩,体会语言的情和意
  【片段一】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出示这段话:“他(聂将军)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师:“杀害、伤害、受害”这三个词语的意思我们已经知道了,那这三个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不知该怎么回答。)
  师:你知道哪些日军杀害我国同胞的暴行?
  生:南京大屠杀杀害了中国30万同胞。
  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我看到上面记载日军用刺刀挑死小孩。
  生:我在资料上看到日军残杀中国人的手段达200多种。
  ……
  师:文中“杀害”一词饱含怎样的情感呢?
  生: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了这样的罪行,我真恨不得把他们消灭光。
  生:这个词语也表达了作者对日本法西斯满腔的憎恨。
  师:那“受害”“伤害”呢?
  生:美穗子姐妹因为战争背井离乡来到中国,现在父母都死了,她们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真可怜。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值得大家同情。
  生:作者这样写,表达的是对美穗子姐妹的同情和对日本法西斯的谴责。
  生:美穗子姐妹是孩子,是无辜的,如果我们伤害她们,那我们也跟日本法西斯一样了。
  师:那为什么说伤害了这两个孩子就是伤害了日本人民呢?
  (学生沉默了,看来这一点理解起来很困难。于是我让学生把课文再读一读,和同桌讨论讨论。不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
  生:如果伤害了这两个无辜的孩子,会使日本人民感到心酸、心痛。
  生:救出并且照料好这两个日本孤儿,日本人民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宽厚胸襟,他们也就会反对侵略中国的战争了。
  师:完成填空:因为聂将军( ),所以他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
  生:恩怨分明。
  生:侠骨柔肠。
  生:以德报怨。
  生:至仁至义。
  师:大家说得真好,理解得真深刻。在阅读文章时,我们要对这些充满感情色彩的褒义词、贬义词有一定的敏感度,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探究,来更准确地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杀害、受害、伤害”这三个词有共同的语素“害”。词义有不同之处,但也有交集。教师敏感地抓住了这一语言训练的好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附加意义——词的感情色彩并加以品味,不但真正懂得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还学习了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词的感情色彩是主体对词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态度和感受。片段中,通过师本、师生、生本、生生间的对话,学生明白了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是日本法西斯分子,而不是日本人民及其子女,深刻感受到了聂荣臻将军恩怨分明、至仁至义的高尚品质,同情同是战争受害者的美穗子姐妹,痛恨谴责日本法西斯。学生产生了深深的情感共鸣。
  语言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依据特定的语境,选择合适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表情达意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敏感地抓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辨析、品读,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了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探究词语的褒贬“反用”,领悟语言的情和意
  【片段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的意思,它们都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请你任选一个说一个句子。
  生:小明每次玩游戏都耍赖,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
  生:因为她太挑剔,所以没有朋友。
  ……
  师:这几个词语在文中用得非常特别,明明是贬义词,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的感情色彩,可是课文中有批评“我”的意思吗?
  生:没有。文中的“我”显得顽皮可爱,深得姥姥的喜爱呢。
  师:能不能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谈谈呢?
  生:我选“刁难”一词。文中“我”是这样刁难姥姥的。“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剪“喜鹊登枝”。姥姥动作娴熟,剪得无可挑剔,就像睁着眼睛剪一样完美无缺,可见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生:我补充:“我”捂住姥姥的眼睛刁难她,也看出“我”和姥姥亲密无间,感情深厚。
  生:我也要补充:“我”真是太顽皮了,还非常可爱,尽情地和姥姥撒娇。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文中的贬义词褒用,真是妙趣横生,余味无穷,让我们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体会到文中人物的特点及情感,得到美的享受。有贬义词褒用,还有褒义词贬用,这种特殊语言现象的表达效果值得我们在阅读时给予关注并细细品味。
  《姥姥的剪纸》中有几个词语用得非常特别——“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这几个词是贬义词褒用。教师引导学生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角度体味,很有味道。学生很快品味到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的特点,同时还感悟到“我”与姥姥感情深厚,亲密无间,“我”不但不令人生厌,反而是一个顽皮、可爱得让人非常喜爱的小家伙。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个词说个句子来表现小弟弟的可爱,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 探秘中性词语的感情密码,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
  【片段三】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经典课例《燕子》
  师:老师也能背。听好,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看看老师能不能背下来,好吗?(师示范背诵,故意漏了“小”字。)
  生:是“小燕子”!
  师:漏了这个“小”,不要紧吧?
  生:要紧!
  师:谁说要紧的?
  生:因为漏了那个“小”就不可爱了。
  师:“小家伙”可爱吗?
  生:可爱!
  师:“家伙”可爱吗?
  生:(笑)不可爱!
  师:“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鬼”可爱吗?
  生:(大笑)不可爱!
  师:“宝贝”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宝贝”可爱吗?
  生:更可爱!
  师:这个“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师:好。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背一背可爱的小燕子。
  中性感情色彩的词语是不能体现褒义、贬义特殊情感倾向的词。“小”这个词不带有使用者肯定、否定的态度,即它是中性词。可当它放到适当的语境中组成“小燕子”一词后,一个“小”即充满了作者怜惜、喜爱、欣赏的情感意蕴。片段中薛老师提到的“小鬼”“小宝贝”等也有这样的表达效果。《马背上的小红军》一文中写道:“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中国军民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体现的是人们对日军害怕、憎恶、仇恨的情感,而陈赓将军叫小红军为“小鬼”,是昵称,是爱称,是敬称,也是将军对这些意志坚定、毅力顽强、舍己为人的小红军的最高褒奖的词汇。薛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匠心独运地扣住了“小”字,机智地运用“故漏法”,引领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发现“语言的秘密”,领会词语“小燕子”的独特意蕴及表达规律,体悟其蕴藏的“情意的魅力”,接受汉语言蕴含的文化、情感的熏陶,真正在语文课中穿透语言文字的表面,让学生深切地体悟汉语言文字里面的情与意,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从而充分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感情的生命,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追求着这样一种既能感动学生又能感动自己的课堂。只有找准并用好语言文字的这块基石,围绕语言文字去感悟体验,师生们的感情才有了依托点和出发点,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才会语言与情感共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语言文字,体验感悟语言文字所负载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在阅读实践中实实在在地探寻“语言的秘密”,体悟“情意的魅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阅读的品质。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21004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