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互联网+”环境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2023-12-07 08: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社会的进步必然要求教育的变革。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化、信息化加快,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必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是心理健康教育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时间空间制约明显、服务对象数量有限、部分学生心灵开放程度偏低、师资培训成本较高、家校沟通不畅等不足[1~2]。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辅导经验和学校实际情况,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浅谈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一、通过互联网,对小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配备心理测评系统,科学使用,全面普查,针对辅导 
  传统的心理普查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法等方式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安排心理教师开展全校心理普查工作。这样的方式不仅缩短了筛查时间,提高了效率,还有利于全面了解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得辅导工作更具针对性。 
  例如,我校配备了由北京心海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心理测评系统,每年三、四月份对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具体过程如图1。 
  通过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心理量表,筛选出存在明显心理困惑和心理异常的小学生,及时干预,有效引导,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普查则需要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家长联合开展进行。每一次心理普查之后都会完善全校学生的电子心理档案。 
  (二)建立心理专题网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丰富教育资源  
  当前,小学心理网站已经建立了不少,为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更直观鲜明,心理网站应分区块设置相应的专题内容,如心理咨询、趣味心理、心理词典、校园生活、书籍影片。通过创建学生美文展示,传播优质文章,为学生树立榜样,陶冶学生情操,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音频视频资源,学生观看心理影片,在欣赏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做好定期更新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心理教育资源,及时上传学校心理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工作。 
  此外,心理网站还可以设置各班级微博链接,增加学生的关注度;设置一些优质的电视节目链接,如《大脑诡计》科学纪录片,激发学生学习和探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心理学主题,如记忆、注意、读心术、错觉、预期、选择、潜意识。 
  (三)开通在线咨询服务,及时交流加强沟通,有效疏导心理困惑 
  学生有时候羞于当面表达与坦露心理需求,这时就可以借助网络间接地向老师、同學求助。心理教师可以开通QQ群或微信群,提供一个在线咨询服务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情绪宣泄出来。对于积极的需求,心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应适当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求,则应正确引导,疏通心理误区。针对部分内向、不善表达、不愿暴露身份的小学生,心理教师则需提供电子邮箱,引导他们通过电子邮件来进行心理咨询。 
  此外,面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还可以建立学生网络论坛,已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他们已能在网上游刃有余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和困惑。网络的便捷性、隐蔽性等特点为这种生生互动互助和资源共享的开展打破了时空限制,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灵开放度。 
  (四)有效运用网络资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高效心理辅导课  
  心理辅导课已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网络下载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动画、图片、故事等,通过视频剪辑技术拍摄和裁剪所需的教学情境,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资源支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使学生能形象化、体验式地学习心理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心理课堂的实效。此外,心理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心理“微课”,这种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内容精简、相对完整的教学视频片段更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和吸收知识。 
  二、通过互联网,提高教师心育理论和辅导水平,完善自身心理素质 
  (一)积极参加网络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水平 
  心理教师自身具备的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相应的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为辅导教师学习这些知识和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渠道。因此,辅导教师要及时学习充电,可以经常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培训,学习国内外心理学领域最新的理论与技术。 
  (二)开展“教师心理成长”线上工作坊,促进心的交流 
  不少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已经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开展“教师心理成长”线上工作坊不仅减轻了教师线下书写的压力,打破了空间限制,还能激发教师之间交流的热情,利于他们不良情绪的宣泄,分享自己的心得,逐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教师反馈,参与这样具有开放性、互通性和共享性的平台没压力,更容易被接受,学会了调控消极因素,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拥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学习善用心理统计软件,提升课题研究能力 
  教师经常需要通过做课题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科研教学意识,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心理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常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它是调查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以往依靠人工调查和统计测量,不但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专门的心理测量统计软件如SPSS,能高效保质地完成心理测量与评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任务。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学习和善于运用心理统计软件。 
  三、通过互联网,促进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家庭心理环境 
  (一)科学安装手机APP,打造移动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使用的手机软件已经盛行起来,如聊天、交际、打车、学习、健康、管理等软件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作为家长,选择并安装一款亲子教育的APP更是与时俱进。 
  例如,我校向家长推荐安装了一款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支持的“I5”爱我手机软件。这款亲子教育APP不仅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很多专业的自查心理测评量表和丰富的音频、视频亲子教育资源,还免费提供电话咨询和面对面咨询,具体内容如表1。 
  大部分家长反馈,这个手机软件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发送请求后,有专业的人员回应,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心理辅导教师,能及时解决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遇到的难题,表示非常感谢那些无私帮助的心理教师。也有家长反映,浙江大学韩天江教授回应的“每日一问”总能让人获得启发,受益匪浅。不过,目前类似这样的手机亲子APP不少,但是市场上鱼龙混杂,选择真正科学有用的APP是关键。 
  (二)开展“家长育儿”线上沙龙,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 
  为了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班主任定期举行家长会,邀请家长亲自来到学校参加学习,相互交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家长使用网络的程度提高,逐步兴起了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家长论壇。此外,开展针对家长亲子教育的线上沙龙活动也变得可行。这种线上“家长育儿”交流减少了家长与教师会面的时空限制,利于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目的选择相应的主题沙龙,增加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与互助。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能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教育技巧,逐步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 
  我校借助微信平台,发布信息,组织家长开展线上主题沙龙活动,学习和讨论家庭教育技巧,具体流程如图2。 
  在开展“亲子教育”线上沙龙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如活动启动时间长、组织教师投入精力多、部分家长报名未及时参与、有时家长参与人数过多等,但是经过多次的运作,活动在家长的好评中不断改进,兼具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的线上沙龙活动在不断完善中越办越好,家长反响热烈,参与热情提高。 
  四、通过互联网,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互联网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首先,学校可通过网络与社区、医院或个人心理咨询工作室等心理健康服务部门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也可以与医院心理门诊部协商,共享医院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设备,如运用现代技术研发的心理沙盘设备、音乐放松躺椅、心理宣泄人、身心反馈训练仪。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通力合作建立优秀的心理网站,并加强监管,净化网络心理环境。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上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到校开展心理讲座和进行心理咨询,协助心理教师的工作[3~4]。 
  总的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赋予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生命与活力,同时,挑战并存,要注意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如狄更斯《双城记》中所说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叶军,江建华. 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22):21-23. 
  [2]张莉. 中小学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特点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电教,2007(6):20-22. 
  [3]赖运成,叶一舵. 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J].教学与管理,2013(6):50-52. 
  [4]郑华荣. 网络时代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J].时代教育,2015(18):238. 
  注:本文为第七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来稿。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云健小学,台州,3180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