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音乐器乐教学发展探析论文(共6篇)

2023-12-11 23: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漫谈小学音乐器乐教学


  器乐表演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演奏器乐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解释和反映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通过自己的技能、形体变化和表情变化来展现音乐作品的全部内涵,给人们以最美好的享受。因此,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调整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创新能力,跟上时代步伐,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器乐表演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当代音乐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1、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放在首位,单纯地训练学生识谱、视唱和唱歌,教学内容单调,方法也比较简单。器乐教学只是在课外进行,学校组织少数学生学习器乐演奏,其目的也只是为了演出了比赛。2、而现代的教育观念,尤其是素质教育认为,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可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其中会演奏乐器是感受、理解、欣赏、表现音乐的一种能力。所以现在要求乐器进课堂,每位学生都会演奏一种乐器。通过器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器乐教学乐曲的选择


  任何器乐教学,都是通过一定乐曲的练习进行的。而小学器乐教学乐曲教材的选择受到乐器品种的约束,特别是许多优秀的大型经典曲目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由于该乐曲主奏乐器学生不能掌握,或由于长度和难度等原因,它们无法直接进入器乐教学课堂,而且还要尽可能避免那些枯燥无味练习曲的出现,所以应该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与乐曲作为练习教材,最好是我们音乐课里面学过的歌曲。站在学生的心理来看,乐曲的美感与他们的表现欲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低劣的乐曲则会磨灭学生的表演兴趣。因此,在器乐教学中,选择既适合学生器乐,又具有审美价值的乐曲,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为了拓宽学生的器乐曲目和加强操作实践,器乐教学还应该和唱歌结合起来。学生在唱歌教学中所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他们通过学习演唱后,不仅对歌曲的曲调比较熟悉,而且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现也都能了解和掌握。在这种前提下,如能用自己的乐器器乐出来,既可以为大家伴奏,也可以作为自己的独奏,是提高学生器乐兴趣和发掘优秀器乐曲目的有效方法。


  三、精选乐器,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也是学习乐器的源泉。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其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乐器以及乐器的普及性。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例如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绝对准确。此外,在制作上也要力求工艺精细,能够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当前,有些学校给学生使用的乐器制作粗糙,发音不准,不仅没有美感可言,而且成为学生音乐耳朵的杀手,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器乐教学的乐器品种应该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和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都可以选择一些进行学习。例如关于《音乐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种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电子琴等,都是既经济又适用的乐种。就小学音乐课的器乐教学来说,仍然存在一个合理选择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器乐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乐器,才能保证器乐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让学生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奏。易教易学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们分别在音乐课中引入竖笛和口风琴,因为这些携带方便,经济实惠,考虑到学生的购买能力,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我们还提倡让学生自制简易乐器,以达到乐器的普及。在我们的器乐课堂中,学生们有时候也会感到枯燥乏味。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就应该适时的调节一下运用各种简易乐器辅助教学,便于直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那么这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打击乐器。因为它有强烈的节奏感,丰富的表现手段为广大师生所喜爱。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击乐器实为功不可没。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不但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以较高的热情投入高学习中去而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嘴与手的协调性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总之,器乐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辅助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培养演奏家、音乐家。因此,不管学生会民族的吹打乐还是会拉弦弹拔乐,不管学生会西洋的吹奏乐还是会弓弦打击乐,只要能辅助教学,为教学提供有利的服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都应该加强。这不仅能促进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为课堂音乐艺术形象的塑造增添更亮丽的光环,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作者:曾凡丽

  第2篇:小学音乐器乐教学初探


  我国教育部门要求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的教学,力求推动学生变成全能型的人才。尤其是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本文围绕小学音乐器乐教学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更多、更好的放松身心方式,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但是目前我国小学音乐器乐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撰写本文,希望可以得到其他教师的认同。


  一、合理引导,树立正确认知


  教师和家长一致认为把学生放到校园的目的是让他们学习文化课程,因此对于音乐和体育课程不重视,教学的时候教师态度不认真,家长也让孩子对于此类课程不用太过于重视。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非常的困难,阻碍了他们在音乐学习上的发展。其实教师和家长的思想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而想要进行良好的音乐器乐的教学,首要前提就是让所有人都可以树立一个正确的认知,我国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学生初级阶段的学习,在这个时刻进行音乐器乐的学习,有着一定的意义,所以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地看待这件事情,帮助学生积极地进行音乐器乐课程的学习。器乐教学是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知识,增长学生的视野,而且音乐器乐教学会让学生的思想放松,并且学生学习音乐的时候对于他们也是一种放松心情的过程,这有助于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二、积极教学,激发好奇心


  小学生对于周围接触的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上的特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器乐的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找一些生活中不常见的乐器摆放到一起,让学生上课的时候对这些乐器进行观察,然后教师播放一些器乐演奏的曲目,让学生猜测这种声音是哪个乐器发出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带动起学生对于乐器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产生想要自己进行乐器演奏的欲望,并且当学生被引导之后找到了发出声音的乐器,会有助于加深乐器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培养学生在音乐演奏方面的特长。另外,教师进行器乐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每个器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乐谱类型进行演奏,并注意对器乐演奏的姿势、指法、呼吸等的示范表演,并配以适当的表情,进一步加深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三、分层式合作教学


  每一个人的喜好和特长都不同,每一个人的个人要求和技能的掌握也都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这种特征会被放大出来,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大众化的教学,就会对一些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学校对于学生的音乐器乐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和以前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的环境进行分层式的教学。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的器乐教学,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课堂之上播放器乐歌曲,让学生聆听领悟其中的美好,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告诉学生只要好好学习,他们也可以演奏出优美的乐章,带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一定的器乐学习的概念性知识。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思想,针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见解,教师对他们教学的时候,要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科目的感受,促使学生保持一个健康、活跃、积极的状态,推动器乐课程在学生心目中一直处于完美的形象,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声乐教学进行简单的训练。最后就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还是小学生,但是几年的学习过程已经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针对于学习和生活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针对他们的教学,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反思总结课堂的教学,认真听取学生针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态度,帮助教师找到自己教学上的缺点,积极地进行器乐教学,完善学生的器乐演奏。


  接下来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针对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每一个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然后把班级的学生进行有机的分组,保证每一个小组的都存在着积极学习的学生,器乐课程的教学不像是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即使没有基础,他们也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的分层教学,就应针对每一个小组的不同学生进行教学,好的学生做好引导工作,提醒他们注意细节,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天赋。一般的学生进行正常的指导,注意节奏和协调能力;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先引导其演奏完整的曲目,在规范其他要求。另外针对小组进行的教学,教师可以让一名有责任感且能力强的学生做组长,一个小组的组长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可以以教师的身份通过看和听直观地了解并及时纠正学生器乐演奏的错误。


  教师积极地进行器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面对小学的器乐学习任务。推动学生以一个最好的心态面对音乐学科的学习。而且这类的教学也是帮助学生掌握一门新的技能,让学生在以后的成长中更具竞争力,促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顾晓杰

  第3篇:小学音乐器乐教学研究


  一、为什么要开展器乐教学


  1.人人都享有被教育的权利,可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基础音乐教学使针对集体而非个人的,器乐教学也应该普及到每个人身上。只有让器乐进入课堂,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加全面的音乐教育。


  2.依据美国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所言:“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的桥梁。”墨塞尔先生对器乐教学的深刻认识,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教师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以趣激学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要拉动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器乐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重视器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现代音乐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3-6年级的学生应学会演奏简易的吹奏乐器,能够演奏2-3首乐曲,并且要求小学器乐教学应占音乐教学的20%。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一直以来,乐器仅仅使丰富课堂教学的工具,然而随着器时代的发展,器乐变得越来越不可缺少。例如通过课前一曲的形式,让每个学生拿起竖笛吹奏歌曲,我觉得这个办法有利于学生的指法练习,还能提高学习器乐的兴趣,从而使音乐课的气氛更加浓郁。


  三、让器乐进课堂


  1.让器乐进课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歌唱时的音准,对学生学唱歌曲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乐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器乐演奏合奏等进行进行多声部的训练。例如四年级的《红蜻蜓》,完全是一首两声部歌曲,教师可先让学生齐吹奏do到si,待熟悉了指法后再进行分组分声部练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高涨,都在期待着两声部的合奏。通过合奏,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又培养了音乐兴趣。


  2.建立学生学习器乐的信心。由于器乐学习非常枯燥无味,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动机,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就成为了一大难题。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每次练习要求要明确,集中解决重点问题。如第一课主要要求学生找准指法和手型;第二课主要要求学生吹奏时稳住气息,手指触键要稳;第三课主要要求声音干净、连贯。初学阶段教师要注意选择简单、生动的乐曲,如《闪烁的小星》《划小船》《欢乐颂》等。


  四、在“器乐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1.打击乐器。在运用打击乐器前,教师要出示相关的打击乐器,并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打击乐及其演奏方法,敲击打击乐时,声音要愉悦、清脆。


  2.器乐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如果单单就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而言,小学音乐教学中还是以唱歌教学为主,器乐教学有其自身优势,但主要还是为唱歌服务。器乐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唱歌伴奏,使他们唱出来的歌曲更好听,增加他们的演唱能力。这个观点,连最讲究器乐教学的奥尔夫也是完全认同的。通常情况下,教材当中每首歌曲的曲谱,也是我们器乐教学的演奏曲谱,所以教材上的每首歌曲,我们不但可以用于演奏,而且可以用于演唱。在教学中,我通常先把需要演唱的歌曲教授几遍,再让学生用乐器演奏,这样不仅使学生演奏起来更加容易,同时也使学生在掌握新歌的音准上更为准确。新课讲授完后,我会留下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复习,并且背奏歌曲,通过课后练习,学生对歌曲掌握将非常熟练,甚至可以不用教师指导,就能准确地唱好歌曲。


  3.器乐进课堂与二声部练习。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首先将学生分为两声部,第一声部的学生先吹,二声部学生听,然后再反过来。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听到两声部的合奏的声音。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最好的和声效果。在学习唱歌或器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音高、音准、节奏等难点。尤其是节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歌曲范唱,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其中的节奏比较难掌握,尤其是开头的节奏出现了弱起,比较难唱准,更别说吹奏了,还有后面二声部合唱。对此,教师可先分别示范两声部的吹奏,然后给学生听原唱的和声效果,再让学生进行分声部训练、合奏训练等。这样一步一步学生就会更加有兴趣地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课堂常规是教学中必要的一种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秩序的条件下学到应学的东西。器乐教学尤其要重视课堂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学生很容易把乐器当玩具,不听指挥,随意乱弹。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做好课堂常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对乐器的摆放、领用、归还要有严格的要求,学生要严格执行。教师应让学生保管好自己的乐器,使用完后记得清洗干净放好。


  五、器乐教学让学生更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在音乐课堂教学以及学习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这是非常必要的。在器乐吹奏的过程中,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努力收到最好的效果。


  六、器乐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


  中国学生有着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但却不善于表现自我;而欧美国家的的学生,不仅能够自信地谈论自己的构想,而且远乐于主动表现自己的演奏或演唱技能。这是我们的学生缺乏自我表现意识的表现。例如学校之前组建了一个器乐小组学竖笛,一些学得快的学生已经能够自己吹凑出一首简单的歌曲,于是教师就挑选了这些学生来训练和参加各类表演,只要有机会,就让他们上台表演。学生经过表演后得到其他同学和教师的称赞,自然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为下次演出能赢得更多的掌声而努力。


  作者:谭志鸿

  第4篇:探索新时期小学音乐器乐教学的发展之路


  一、器乐教学的性质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


  2.以合奏为主要形式。


  3.以课堂乐器为主要用具。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这个是特别重要的,有了它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教学和乐器的选择。“以合奏为主要教学形式”和“以课堂乐器为主要的学习器具”。课堂乐器服从于上面两个原则“面向”、“以合奏”,主要选择和谐,个性化不强的乐器。西洋管弦乐队的配置科学合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倍低音提琴组成的弦乐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成的木管组;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组成的铜管组;定音鼓、大鼓、小鼓组成的打击乐器组;以钢琴、马林巴、管风琴组成的键盘乐器,这些乐器放在一起合奏出来的声音高低错落有致,音响和谐。而民族乐器的色彩性大多过于强烈如:唢呐、竹笛、琵琶等,且缺少能够真正演奏低音声部的乐器,因此民乐合奏的整体感觉并不是特别好。


  二、器乐教学的目标


  1.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


  2.学习演奏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奏课堂乐器


  3.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器


  4.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这四点也是我们目前常规教学中缺少关注的地方。①掌握基本要素(核心目标)音乐基本要素连接着音乐创作的全过程:音乐的表现、音乐的鉴赏、音乐的创造。因此也把掌握音乐基本要素的学习称作人的核心音乐学习技能。所以说器乐的表现,器乐的演奏技巧也是对力度的控制,对速度的把握,对音色的体现,对节奏、节拍、旋律的运用。也要关注音乐要素技能来完成对音乐要素的表现。新课标中音乐要素有原来的六大要素改变为八个,音乐要素是欣赏表现创造的核心能力要求。吴斌老师在和参会老师交流中说道:音乐教学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特点,突出音乐的本体。音乐的本体就是音乐的形式要素。从音乐美学上来讲就是:形式主义的美学、美感。审美体验的内容就是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往的那种听音乐讲故事就脱离了以音乐为本体的原则。在音乐中寻求非音乐的信息这就叫做离开音乐本体的教学。比如《调皮小闹钟》,听了《调皮小闹钟》后,指导学生时间如何珍贵,就是引申了音乐之外的信息,其实《调皮》没有珍惜时间的问题,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切分节奏的使用。如果在课堂中关注了切分节奏的独特的表现方式,那就说明你关注了一个音乐最具有表现力的要素和特点。②(乐器演奏的基本要求)乐器的演奏主要分为长音练习、吐音练习以及两者结合的混合练习。③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器乐和识谱的关系),新修订的课标对识谱教学提高了要求,但又担心回到80年代90年代那种以枯燥的技能训练(包括乐器的学习)。担心回到传统的技能技巧训练上,完全背离音乐情感的体现和表现。因此在器乐教学的识谱教学中提出了“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器乐教学与识谱教学是结合很紧密的教学环节,欣赏可以不看谱,唱歌可以不唱谱,学习器乐则必须识读乐谱。④器乐教学是以合奏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器乐在培养人方面的作用)。所以,集体意识、合作能力是器乐教学中完成终极目标中要给予关注和重视的。


  三、器乐教学的内容


  1~2年级学习常见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能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6年级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1~2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要目的,教学中主要做好基本的演奏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如长音的演奏,和声的体验等等。


  3~6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乐于并善于表现音乐为主要目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参与合奏训练,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器乐教学的特点


  1.器乐教学和声乐教学是两个不同的表现方式,器乐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乐曲旋律的吹奏,更应该发挥乐器的性能和特长,来表现音乐。从人类理解音乐的过程来看,最容易理解的是欣赏,欣赏不需要很多技能的学习,任何人都可以听音乐,其次是任何人都可以能唱歌,最后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演奏乐器。前两项是绝大部分人都可以实施的,但后一项如果不是经过学习和训练是不能做到的。所以器乐曲比方:《二泉映月》任何人听都不是声乐的旋律,再比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MI,MI,MI,DO——RE,RE,RE,XI——,这个也不是声乐的旋律,他其实是一个节奏特点创作出来的主题:短短短长。这个短短短长贯穿了整个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也就是说整个第一乐章的核心特点就是:短短短长,并不是MI,MI,MI,DO——。真正的声乐性的旋律在副部主题才给以呈现(SOL,DO,XI,DO,RE,LA,LA,SOL)声乐性旋律更简单,不复杂。但器乐性旋律更加富有变化,更能拓展人的音乐思维和想象空间。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器乐教学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器乐的特点发现、感知、体会音乐内在的音乐元素。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指导学生学会用单音或长音演奏和声配置中的根音和三音,充分发挥器乐的性能。比方:演奏水平高一些的学生可以演奏主旋律《小星星》,中等水平的学生演奏副旋律《小星星》,稍差一点学生的可以演奏根音或三音《小星星》。


  2.打击乐器的教学在器乐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节奏打击乐器的教学要区分开随意的演奏和即兴的演奏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任何一种打击乐器老师都要给予指导,那种没有指导的单纯的敲击节拍重音随意演奏在音乐教学中是没有价值的。打击乐器的教学应该侧重分声部的演奏,要指导学生在作品的哪个位置演奏,这样的演奏效果更有利于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对学生音乐情感体验和表现的培养。比方《春天在哪里》


  3.器乐教学要和识谱、演唱、欣赏、编创教学有机联系,发挥“学具”作用。(属于应用内容不是器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其实,学习乐器是通向音乐学习的真正途径。真正学音乐的人很少有不以学习乐器为主要入门的目的和手段。所有的音乐家包括指挥家,作曲家无一例外的都精通一门或多种乐器。所以乐器的重要作用不可忽略,不能够仅服从于其他学习领域。


  4.激发“不爱唱歌”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5.乐器学习可以相伴终生,提升生活质量。


  有人说:唱歌也可以相伴终生,但当人人都会唱歌时,唱歌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因此,真正掌握一门乐器不但可以相伴终生,更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张亚洲

  第5篇:中小学音乐器乐教学之我见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不仅将器乐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教学因素。然而,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关于器乐教学的研究与思考比较少,这客观上反映了新课程器乐教学的薄弱状况。而现在其实,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整体音乐能力的形成和音乐素养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器乐演教学的这一发展态势,既反映了音乐教育本体属性的全面回归,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充分发挥器乐教学在审美教育中作用的重要课题。


  一、器乐教学的意义、性质、任务的提出。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学生学习弹琴与绘画时,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处于“兴奋”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既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


  二、音乐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


  在我国,小学与初中阶段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必须接受的教育,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普及教育。现行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器乐教学部份指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文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音乐的体验,在学习器乐的进程中学习音乐,提高素养,以至受益终生,这就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由于器乐教学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又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要内容的一部份,同音乐教育一样具有“审美性”、“教育性””。器乐教学同唱歌、欣赏、唱游等教学内容一样,都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为宗旨的。音乐审美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我认为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同样是通过学习器乐,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重在培养审美的情趣、能力,丰富发展学生文化生活,提高人的素质。


  三、器乐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的选择与应用。


  器乐教学内容包括选择乐器和传授乐器演奏的正确姿势和方法两个方面。从我国国情出发,适合中小学器乐教学常用的乐器主要有儿童打击乐、简易的民族乐器等,对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打击乐器。教师对所教的学生使用哪种乐器,应根据音乐教育的特点、大纲中器乐教学的内容要求、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及学校场所、师资、经济等条件选择教学用乐器。当教师确定了学生使用的器乐后,应根据其性能选择适当的教材,可以从中小学音乐教材中进行选择、改编,也可选择适应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简单易学的器乐教材。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器乐教学方法是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来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果选用恰当,运用熟练,可以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特别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器乐教学法,不仅能采用各种有效的器乐教学形式与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对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近年来,我国一些器乐教学工作开展的较好的地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加以推广使用。器乐讲解示范法。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教果。既能形象示范,又能面授机宜;既能讲清演奏要领,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既方便、灵巧、有趣,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实效。器乐综合训练法。这是在以器乐为主的综合课中常选用的基本教法之一,能将各种器乐教学手段与不同的训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独奏与合奏能力。能集中优势,用时短,收效快,便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提高。器乐合奏指导法。此法又称器乐合奏综合教学法,通常是指教师在个别辅导学生的基础上,将不同的乐器集中进行合奏练习的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主要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与合奏能力,以及集体主义的协作精神。器乐趣味游戏法。此法亦系常用的器乐教学方法之一、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使学生获益于趣味游戏之中。三、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少年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一般是从“有趣”至“乐趣”最后为“志趣”三个层次。“有趣”是少年儿童对学习音乐直接产生兴趣的“幼芽”,表现在一旦学生看到某种乐器独特外形和奇妙音响时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过过瘾,这种好奇心理是有限度的,不稳定又容易自我转移或消失。“乐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兴趣发展、形成的中层次,他们在“乐趣”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开始对事物的本质内容产生求知欲望。根据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性质,“有趣”和“乐趣”是器乐教学中所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乐趣”的心理培养并非是借助一招一式就可以形成的,教师要掌握学生这一心理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对策。在“器乐进课堂”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努力使学生对所学乐器有“乐趣”,并引导学生将这项”有趣”的学习内容视作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大乐事来做。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创设一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有趣”教学形式、内容,将其贯穿在“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四、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认真听的习惯。听教师介绍乐器,听教师范奏,听所学乐器演奏的乐曲,听讲授器乐演奏方法。(2)认真看的习惯。看教师演奏,严格跟着模仿,严格按要求演奏。(3)积极投入的习惯。音乐实践必须全身心投入,融自我于器乐演奏的音乐表现之中。(4)自我复习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巩固提高。(5)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一切服从教师指挥,保持课堂动、静结合的合理状态。


  五、按器乐教学规律优化课堂组织环节。


  音乐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器乐教学活动,使中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发展音乐智力与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其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品德与高尚的情操。


  音乐教师要熟悉《音乐教学大纲》,从全局出发,掌握教材的基本脉络和编排体系,为确立重点难点做好准备。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教案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要熟悉乐器性能,掌握所演奏乐曲的技巧,选择好恰当的教学形式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编写出理想的教案,更好地完成器乐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作者:陈爱丽

  第6篇:小学音乐课中器乐教学的重要性与具体实施探析


  音乐教育在今天已经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与此同时,器乐教学也正在逐渐被推广和普及。一些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小学阶段对器乐的教学,器乐教学已经被视为一种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养重要的教育手段。在我国,器乐教学已经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小学阶段音乐课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生活情趣


  音乐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生活情趣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器乐演奏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对小学生今后的情感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器乐教学作为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宝贵的音乐教育价值。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小学生能够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可以逐渐提升自己对音乐的兴趣。


  (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器乐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器乐表演和歌曲演唱一样都是特别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与此同时,通过器乐教学也会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自身情操。


  (三)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与智力的提升


  在小学生学习演奏乐器的过程中,左右手指是需要经常性运动,手指不断的运动能够使小学生反应能力更加灵敏,对于智力的开发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而且对左半球和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器乐练习对于智力的促进与开发,不但表现在能够使小学生反应灵敏、思想开阔方面,而且对孩子们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丰富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小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动听的音乐影响他们的情绪,然而情绪又会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情况,进而影响大脑分析问题能力和记忆事物能力。由此可见,小学生通过学习演奏美妙的音乐不但可以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情绪,而且还能促进智力的开发。


  二、精选教学乐器,优化课堂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学习乐器的源泉。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合学生的乐器。目前,小学音乐课是作为综合性的审美教育,而且采用班级课堂的教学形式,再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特征,因此,选用的应该是比较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器乐教学要求所用乐器既要容易学习,又能够体现出音乐的魅力,符合小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基本需要和要求。例如,特别是在音色上要优美动听、在音质上要纯净悦耳、在发音上要保证绝对准确。另外,乐器的外观也会影响小学生对器乐的学习兴趣,因此,尽量选择外观精致的乐器,给学生一个美好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观以上因素,竖笛是进入小学生课堂器乐教学的最佳乐器之一。


  竖笛是一种在日常学习娱乐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乐器,它外观精美,轻盈方便,有些近似于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竹笛,它不但具有固定的音高、发音准确、音色优美典雅、携带方便等优点,而且价格较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本,深受学生的喜爱。小学生练习竖笛,可以利用手、眼、耳及思维的相互协调,长期的练习一定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开发和培养。从更深的层面上讲,它首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准确熟练掌握音值,为未来合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儿童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接受更容易接受


  竖笛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很多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音乐知识。久而久之,小学生在玩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音乐知识,而且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技巧。比如气息练习学习中,可以选择一些便于辅助教学的道具,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营造欢乐的课堂氛围,不仅能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增加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采用不同针对性的新方法,使学生的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学生音乐的素养自然就会得到很大提高。


  四、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音乐课中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全体学生为主体,老师和学生作为共同课堂的主导,师生互动,将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性格和学习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所以,小学音乐教育应该承认差异的客观存在,鼓励不同类型学生学习器乐演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乐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音乐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这是一个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情感、美感,为其今后的健康生活及终生的艺术学习培植动力。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学生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其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


  作者简介:房丽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