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自主探究,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6-06-17 11: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这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式教学的彻底挑战,更能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在探究中不仅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核心教学理念,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地位的转变,不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而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学习的主人,使整个教学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有效展开,这正是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现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教育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构建高效课堂来展开论述。

 

  一、自主探究,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并不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完全忽视学生的情感参与,学生只是在机械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中行为,是被动学、苦学。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不再是教师机械的灌输,而是实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意识与参与动机。这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如在学习《美丽的海底世界》一课时,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是无法从语言与文字中真正地体会到海底世界的奇妙与美丽,自然阅读的主动性不高,阅读兴趣不浓。

 

而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教师起主导作用,可以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现奇妙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在直观而生动的图片演示下配以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从多种感官上刺激学生,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与想象力,然后让学生来说一说、画一画海底世界。这样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进而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这样的教学活动不再是枯燥而机械的,而是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阅读热情。

 

  二、自主探究,转变师生角色,实现学生主体参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高高在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学生则是教师的附属,只是机械地接收教师所传递的现成知识,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是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问题。而开展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将教学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不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更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展开一系列主体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探究,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设计教学活动

 

  以往的教学教师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教材,展开教学,严格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确定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学,并不单单是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切实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组织者,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形成什么样的困惑,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

 

  ()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来在师生间互动

 

  教学并不是学生或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自主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者,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中去。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平等,自然能够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而展开积极的互动探究。

 

  ()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来引领课堂生成

 

  教师不是事无巨细的保姆,也不是不管不问地放任学生,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引领者。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就不能机械而生硬地将学生强行拉到预定的教学方案上来,而是要运用教学智慧灵活处理,创造探究的新契机、新起点。

 

  三、自主探究,拓宽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开展自主探究是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主探究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主体参与、独立思考的过程。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这既是学生互动学习的平台,又是学生展现个性、释放才能的平台。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教师只要多加引导,营造民主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就可以将这些独特的见解与感受发表出来,在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的探究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延伸,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见解更独特。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思维过程中来,这样学生所得到的就不只是附属于文本的知识,而是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提出更多的探索问题。这样的自主探究更加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更加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学生的自主探究彻底改变了以往学生的被动参与与机械接收,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地位的转变,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全程主动而积极的展开探究,在探究中得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提高,这正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春颖 来源:学周刊·下旬刊 2016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