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

2016-05-30 13: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家长在教育方面,更多的是宠,这就忽视了小学生必需具备的一IE良好品质,也就是德育培养的欠缺。

 

小学教育阶段的低年级学生不论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情绪忽上忽下,对周围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只注意观察表象和整体,对事物的判断比较模糊。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交往也非常肤浅,只要能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他们的这种友谊很不牢固。

 

对父母的感情还很深厚,有非常大的依恋感,对教师言听计从,只知道长辈和教师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不能对事物做出明智的判断。在此阶段,教师应培养他们的基本学习技能、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和智力品质,能在成人的指点下展开思维;对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内容,能较好的理解。

 

在学校应该先培养孩子们如何与教师、同学交往,知道如何遵守班规校纪。还要学会集体生活,怎样进行合作,会彼此尊重对方,知错能改。

 

  一、培养集体荣誉 知道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低年级的小学生爱动不爱静,一般不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往往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对于这种现状教师要抓住时机,培养他们在心中确立集体意识。在心中确立不因个人原因损害大家利益,有集体荣誉感,知道为班级增光添彩。如:在班级中开展拔河比赛。把整个集体分成若干组进行比赛,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在组使尽全力,都想争当全班第一名称号。

 

设计这种比赛的目的增进同学间的集体感,如果每组的同学没有集体合作精神,所在组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不管谁胜谁输都能培养彼此的合作精神,让他们知道只有相互合作才能有集体荣誉感。之后,进行年级比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开展少先队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在这个阶段,加入少先队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为了表现自己,争先做好事,争先帮助人,处处想着别人,还学会自己动手劳动,从思想上转变,就是一个目的想成为一名少先队员,这种动力不仅激励他们,还在一些事上克制自己的行为。

 

由于年龄的原因 做起事来总是模仿教师的言行,所以教师在树立榜样对象一定要谨慎。这根据这一年龄段最突出的特征——模仿能力特别强,有利于在他们心中建立榜样——优秀少先队员。还要利用少先队活动中创造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这些孩子理解道德要求。还用生活中的事例如;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来提高思想道德教育。

 

  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工作。这些小学生参与所有的活动还带有随意性,因而要时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常抓不懈。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引导,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讨论,把正确答案总结出来,这种讨论可以让孩子们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还在表白了自己的立场的同时认清事物。

 

从小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低年级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内容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

 

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

 

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这年龄段的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在以后做起事来总是小心翼翼,不管对于错都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做起事来畏首畏尾,变得胆小如鼠,内心受到很大伤害。

 

我们要像父母那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心中没有阴影产生。做事要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 ,说服教育。让他们朝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

 

  四、家校结合教育

 

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有益的活动,以行动教育孩子。

 

如在上、放学的路上不能随便买小摊上的零食,让他们知道小摊上的零食不卫生,对人体的生长有害处。

 

在马路上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和比自己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要及时帮助他们,通过帮助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总之,从小培育孩子们的良好习惯,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作树 来源:关爱明天 2015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