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可谓问题多多。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按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的说法,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谓“上不着天”,是说我们的教育科研不能影响决策,不能为制定教育政策服务。所谓“下不着地”,是说我们的教育科研无法影响生活,无法影响学校教育。一句话,我们的教育科研,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而是为科研而科研,因而离鲜活、真实的教育生活也越来越远。本文试就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研究动机、研究态度、问题意识、选题确定及切入角度等方面的问题谈点认识。
一、研究动机
在多年的编辑工作所接触到的稿件中,我们觉得主要有两大“缺乏”:一是缺乏学术性。我们搞研究、写论文,假如不是出于“好之”“乐之”,而是为了某些“功利”,因而“怨之”“苦之”,就会偷懒耍滑,甚至投机取巧,以期寻得“终南捷径”。比如,有些地方规定教师评职称或评优晋职必须有课题、有论文,为了能“以最少的付出换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人就迎合“口味”,热衷于写一些“应景性”的“论文”,姑且称之为“行政跟风”。此类文章一般假话、大话、空话连篇,牵强附会,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外行话。二是缺乏原创性。孔子做学问的原则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我们接触到的有些论文却是“作而不述,信而好洋”,什么现象学、解释学、人种志,什么“言说”“话语”“主体际”,可以称之为“学术跟风”。此类文章一般东抄西摘,生搬硬套,标题异常新颖,选题也比较前沿,用词也相当专业,但叙述却十分模糊乃至混沌,如果从中抽掉“引述”、“复述”或“转述”部分,作者自己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
导致原创性缺失的体制性因素既有教育评估或评价方面,也有发表体制方面。一个时期以来,在基础教育界出现了“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观点,基础教育研究被列入学校评重点和个人晋职评优的指标,重视的是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等形式。这些研究者的兴趣和精力主要用于课题申报、为了应对课题的检杳与验收精心包装所谓的显示性成果,而不是为了改造教育和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是课题的承担情况和论文的发表情况,重M而轻质,至于教师是否搞教育科研、是否研究教育的实际问题,倒与评估或评价无关了。评估或评价的导向的异化,导致中小学教师不必倾心去研究活生生的教育事实,只“为研究而研究”,原创性的缺失也就不可避免。
现行的发表体制也直接影响作品原创性的实现:传统学术规范对考证、转述、解释的片而重视,决定了原创性的研究成果难以发表。众多具有原创性的实践性研究成果或被指为“低层次”的“工作总结”,或由于其“探索性”过强而被发表机构否决。这就逼迫或者说诱惑着中小学教研论文不得不注重“包装”,牵强附会地罗列起作者A己一知半解其或—窍不通的理论,用精心考虑过的词汇来掩饰作品的空洞和论证的薄弱,把简申问题复杂化。由此而产生的负而效应是:一方而,一部分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成果闪无法发表而丧失了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另一方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放弃了对原创性的追求,代之以迎合现行发表体制“口味”的东西。
二、研究态度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一个连续的、没有终结的发展过程;无论是谁,也无论是什么样的研究,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闪此,首先,对于研究木身,要具有科学的认识,不能指望一项研究就穷尽所有的问题,或者能使这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有些研究论文缺少这种科学的认识,似乎肉己的一项研究,就能使某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这种想法木身就不科学,付诸写作实践更不可取。
其次,对于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功能、作用,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些教育科研论文往往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学校存在于真空中,不是必须承担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机构,而仅仅是为了个人•,往往只强调学校教育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怠义,要给学生以肉由或充分的自由,要使学生发展或充分地发展。这种理想化的看法令人祌往,然而却不符合实际。其实,任何学校教育都是在特定、具体的社会条件卜进行的,离开这些条件谈个人的发展,显得毫无怠义,闪为任何个人发展的方句和发展的内容,都不纯粹取决于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内的个人的主观意志,而都与一定社会条件紧密相连。
再次,还应区分理论、政策和口号。不可否认,三者之间有着种种内在的联系,然而,从H的或作用来说,三者不可同R而语。对于教育问题的研究,在阐述了现状或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危害和原闪以后,一般都要发表“对策”性的怠见。这种思路木身并无不妥,有时甚至是必要的。然而,作为一个研究者,除了要充分考虑所提“对策”的针对性之外,还必须考虑其可行性和可能付出的代价。所以,要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用标语、口号代替研究。
三、问题怠识
任何研究都不能漫无目的、无病呻吟,都必定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任何创造或发展的前提,都要通过调杏、论证,使某个或某些疑难问题变得清晰,并提出解决办法。闪此,可以说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推动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契机。教育科研论文最基木的要点是要解决问题,要告诉人们你想解决什么问题,要告诉人们你解决有关问题的基本主张。然而,眼下有些教研论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识不够强,文章似乎不是要告诉人们作者主张什么,而是告诉人们作者知道些什么。类似文艺界“戏不够,爱情凑”的说法,一些论文也存在“论不够,资料凑”的现象,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说得很全而,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要么被人M的知识性内容掩盖了,要么踪影难觅。这样的论文称不上好论文,严格说来其至不能算论文。
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对“问题”的把握,不仅有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有时还会出现不断否定的情况。也就是说,当你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断追问之后,最终会发现你的问题不成立,可能是一个伪问题、假问题。问题提出之后,还要确定一卜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在理论上有什么支撑,这个问题涉及到哪些学科的理论。这样不断地反思、改进,到最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所提的问题甚至不是教育问题,只不过是种种社会问题集中反映到了教育领域的这一点上。比如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从道理上讲,老师和学生都希望负担轻一点,这本是一拍即合的事情,怎么到现实中就不一样了呢?这看起来是一个教育问题,可深入分析后会发现,归根到底还是个社会问题。
四、选题确定
在教育科研论文的选题到写作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不同程度地碰到或感到困难,诸如:怎样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度选题;如何保证所选论题具有必要的学科特色和学术标卨;怎样使选题的切入与众不同;怎样才能使论“题”和论“文”之间具有针对或包含的唯一性;怎样才能使“有论点的论文”和“一般意义上的文章”相区别;怎样使自己的见解和已有的材料相区别,并使自己的观点从参考文献或征引材料中凸显出来;怎样使自己的论点更鲜明、论据更充分、结论更有力等等。上述种种,由于各人的经历和具休情况不同,所碰到的困难或所感到的困难程度也就不尽相同,写出来的结果也就有差异,而所得到的反馈及其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自己的选题与写作过程,学习他人的长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获得体会,逐步提高。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来说,选题的途径有很多,但若就“实际”而言,不外乎以下三条途径:一是从实际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二是从成功经验中提出课题;三是从教育教学中的疑点发现课题•,四是以己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起点,跟踪追击。
五、切入角度
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综合到分析、再从分析到综合的逐步上升的过程;事物的演变,也具有由总体到个别、再从个别到总体的秩序。这就决定了在教育问题的发现和研究上,存在着从“大题小作”到“小题大作”再到“大题小作”并逐步过渡到“大题大作”的一般规律。所谓“大题小作”,就是在进行学术研究之初,发现和提出的总会是一些关涉面较“大”的问题,但由于学识基础羊.薄和研究能力有限,结果写出的往往是一篇角度一般、深度不够、价值很“小”的作品。这显然是不够的,通过学习、提高,需要发展到“小题大作”的层面。所谓“小题大作”,就是深入到教育某一个方面的某一个因素或某一个点,发现一个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域,然后从特殊的角度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问题,直到触及实质层面,发现一个有深度的“小”问题,然后全面地加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命题或新观点,再加以深入的论述,写出一篇有重大价值的“大”作品来。在分别对有关小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可逐步进入“大题小作”和“大题大作”的境界。这一境界的“大题小作”,与起步时的“大题小作”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有了坚实的学养和大童“小题大作”的成果作基础,就可以透过表象从实质层面发现和提出教育的“大”问题,以时代状况为背景,写出饱含着思想精华的“小”作品来。进而,在“大”的问题域里,挖掘出若千具体的“小”问题來,分别加以系统研究,写出有价值的“大”部头著作,从而实现“大题大作”。编稿过程中我们也有这样一个感觉:真正的“好”论文,一般都是由“小问题”切入,也就是“小题大作”,这样问题才会明确、具体,论述才会清晰、透彻,才能提升论文的“深度”和“学术性”。文章有了“深度”,有了“学术性”,相信投稿的“命中率”也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