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拔苗助长式的“抢跑”不可取

2016-04-06 16: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为人小学做准备是学前教育的功能之一,关键是为小学做怎样的准备?小学的起点到底在哪里?小学教育应该是准点教育”,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准备一个适宜的起点,这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小学准点教育意味着小学教育应从小学该学的东西开始,而不是提前教育。小学的学习内容不能下移到幼儿园,幼儿园有自身的教育内容。即使小学教育抢跑”,幼儿教育也不能抢跑'“抢跑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人学准备只能是为准点教育的小学准备的,为抢跑的小学教育做准备,只能导致小学化

 

  人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逐步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儿童。所谓认识了儿童就是指发现了儿童的特质,知道儿童与成人相比,不只是身高、体重的不同,还有心智、能力、情感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因而才有了依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而组织的现代儿童教育。五四前后,一大批教育家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儿童教育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鲁迅、胡适、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丰子恺等都有很坚定的现代儿童教育的立场和很多现代儿童教育的思想。

 

  丰子悟在《我们这些大人》中告诫和呼吁家长: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不可再现的一段生活;世间的大人们,你们对孩子讲话的时候,须得亲自走进孩子的世界里去,讲他们的世界中的话,即你们对孩子讲话的时候,必须自己完全变成孩子;童心是儿童本来就具有的心,不必父母与先生教他,只要父母与先生不去摧残它就够了。丰子凯的这些观念,在今天看来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们要让儿童做与其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事,做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事,让幼儿有时间做幼儿,而不是过早地做小学生。很多研究发现,过早让幼儿接受知识教育,刚人学时的所谓优势在未来的2-3年里会消失殆尽,甚至一些过早接受机械训练的学生还会出现厌学、学业滑坡现象。让儿童在适合的时间干不适合的事,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QQ截图20160406165513.jpg

  《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指出,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教育部还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引导家长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策略,了解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蓝图。学习《指南》应该成为家长的重要任务,也是家长增强科学育儿观念的重要途径。

 

  入学准备的内容不是《小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而是《指南》的内容。人学准备内容涉及学习习惯、社会行为规则、良好的情感态度、基本的认知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等等,这些在《指南》里都强调了。家庭和幼儿园落实《指南》与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是一致的,同理,没有做好入学准备,就是没有充分落实《指南》。

 

  幼儿可能会对生活中常见的文字和符号感兴趣,但文字符号教育不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就是在与周围事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指南》要求的就是适合的,小学的内容就是不适合的,就是小学化的。当然,小学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内容是《指南》里面的,但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小学的,家长或老师从头讲到尾,幼儿没有探索、交往和表达的机会,没有感性的铺垫,没有实物的辅助。《指南》所倡导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可见,做好幼小衔接,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学前时期是人生发展早期,是人的生理和心智发展的萌芽阶段,一切教育要以不损伤幼嫩为原则,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而不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标。让孩子在玩中学,使孩子在游戏玩耍中,逐渐了解世界,满足好奇,开发智能。

 

  总之,杜绝幼教小学化必须由政府、幼儿园、家长共同努力,凝心聚力。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善加引导、切实规范,尽快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幼儿园要开设适合幼儿学习的课程,坚决杜绝甚至把幼儿园办成小学预科班”;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对幼儿的减负积极理解、支持和配合,把健康、快乐和幸福的童年还给孩子。只有三方合力,齐抓共管,角色到位,才能使幼儿健康茁壮的成长。


  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可是很多家长固执地相信,抢跑是在为孩子争分夺秒。

 

  自然界万物都按照生长规律自然生长,适当施加外力可以促其生长,倘若施用外力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倒退甚至枯萎现象。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卡尔就是这样一个被毁的天才。少年卡尔在父亲的强迫下,每一分钟都要学习,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爱好都被父亲隔在门外。最初,这样的教育取得了成就,卡尔8岁学习大学数学,11岁大学毕业。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顶尖级数学家。父亲更是一心想使他早日成名。然而不久,卡尔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再也不想动脑筋,再也不想思考问题。最后,曾经的天才做了办事员,远远偏离了他父亲的培养轨道。

 

  教育抢跑的不利影响不客忽视。抢跑将扼杀弦子的兴趣和智慧。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这对其成才是极为重要的。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如果家长只有望子成龙之心,但不讲究教子成才之术,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一名画师,当幼小的徐悲鸿要求学画时,父亲温和地拒绝了:要想成为一个画家,先要好好读书。两年后,9岁的他才如愿以偿,开始从父习画,终成一代大师。对孩子的培养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这个规律为依据,先了解孩子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所学知识水平,再谋求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孩子知识,培养他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