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水平的提高

2015-12-15 11: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区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所教学的学校,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乡村小学,这里的孩子天真、纯朴,有着和城里孩子不一样的乡土气息。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与这些学生的接触,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我不断的总结出了一些旨在提高他们习作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农场 小学 写作 水平 提高
  受条件的限制,和我一同成长的这一群学生,存在着很多结构性问题。学生受方言的影响,语言不规范,习作时常写口水话,口头表达能力差,一些村小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学生阅读量很少,有的同学甚至没有接触过课外书,语言的积累较为缺乏。所以,对于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如何改变现状,提高这一群幼稚、可爱,整天与泥土打交道的学生的习作水平,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激发习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认为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起点,也是第一步。最近,从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有兴趣才有习作的动力,有兴趣才有习作的潜力。一旦我的习作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有了对习作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有习作的冲动。在习作教学活动中,我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
举办一些贴近自然,贴近农村生活的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参与劳动的亲身体会记录下来。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田间地头的乐趣,农村特有的劳动场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历历在目,让学生认真体会所处的这个环境,留心每一天的所见所闻,激发强烈的表达欲望。
依据作文教学的要求创设相应的写作情景。在开始一个新单元学习时,首先给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与要求,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习作方法。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习作境界,积累作文需要表达的内容。
在习作指导时,教师要运用对学生所处环境以及外部世界的了解,用形象、童真“乡土气”浓郁的言语,去描述特定的氛围,波动学生的心弦,令学生身临其境。
根据习作的要求,运用多媒体课件去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形象、直观美妙的景象中,给予学生强烈的情感震撼。
二.积累习作素材
  知识在于积累。可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瓶颈问题。一方面,学生不能接触到网络,又没有适量的课外书去补充他们的大脑。另一方面,由于神会问题,导致他们成为了留守儿童,学生主动学习和家长对教育的支持度都不够。我在习作教学实践中,通过这样一些方法来弥补学生知识积累上的不足。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在课外书籍及其匮乏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用零花钱,买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书籍。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保证学生的阅读量。有利于学生积累词语、名句、佳段,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和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博览群书,习作时才能够有“神来之笔”。
要求学生利用业余的时间,多看新闻和科普类的节目,了解国家大事,时事民生。感受世界的变化,增加知识的储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
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给学生读报刊书籍、文史经典,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奇闻趣事,同学们彼此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使资源得到共享。
让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喜欢的优美句子、词语写在笔记本上。在日常生活中,把看到或听到有价值的知识记录下来。使习作的时候能信手拈来。
三.爱国爱家,习作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次习作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没有使学生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那就是一次失败的习作教学课。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精神空洞、理想缺失,主流文化受到挑战。这需要从小学养成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感受到民族的优越感。从内心深处去热爱自己成长的这片故土。
教育同仁常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教师还要有一股自来水。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博古通今,精于文史哲、诸子百家。有了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有了厚重的学问功底,才能在作文指导时游刃有余,妙趣横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多讲一些历史故事,在作文指导时,时刻不要忘记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习作时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精华,使之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
农村是一幅山水画,让每一个孩子为这一幅画增添光彩。这里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是每一个学生最初的梦想,是他们爱的源泉,是他们习作的源泉。这里民风淳朴,民俗传统完整,作为教师应因地制宜的加以指导。
  行动就有收获,改变农村学生习作现状,提高习作教学水平,提升学生习作素养。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写作,让学生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改变,我们在路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