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呢。在这里谈谈这方面的几点认识和尝试。
一、反复涵咏 育读入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是学习古诗的最好方法,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句子的停顿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反复朗读,可以把诗读到心里云。古人云“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讲究平仄押韵,要诵出语感。
1、信助拼音,读准读顺。初读古诗时,可以先让学生对照注释来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做到正确、通顺、流利。
2、把握节奏,读出韵律。古诗富有节奏美、韵律美,引导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读准平仄,表现好韵脚。
3、饱含激情,读进心里。读诗要发自内心的去读,带着自己的情感去读,在指导朗读时告诉学生声音是从胸腔里迸发,用气送出来的,音似断非断,气断意连,饱满激情的去读,把字字句句从诗人的笔下读到自己的心坎里。
通过这样反复地读,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之中,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推敲语言 品味诗韵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认真推敲,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引导学生在词语的比较、推敲与甄选中的理解、体味诗句的意思、感悟语词的精妙,体会作者语言之美,品味士诗的表达方式,即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等等。如《暮江吟》,是诗人抒写深秋傍晚江边的景色,字里行间透露诗人赞美之情。教者启发学生抓装铺、“琵琶”、“红”等关键词,以及“珍珠”、“云”形象的比喻。想象红日西沉,一穹月芽悄然东升,脚边小草清露滴滴,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跳跃的节奏,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审美情趣油然而生,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显示小学古诗教学以情感为纽带的魅力。
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我采用比较的方法引领孩子品味词语,即通过置换词语进行比较和推敲,以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让孩子思考作者先曾写成“春风又过江南岸”而后换成“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原因?过“字与“绿”字有什么不同?在推敲词语的同时感悟到这样一改,全诗境界大为改观,整个江南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便色彩鲜明地跃然纸上了。王安石修改《泊船瓜洲》一诗的故事。是中国诗坛上注重炼字的一段佳话,一直受到后人的赞赏而传颂不衰。
三、重建意象 再现场景
雨果说:“想像就是深度。”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像,就无法深入作品内容,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1、古诗词语凝炼,跨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在学习古诗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古诗内容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如教“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时,教者紧扣“挂”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好像同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
2、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产品。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充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教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者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这无穷之意。
四 、手段多样 体会美感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者要以情感为纽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把诗中所描绘的情和景采用录像、幻灯等多媒体手段再出来,或者再配以相适应的音乐,使学生看“景”入“境”,动“情”入“境”。
1、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各不相同,感受到一种画面的美感,好象受到震撼。再读的时候,感情即刻充沛了很多,还带出一点意境。学生要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2、音乐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在课堂上适当采用音乐,既能给学生带来美感,使之心驰神往,又能为再现意境创设氛围,为情感交流架设起一座桥梁。“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如教《赠汪伦》,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总之,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这都需因诗制宜,根据不同古诗选用不同的方法,但一定要把握住整体感受,无论是解词析句,还是进入意境,都必须从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整体情感出发,不要将词句的理解与意境割裂出来。否则,就破坏了诗词的意境,无法给学生美的感受。诗文的正确解读和适度把握有赖于教师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