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论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上的应用

2015-12-15 11: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音乐教育学心理学学者詹姆斯·默塞尔曾指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他认为欣赏是怀着欣喜热爱的情绪、情感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的自我满足。所以,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课一定不能仅仅停留在聆听上。瑞士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之所以反对把音乐的听觉训练当成纯粹的知觉训练。所以,体态律动教学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有利于学生体验以及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提高个人修养。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喜欢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低年级学生学习歌曲或欣赏乐曲时,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常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或根据歌词做动作。这表明边唱边动作或边听音乐边动作更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创编与歌曲或乐曲相应的律动加以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应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当然这需要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一节课的开始我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这些无一例外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根据歌曲的特点还可以这样来编创律动:
1.根据拍子来创编律动的动作。
2.根据歌词来创编律动的动作。
3.根据情景来创编律动的动作。
4.根据歌曲中的衬词来创编律动动作。
  例如,在教授歌曲《跳柴歌》时,我出示一幅黎族人民跳竹竿的图片并介绍:在黎族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黎族人就会跳起竹竿舞来庆祝,在海南,竹竿就被称为柴,而跳竹竿就是跳柴,跳柴是海南的一种民间游戏。为这个游戏黎族人们还创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跳柴歌》。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后,在对歌曲情绪处理时,我会提问:“怎样使歌曲情绪更加欢快?”可以和着节奏拍一拍:凳, 凳, 腿, 腿,还可以加动作:(脚)点前 ,点后 ,跳 ,跳, 并。在学生分组演唱并加入动作后,欣赏一段黎族人现场跳柴的视频,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学跳竹竿。歌曲的旋律也会在一遍遍的学跳过程中被熟记掌握。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好动、表现较强,单纯的学唱歌曲会让他们觉得无趣,如果教师提供孩子一些体会情境、表现情境的机会,在肢体律动中获得对歌曲更深地理解,有利于提高歌唱教学的质量。
  我认为律动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   音乐教学中的律动,是综合的能力的培养。训练时常常需要有音乐伴奏配合造型。通过悦耳的音乐和优美的造型,孩子们不但欣赏美还能通过动作体现美。在四年级的“领唱秧歌”一歌的教学中,本曲地方特色比较的浓,所以在欣赏完一遍歌曲以后,我便带领学生学跳了一组秧歌的舞步,先学单个动作,再将其带入歌曲中,学生很快便进入了音乐的情境,融入到了秧歌的那种淳朴的激情当中。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融洽与和谐。接下来再让学生跟着音乐学唱就显得积极多了。学生在学跳秧歌的舞步当中不仅学会了歌曲,同时也感受了秧歌的魅力。学生不仅学会了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含义,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陶冶了情操。
  二、有利于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创造力的律动往往比整齐划一的律动显得得更有教学上的意义和价值。当学生学习歌曲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些动作,这表明边唱边动作或边听音乐边动作更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我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让学生即兴表演,尽情表现对国旗的热爱。如: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你所听到的乐器,并用拍手、走步等简单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以及旋律的变化。这些看似抽象的凌乱的活动往往对儿童的创造潜能,开发智力,展示自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气质
  律动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与体育有着异曲同工的功效。律动是通过有节奏的动作,而动作离不开手脚、关节的相互配合活动,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四肢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一堂音乐课中让学生适当的动一动,把枯燥的音符变成走走、跑跑、停停,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坚持律动教学中也可以纠正驼背、抠胸、端肩等不正确站、坐等不良习惯。
?    体态律动以其特殊魅力填补了传统音乐教育的单一模式的缺憾,动静结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态律动活动能够让学生沉浸在一种快乐和良好的气氛之中。这既是一种学习社会交往的游戏,更是一种艺术上的感受、体验和追求,它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在旁人面前展示自己在音乐中的快乐和感受,受到音乐美的感染,获得音乐美的享受。
  总之,音乐教学中坚持律动教学使学生育教于乐,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催化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静动相辅相成,以动态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更快达到教育教学目的。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也应该正确认识律动教学的意义,加强理论学习,勤于探索和实践,提高教学操作的能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