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主张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采用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精心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的讲解、提问,学生的朗读、回答、讨论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着课堂,其实在教学中除了这些有声的声音之外,还有另一种声音——沉默,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沉默是教师不愿意看到现象。在一次教学实践中,我对课堂里存在的这种特殊声音有了新的认识,课堂里的沉默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和教育内涵,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有分量的声音,我们应当给予它足够的关注。
不久前,在讲《法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一课时,我收集了有关的漫画、文字资料,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对话、协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达到知识意义的自我建构,而非灌输,这符合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我展示了一则消费者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案例,要求学生先阅读,然后围绕材料设计一些问题,分组交流讨论。可是此时的课堂却是一片沉寂,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活跃,大部分学生都显得“小心翼翼”“沉默寡言”。为了打破僵局,我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地明示或暗示学生怎样思考、怎样讨论、怎样回答,结果学生的答问大多千篇一律,并无新意,而自己的“启发性语言”也略显累赘。课后,经过仔细反思,我认为需要重新审视、辩证地看待课堂中的“沉默”现象。
一、课堂教学中应打破尴尬消极的沉默
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没有反应,或者教师的问题涉及学生知识结构的空白之处,学生反应不过来,再者一部分学生反应较慢、不善表达、缺乏自信,他们为了保全面子,用沉默掩饰自己的迟钝与依赖,不想让别人笑话或瞧不起,存在消极、等待的心理……这些情况都可能引起尴尬消极的沉默,此时一种紧张的氛围和心理压力弥漫在课堂里。
尴尬的沉默通常是无效教学的一种表现,教师应当在教育反思中增加教育智慧,提高教育技巧,寻求打破僵持沉默局面的有效途径。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按照预先确定好的思路教学,而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使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教师要学会顺势而教,令学生顺心而学,使师生共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中。
2.改变交流方式,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解放学生的心灵
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完整、独立的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和好伙伴。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激发和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敢于“异想天开”,尽量避免消极沉默的出现。
二、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深思的沉默
消极尴尬的沉默必须被打破,那么深思的沉默则应该保留和提倡。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具有巨大的理智挑战性和理性思考空间,它是多元性的、不可预测的,师生双方需要不断地借助于理性去理解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素,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领域,将思想的触角伸向远方,探索种种未知的知识世界,从而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这无可厚非;而“耐不住寂寞”,不忍心让有限的课堂时间白白流失,于是,师生之间频繁“过招”,看似有问有答,热闹活跃,实际上学生根本就没有体会到教材内容所隐含的意义,这是不可取的。其实这是一种“集权式”的课堂,教师掌握着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剥夺了学生的“沉默权”,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使课堂缺乏精神的享受、缺乏师生之间真诚的对话。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需要经过一个解读—探索—反思—归纳的过程,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完成这个过程,教师需要时间仔细思考,保持一定的沉默。允许沉默是民主课堂的要求,教师应鼓励积极的有价值的沉默。倘若课堂的沉默是有价值的讨论的前奏,有讨论就有发言。发言会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感到紧张。慎言,就是学生想给众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得到积极的肯定,因此,学生必须花较多一点的时间,仔细斟酌自己将要提出的观点以及语言的表达效果,此时的课堂无声胜有声。外在寂静的沉默里蕴涵着学生积极跳跃的思维和探求真知的欲望,只有经过一番冥思苦想,才有可能形成新的认识。所以深思的“沉默”并不代表教学过程中的“卡壳”、失败,而意味着教师引导的成功,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沉默是金”,教师只需静候佳音,耐心地等待学生在“沉默中爆发”。
通常,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留给学生想象和回味的时间和空间。或许是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或许是经历了课堂教学的高潮,或许是刚刚完成理性思维的探索……课堂上留给了学生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还身处在刚刚经历的教学情境中,体会着自己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此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值得回味的沉默。如果说深思的沉默体现了教学的理性之美,那么回味的沉默则体现出了教学的情感之美,提升了教学的品位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沉默的力量并不比言语的力量弱,沉默也是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形式,在沉默的外表下,学生的思维之花在竞相绽放。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的智慧,使课堂的沉默变得有价值,让学生在沉默中成长,在沉默中酝酿出更多的“金点子”。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