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的分析策略

2015-10-12 09: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胡铁生,广东佛山市教育局
  问题一 应该如何理解与区分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与微课相关的“微”概念?
    随着微课的发展,微课堂、微课例、微教案、微视频等诸多“微”概念迅速升温,这些名目繁多、叫法各异的“微”概念正是当前我国微课热的真实反映。一线教师很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分,掌握其本质特征,以利于开发出符合教与学规律的优质微课。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来区分。①资源构成:是由单一类型的教学资源,如微教案、微课例、微课件、微视频等,还是多种资源有机组成,如微型网络课程。②课程载体:是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和主要呈现方式还是各种资源并存。③运行方式:是单机版的离线方式为主,如微课堂、微讲座、微课例,还是基于互联网可在线共享交流的运行方式(如微课等)。④学习空间:只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学习,还是可以支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⑤学习方式:是以支持传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还是能够实现用户自主学习、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
    综上比较和分析,我们中小学所倡导的“微课”是由多种资源有机构成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的、基于网络运行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
    问题二 微课由哪些资源构成?它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微课的资源构成可以用“非常6+1”来概括:“1”是指微课的核心资源——微型教学视频片段,“6”是指与所教学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相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练习)、教学反思(微反思)、用户评论(微点评)、学习反馈(微反馈)等辅助性教与学内容(如图1)。
    G3X704.JPG
    图1 微课“非常6+1”的资源构成与应用环境
    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具有主题突出,高度聚焦,资源类型多样,应用情景真实,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短小精悍、应用面广,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等特点。在中小学开展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对于实现我国“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资源建设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有效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提升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综合效益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三 “微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资源,“微视频”时间多长最适宜?
    笔者对佛山市两届微课大赛的微课程作品视频时长进行了抽样统计分析发现:87%以上微课教学视频长度都小于10分钟,75%的视频时长在5~8分钟之间,小于3分钟的不到6%,超过10分钟的不到13%。可以看出,中小学微课视频长度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5~8分钟最为适宜。事实证明,这样的微课既能让教师把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学生也能花较少时间学到最关键的内容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心理学相关研究也证明,这个时间长度非常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
    不同性质的学科,其微课视频长度也应该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理科的微课平均视频时长要小于文科。针对不同学科应采取不同的微课设计策略,不应该以一种时长标准来定义微课。
    另外,对于不同的学习对象,也要考虑微课程的视频时长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一般来说,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保持时间不长,微课程设计制作时要形式新颖、尽量短小;而对初高中生、大学生的微课程,由于内容较难则可适当延长。
    问题四 微课的主要开发方式有哪些?一节完整的微课需要包括哪些环节?
    “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两种。①加工改造式,适用于对教师、学校、区域内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进行加工使其符合微课的特点。这样既可继续发挥原有各类资源库的教学价值,同时还可在短时间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微课”资源库。②原创开发式,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根据区域教育教学实际和师生的资源需求特点,通过自主开发、征集评审、项目申报、竞赛活动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发一批新的微课资源库,供全区域内师生共享。
    一个完整的微课程的开发环节,既要包括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同时也包含微课的应用过程,把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开发的微课程才具有应用价值(如图2)。
    G3X705.JPG
    图2 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环节
    问题五 中小学常见的微课类型主要有哪些?
    1.按教学方法来划分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一个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组合而成。同时,微课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教学内容性质划分
    ①“传道型”微课:对应新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②“授业型”微课:对应新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目标;③“解惑型”微课:对应新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
    3.按最佳传递方式划分
    ①讲授型微课: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②解题型微课:针对某个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适合于理科类的学科知识传递。③答疑型微课:针对学科教学中疑难性的、代表性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或解答。④实验型微课:针对理化生等学科的典型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的视频,具有较强交互性。⑤活动型微课:反映学生针对某个具体的学习活动、任务等,所进行的思考、探究、讨论(辩论)的学习情景或过程。
    4.按“微视频”的主要录制方法划分
    ①摄制型微课:通过摄像机、智能手机、网络摄像头等外部设备,对教师及讲解内容、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的教学视频。
    ②录屏型微课:通过录屏软件(如Camtasi a Studio6),录制通过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手写板输入软件等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上的演示内容或讲解操作过程,或者通过交互电子白板、一体机等数字媒体的录制功能,同步录制讲解声音或旁白。
    ③软件合成式微课: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Flash、PPT、绘声绘影、Movie Maker、GIFAnimator等),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短片。
    ④混合式微课: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制作、编辑、合成的教学视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获取的视频素材都要经过一定的后期编辑制作后才可发布。
    5.按使用对象和主要功能划分
    ①教师专业发展型微课:主要为教师服务,通过教师的观察、观摩和反思,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培养出一批具备现代化教育技能的“超级教师”。
    ②学生自主学习型微课:这是微课建设的主流方向,也是微课最基本的功能,上述所列的所有微课类型都应该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
    ③社会大众学习型微课: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某个学科或课堂教学,而是涵盖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开放资源,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与沟通,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实现教育帮扶,构建职业学校公共服务体系,使大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问题六 请推荐几款适合中小学教师微课制作的常用软件
    调查表明,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微视频质量不高,这是由于视频拍摄或录制过程中对视频技术不熟悉或视频技术支持跟不上造成的。因此,有关微课视频的拍摄、制作及编辑技术是制约当前微课质量的一个重要瓶颈。
    微课视频的制作一般要用到视频编辑、音频处理和视频、动画合成等技术,相应的免费软件有:绘声绘影、QQ影音、Cooledit、Camtasia Studio等。这些音视频软件的文本教程和视频教程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方便地找到。在此,向大家重点推荐一款高性能的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6.0中文版,该软件录屏功能强大,主要录制PPT的演示、操作的内容和教师讲解的音频,可选择有无头像,录完后自动生成微课。该软件操作简便,有强大的整合编辑功能,即使你是新手,只要稍微动动手,也可编辑一段完美的教学视频(下载地址和视频教程网址:http://bbs.jxteacher.com/showtopic~672254.html)。
    问题七 中小学微课设计的主要原则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微课设计必须紧扣一个“微”字:一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体现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同时要考虑到微课的完整性,要突出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
    2.微课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课程设计要引入有趣,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适当总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知识,可重点借鉴可汗学院的教学方法、理念和策略。
    3.微课设计不仅要注重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更要体现微学习环境的互动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设计,如提供微课应用过程中的教师反思、用户评论和学习反馈等。
    4.微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微课的应用:是为谁服务的?适合哪种类型学生学习?达到何种学习目标?适合何种学习方式?适合什么时间学习?如在开设微课时,要清楚地告诉学生课程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这些都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说明或引导。
    5.教师要善于把“微教案”转化成拍摄与制作微视频的“微脚本”,把好的微课设计变成主线清晰、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视频拍摄与制作脚本,既便于理清自己的讲课思路和重点环节,也便于视频拍摄和编辑人员的后期加工。
    6.要注意微课的单元整体设计。教师不仅要掌握单个知识点微课的设计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个单元、一个专题、一个学科的微课设计方法和策略,因为只有系列化的微课才能给学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识技能。当前重点要把微课建设的方向从“单一微课建设”转向“单元微课建设”。系列化、专题式、完整性的微课开发是当前微课开发的重点领域。
    问题八 我国正在建设的微课与当前最热门的在线视频课程有何区别?
    可汗学院的视频制作方式非常简单:一台电脑、一个话筒和一套简易的录屏软件,每天利用业余时间把辅导的讲解内容制成教学视频发布到Youtube上,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在国内也广受欢迎。
    我国正在建设的微课与美国可汗学院的视频课程有许多相似之处:核心资源都是微教学视频,且都属于微课的范围,具有短、小、精等特点。但两者的“视频”表现形式却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的微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视频片段,虽然情景真实,但由于信息量太大、拍摄编辑水平不高、交互性较差,适合于教师的课例观摩和教学反思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可汗学院的视频基本都是录屏式视频,所有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都在电脑屏幕上出现,教师选择不“出镜”,而只在“幕后”进行旁白和讲解,并且节奏得当、语言幽默。这种看上去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相对“单纯”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更多关注教学内容的讲授、分析和演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可汗学院比我国微课更有优势的原因在于,它可以提供在线练习、自我评估及进度跟踪等学习支持系统,并提供学习诊断、学习建议、咨询答疑等功能,互动性强。
    国内微课建设要打破从真实课堂教学情景中进行课例拍摄录制的单一方式,开发多种教学视频的录制方式,重点向可汗录屏微课转向,并在学习支持工具和个性化咨询答疑辅导方面有所加强,要提升微课的学习支持功能,而不能仅定位于微课资源的提供。
    问题九 评价一节微课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由于微课建设与应用是有机关联在一起的。一节微课的质量,既取决于其设计制作的水平,还要看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二者的有效结合才是微课质量的综合反映。依据笔者经验,微课的评价应主要从选题设计、教学内容、作品规范、教学效果、网络应用五个维度来考虑,详细指标请参见“中国微课网”(www.cnweike.cn)。
    问题十 微课有没有比较成熟的应用模式?微课的应用前景如何?
    在国外,较为成功的模式是将 微课(在线视频课程)应用于“颠倒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中,并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影响最大的就是可汗学院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微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大规模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成熟模式较少,基本处于应用探索期。
    对于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其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对于我国正在建设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而言,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微博、Facebook等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