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导入艺术的建设

2015-10-07 09: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节完整的新授课,应包括导入新课、新授课和巩固练习这三个基本部分。其中新授课是主体,导入新课是为了引出新课,导入新课虽不是主体,但它却是整节课堂教学 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新课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因此设计好上好导入新课这一部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一、直入主题,把握重点
  所谓“开门见山”是指单刀直入,直切主题,在上新课前,不加以其他环节,由教师直接引出新授课内容。这种导入新课方法的优点是a、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直接明了,简单高效,节约大量课堂时间。 b、可以适时地破题质疑,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开门见山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在许多新知识的传授中经常用到。
  二、上下联系,提升迁移
  数学内容的安排,基本上符合布鲁纳提倡的螺旋式编制,其特点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且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就是逻辑性﹑系统性比较强,新旧知识的关系总是环环紧扣,因此,一个新知识的出现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演绎或推导出来。学生对新知识的接纳也是借助旧知识为跳板去领会新知识。如10个月饼给5给人分,每人多少个?接着有出现5个月饼10个人分。每人多少个?学生会说“每人半个”,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说的“半个”来作为新旧知识的基石去构建桥梁。“复习引入”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的应用,前提是必须有旧知识作为迁移,因此在数学这一知识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会使整节课教学结构紧密。
  三、优化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新课的内容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本堂新课的教学情境,使新课教学开好头。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弱,再加上数学内容在教材上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老师课堂教学中不改进教育方法,总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将在几分肿之后散化,更不用说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将教材上教学内容故事化,让故事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故事的“动听”中学习,让快乐成为学习的情境。因此在教学新课程的导入中用故事导入,让唤起儿童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
  四、设置悬念,使其主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也是教师设“疑”的最重要环节。
  五、游戏使用,满足天性
  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果可以找到一种方法促使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将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我做”,变成 “我要做”,新课改的实践中更应该将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由教师的灌溉转为学生的自我探索,“寓教于乐”是让学生将外部刺激与内心相互作用的最好途径。“游戏导入教学法”不仅能够满足儿童天性,激发儿童兴趣,也能锻炼儿童的团队协作、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更能锻炼儿童的综合能力,使儿童得到多元智能全面发展。
  六、增加条件,创设情境
  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三位数”这一节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在前面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师可以利用下面的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出示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25×15=?”先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学生将会很快算出结果是:375。然后,老师就可以利用“增加条件,创设情景”的方法,在算式“25×15=?”的两个因数前面各添上一个新的数字后,使这个算式变成我们将要学习的“三位数乘三位数”。教师再利用提问:“三位数乘三位数应该怎样算呢?”等富有挑逗性的问题来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加大多媒体使用
  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展现的平台,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声﹑色﹑形﹑动﹑静发生交替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和声画并茂的视屏材料,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教师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优化数学课的导入,节省板面,创设一种动画的教学情景,而且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是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时应围绕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提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发现的素材或情景,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权和选择权,使学生能在新课一开始就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有利于后续学习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的探究性学习,养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梅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四法”[J].吉林教育.2009(14).
  [2] 陈志刚.反思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三离”现象[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Z1).
  [3] 岳赛英.导入的艺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应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10).
  [4] 邱君娅.美妙的前奏——浅谈导入的作用[J].新课程(教师).2010(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