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小学教育论文

新形势下生活德育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

2015-10-04 15: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从2001年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小学德育课程设立为“品德与生活”(小学1~2年级)及“品德与社会”(小学3~6年级)。小学德育新课程在道德观、课程观、学习观上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体现在改变传统的知性德育模式,倡导德育“回归生活”;改变课程的唯知识论,主张德育课程经验论;反对学生单向的德育方式,提倡多向的德育方式等方面。历经十余年,我国小学德育取得了不容置疑的进步,其鲜明的特点是小学德育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但是,德育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可喜,但是反思当前我国小学德育,不难发现其现状仍不容乐观,尚存在许多令人担忧之处。
  一、当前小学生活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 教师对德育走向生活的认识模糊。毋庸置疑,德育应该回归生活,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即知性道德教育模式,导致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差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究竟什么是生活德育?生活和德育的内在关系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在学校的德育过程中并非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对此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当前,人们对于德育走向生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或者仅仅停留在表面。然而,我们必须首先澄清以上问题,深入研究和理解德育生活论转向的理论依据并以此指导德育实践。然而,国内关于生活德育的理论依据、实施原则以及生活德育具体实践设计层面的等等问题研究尚不深入。
  2. 教师在小学生活德育的实践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小学生活德育在实践上形式化、公式化的问题比较突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孩子的学业负担、道德素养、心理健康和身体状况各方面都不容乐观。尽管德育课程改革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但学校德育实践前进的脚步依然缓慢甚至裹足不前。在强大的学业压力下,许多学校和教师有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却难以承载学生考试分数上的压力。不可否认,当今很多教师的德育使命感在教育现实面前变得日趋无力。不仅如此,当今社会功利化倾向依然十分严峻,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往往不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人们呼唤道德,却依旧走着功利化的道路,甚至过着不道德的生活。整个社会浮躁的心理、功利化的态度使得学校德育面临着诱惑,甚至存在迷失自己的危险。
  3. 小学回归生活的德育存在诸多实践上的隐患。有学者指出,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逐渐暴露出一些实践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德育内容泛化、德育过程随意化、德育目的肤浅化。[1]我们的德育是走向了生活,回归到现实世界,但是缺乏对生活与道德深刻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小学许多德育活动只是表面上热闹,很多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的体验、感悟和思考,学生的精神生活还比较贫乏。比如,当下很多小学的德育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学校德育的主题与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当这样的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内心深处是否拥有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孩子是否在德育活动中体验到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带来的幸福感、快乐感和满足感?例如,学生是否意识到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以及为什么人要诚实和善良等。我们的德育要在生活中展开,但是生活德育在实践上缺乏目的性和引导性的隐患,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放任自流的德育是危险的,没有意义引导的德育是没有深度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教育是有意义的,而发展和生长总是在意义的引导下实现的。教育只有通过对学生生活的意义指导,教育本身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2]学校德育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教育,它必须承担起育人的作用。务必引导学生追求幸福、完善道德,满足其精神需要;务必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成长;德育过程中必须传达一定的道德观念,务必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悟到道德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二、关于小学生活德育的三点思考
  针对我国新形势下小学生活德育存在的问题,本人从生活德育的价值定位、内容和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了如下思考:
  1. 对小学生活德育价值定位的思考:小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转向以人为本,社会进步越来越以人的发展状况为价值取向,个体的权利、价值、尊严已越来越多地成了社会发展本身的目标,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也就成了德育人文关怀的应有之义”。[3]小学生活德育的价值突出表现在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真实生命,对人的自由、人存在的意义和全面发展的关怀。小学生活德育要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人之为人以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满足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2. 对小学生活德育内容的思考小学生活德育的内容源于生活。德育的主题和素材来源于学生当下真切的生活。诚信、勇敢、善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道德规范不应该成为抽象的道德知识,这些道德品质原本就是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的,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此外,“教师在时间十分有限的学校教育阶段,把所有的具体美德逐一传授给儿童是不可能的。学校德育的重点与其放在道德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美德的养成上,不如放在一般的道德精神的培养上”。[4]
  3. 对小学生活德育目标的思考:小学生活德育的目标要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培养生活着的有道德品质的人。雨果曾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况,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常规。”我们的德育并不是要培养“圣人”,而是要让我们的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学会做人、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和道德的价值,最终过上有道德的生活。
  三、新形势下小学教师生活德育实践的建议
  1. 树立价值教育观念。德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它承担着引导个体生命成长和道德发展的重任。小学生活德育必须树立价值教育的观念,注重展现个体生命的活动过程和精神价值的实现过程。无疑,教师应该成为学校价值教育的引领者。“生活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供了众多鲜活的场景,赋予他们追寻和发现价值的可能性;同时,生活的不断变化发展,也为价值的选择与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内容”。[5]面对多元价值观的时代,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使学生恪守普遍意义上的道德价值观。
2. 秉承以人为本、生活化、主体性的德育原则。德育要具备人文情怀,关注个体道德情感的培养,关怀人的生命价值、情感需要以及个性。“德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规训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社会的某种要求,达到某种社会规范,而是在于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关切,对美好生活的关切,提升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质量”。[6]德育为了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小学生活德育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体验、情感需要和生命历程,培养生活着的有道德品质的人。“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发生在自身和学生身边的道德事件,善于观察和提炼学生在人生发展及道德成长上遇到的问题,以此作为德育素材,这样道德冲突的情境将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也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行动”。[7]小学德育主体性原则体现在关注人的主体精神上。教师应该成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价值和潜力,凸显学生的个性。此外,强调德育过程中个体的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
  3. 坚持德育的过程本质。当前,全社会都要树立德育实质是一个过程的理念。“过程属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8]德育是一门艺术,是慢工细活。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也是潜移默化的,这是德育的规律之一。急功近利,要求立竿见影的德育是不科学的,也是无效的。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经常反思是否尊重德育的过程属性开展德育活动。在德育的漫长道路上,我们应该“多问耕耘,少问收获”,怀着对道德教育的无限虔诚坚持走下去。
  注释:
  [1]李菲.意义危机下的道德教育困境与出路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12(9):22.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2.
  [3]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2.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9.
  [5]黎琼峰,李辉.改进课堂生活:一种价值教育的思路[J].教育科学研究,2013(2):8.
  [6]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1.
  [7]李菲.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38.
  [8]杜时忠,管贝贝.论德育的过程本质[J].教育科学研究,2013(2):2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