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提倡“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生活开展儿童教育。《幼儿园教育纲要》也充分强调了注重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强调各领域的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强调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教育内容;强调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生活化的美术活动是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绘画经验,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因此,美术活动的内容必须是幼儿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有关事物,把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活动渗透在各个领域的实施中,让孩子用心去感受生活,在最大限度中给予孩子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无论是生成的美术活动或是教师预设的美术活动,都应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亲自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给予幼儿体验美、感受美、表达美的机会。创设多种途径,让幼儿有的放矢,把自己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艺术创作之中表现出来,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
借鉴以上观点我认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应是把幼儿美术的教育目标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绘画经验,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因此,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内容选材必须是幼儿熟悉的,是能够引发幼儿兴趣的。
二、美术材料生活化
《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要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美术活动材料生活化将“美术”与“材料生活化”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们玩着学、学着玩,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例如在班级开放的美术区域活动中,我提供的瓜果蔬菜的横切面,让孩子们利用瓜果蔬菜的横切面当作印章,进行拓印画,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多种的自主创作。除此之外,我还运用毛线、纸条、珠子等生活中常见生活物品,让幼儿进行自由的创作,既引发幼儿对常见生活物品多种使用方法的思考,也丰富孩子们的创作表现手法,并以环境布置的形式展示出来,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区域活动显得更加有趣,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三、美术活动形式生活化
美术活动应走进真实的生活,我们尝试结合季节特征,带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春天到了,带孩子们到小区里走一走,找找“长头发的柳树姐姐”、像“小喇叭”一样的迎春花、还有桃花,虽然孩子们使用的形容词还不十分丰富,甚至有时候表达还有些断断续续,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从活动中体验了愉悦的情感,激起了探索的愿望,也为他们的美术创作积累了经验。
我们还把美术活动大面积地扩展到区域活动之中,孩子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活动。如:在“美丽的春姑娘”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创设了“春天真美丽”的墙面,孩子可以直接在墙上粘贴、画画,还可以选择画柳树,贴柳条,……不仅活动室、小画架可以作为创作的场所,小花园、操场也可以成为美术活动更广阔的天地。当秋叶一片一片从树上飘下来的时候,孩子们对树叶发生了兴趣,我们就设计了“落叶飘飘”的活动,场地就在幼儿园的操场上,报纸、塑料袋挖个洞,成了一件衣服。“怎么样让我们的衣服更漂亮呢?”带着这样的愿望,孩子们到小花园里捡上几片树叶,有的刷上颜料印一印,有的用胶把树叶贴上去,还有的用亮纸和彩带打扮一下。
我们还充分发掘家长的资源,开展了“亲子创意日”主题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生活中各种常见材料制作一件艺术作品参加幼儿园亲子创意展。活动中,家长们积极与孩子一起收集材料,设计制作草图,合作制作等。看着亲子合作制作的作品真让人感动,有的精致,有的粗旷,有的色彩艳丽,有的朴素大方,最难能可贵的是所有的作品都体现了孩子的特点:天真、浪漫、新奇、大胆、率真。
美术教育生活化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幼儿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幼儿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幼儿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最大限度地让幼儿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它让幼儿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地成长,真正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生活。总之,把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融入生活之中,既能很好地调动起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掌握初步的观察方法,又能较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