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者以浙江省杭州市18所幼儿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与访谈法开展了相关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532份,回收率为82%。样本构成见下表。
研究者以自编的《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现状调查教师问卷》为问卷调查工具。本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结合少量开放式、半封闭式问题,从幼儿园教师对早期阅读的认识、阅读材料的投放以及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了解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现状。研究者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此外,研究者同时还对部分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以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对早期阅读的认识
1.早期阅读的意义与目的
统计表明,74%的教师认为早期阅读意义重大,24.4%的教师认为早期阅读有意义。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教师能较正确认识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例如,能帮助幼儿建立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联系,帮助幼儿成为熟练的阅读者,有助于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等。
我们知道,早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幼儿对书面语言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技巧以及初步认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统计表明,65.1%的教师认为早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29.2%的教师认为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5.7%的教师认为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内容与掌握阅读技能更重要。调查结果说明,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最受教师关注。
2.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内涵
早期阅读教育活动旨在丰富幼儿的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经验。〔1〕前阅读经验包括翻阅、制作图书,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三者的对应关系等。前识字经验包括初步了解文字的功能、作用,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方法等。前书写经验包括初步认识汉字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工具,初步了解汉字书写的基本方式等。〔2〕有关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内涵,99.2%的教师认为“早期阅读是指学习翻阅、制作图书,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三者的对应关系”;39.8%的教师认为“早期阅读是指初步了解文字的功能、作用,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方法”;27.5%的教师认为“早期阅读是指初步认识汉字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工具,初步了解汉字书写的基本方式”。调查表明,有两成以上的教师对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内涵有较完整的认识,知道早期阅读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幼儿积累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三方面经验。访谈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将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等同于具有小学化倾向的识字与书写活动,还有一些教师则一味回避识字活动,强调“幼儿园不应教幼儿认字”。
(二)阅读材料的投放
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合适的阅读材料。早期阅读材料可以分为静态材料和动态材料两大类。静态材料主要包括图书、图片、标志等。本调查主要了解图书投放情况,从中分析教师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和态度。
1.图书主要来源
调查发现,班内图书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幼儿园集体购买(占76.8%),二是幼儿自带(占17.3%)。另外,还有自制图书(占4.5%)和其他来源图书(占1.4%)。
从购买的渠道看,从多到少依次是实体书店购买(占75.5%)、网上书店购买(占45.6%)、邮局订阅(占35.6%)、其他(占1.4%)。由此可见,幼儿园投放的图书绝大部分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图书质量比较有保障。
2.图书数量
班级图书总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对图书的需求水平和教师对早期阅读的重视程度。阅读材料充足,每位幼儿都能人手一本,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很大帮助。统计结果表明,班级图书数量“大于40本”的占68.6%,“30~40本”的占15.6%,“20~30本”的占14.3%,“小于20本”的占1.5%,可见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对班级图书数量的保有量问题是比较重视的,基本能保证幼儿人手一本。不过,在访谈中发现,有些图书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幼儿对部分图书并不感兴趣。
3.图书更换频率
统计表明,“每学期”更换一次图书的班级占42.1%,“每月”更换一次的班级占47.4%,“每周”更换一次的班级占8.6%,“从不更换”的班级占1.9%。这说明教师基本能做到定期更换班级阅读区内的图书,但较难做到每周更换。访谈了解到,因为日常工作很繁重,所以大多数教师只能做到每月或每学期更换一次班级阅读区内的图书。
4.图书选择因素
从幼儿的角度看,图书选择的因素应当包含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阅读水平、生活经验、性别差异等五个方面。〔3〕统计表明,42.5%的教师会首先考虑图书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35.7%的教师会首先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17.6%的教师会首先考虑幼儿的阅读水平,4.2%的教师会首先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性别差异。这说明大部分教师会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对图书进行价值判断。
从图书本身的角度看,图书选择的因素包括图书的内容、画面与色彩、图文比例、造型、价格等五个方面。统计表明,54.2%的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图书的内容,21.8%的教师注重的是画面与色彩,9.4%的教师考虑的是图文比例,9.2%的教师考虑的是价格,5.4%的教师考虑的是造型。由此可见,多数教师更在意的是图书本身的内容等内在因素,而非造型等外在因素。
(三)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开展
1.组织形式
教师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无外乎集体阅读活动和阅读区阅读活动两种。统计表明,59.9%的教师会经常开展集体阅读活动,37.3%的教师会偶尔开展集体阅读活动;89.5%的教师会经常开展阅读区阅读活动。不过访谈发现,教师对阅读区阅读活动的指导较少,往往认为“只要幼儿在看书就够了”。
本研究也调查了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师幼共读和幼儿自主阅读的情况。师幼共读是指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一本图书。幼儿自主阅读是指幼儿人手一本图书阅读。统计表明,经常使用师幼共读这一策略的教师占85.4%,偶尔使用的占12.6%,不使用的占2%。由此可见,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师幼共读是教师比较常用的策略,教师一般会结合提问、讲解等方式与幼儿一起阅读一本图书。统计表明,64.9%的教师在师幼共读时会根据图书的画面内容适当增加或删减文字内容,而35.1%的教师会完全照着文字内容朗读。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根据画面来丰富语言内容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图书。
访谈发现,由于很多幼儿园很难做到幼儿人手一本相同的图书,所以在集体阅读活动中让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并不是特别多。当然,部分教师忽视自主阅读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也是原因之一。
2.教学方法
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除了会采用一般集体教学活动通用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讨论法、提问法、表演法、游戏法等外,还会采用图书制作法。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有的教师会与幼儿合作制作图书,以期通过认识、理解、制作、排序和装订图书的过程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阅读技能,丰富幼儿的前阅读和前书写经验。统计表明,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依次为:讲述法、提问法、讨论法、游戏法、表演法、图书制作法。有56.2%的教师经常采用其中的1~3种方法,有7.3%的教师会轮换采用这6种方法。这说明虽然有部分教师在组织集体阅读活动时能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依然有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没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早期阅读教育活动。
关于图书制作法的使用情况,统计表明,75.6%的教师在集体阅读活动中会偶尔使用这一方法,16.6%的教师会经常使用,7.8%的教师基本不使用。61.7%的教师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图书制作,17.4%的教师会让幼儿分头完成各自的任务,再集体装订。访谈了解到,因为图书制作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制作的周期较长,且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较繁琐,所以大部分教师只会偶尔使用这一方法。
3.教学辅助设备
统计表明,多数教师会在集体阅读活动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如计算机、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VCD机、DVD机等。54.5%的教师经常使用这些教学辅助设备,43.2%的教师偶尔使用,2.3%的教师基本不使用。现实中许多教师会以多媒体课件代替图书开展集体阅读活动,认为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当然,幼儿园经费有限,无法做到幼儿人手一本相同的图书也是重要原因。
三、讨论及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认识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能力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师大多比较重视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但是部分教师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并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1.明确早期阅读的目的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起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初步掌握阅读技能。让幼儿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帮助幼儿为成为熟练阅读者作准备,这正是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
2.早期阅读不等同于机械识字,也不拒绝识字
有许多教师分不清“早期阅读”与“早期识字”的区别,有些教师将早期阅读等同于机械识字,导致了早期阅读的“小学化”倾向。事实上,早期阅读旨在帮助幼儿积累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经验,它重在帮助幼儿开阔眼界,促进幼儿语言、思维、想象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化能力的发展。早期阅读的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可以是文字材料、图形、标志、标记等内容,可以通过阅读、识字、书写和制作等形式展开。
访谈发现,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回避识字活动。其实,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早期阅读是在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之间架设桥梁,一味回避识字是不正确的。供幼儿早期阅读的图书不同于成人阅读的图书,它主要是以大量图片和少量文字构成的图书。教师可以借此帮助幼儿建立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文字,熟悉文字,为其到学龄期真正开始识字作准备。
(二)选择与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
访谈发现,多数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但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仍存在许多误区。如幼儿园虽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但部分图书的质量仍有待提高;有的班级图书一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才更换一次,等等。选择与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对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
1.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
教师不仅需要对适合幼儿阅读的材料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而且教师本人也要爱阅读、会阅读,从而为幼儿选择他们既感兴趣又对其健康发展有益的阅读材料。
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既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以及阅读水平、性别差异等,又要关注阅读材料本身的内容和质量,不要盲目跟风,要选择性价比较高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内容应兼具知识性与情感性。早期阅读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教师选择阅读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借助阅读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更应考虑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感。因此,阅读材料要突出审美性,以给幼儿带来美的熏陶。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适当考虑图画风格的多样性,以便让幼儿在水粉画、水彩画、剪纸画、水墨画等不同风格的阅读材料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2.投放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类型应当多样,无论是作品题材还是制作材料,都不可过于单一。例如,教师应当在阅读区投放常规图书,也可以投放口袋书、连页图书、活页图书、特别造型图书、操作练习书(供涂色、粘贴用)等形式多样的图书。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制作照片书、绘画书、立体书等,制作完成后放在阅读区供幼儿翻阅。此外,生活中的很多材料,如地图、门票、广告纸、说明书等,也都可以投放到阅读区,供幼儿自主阅读。
阅读材料的定期更新也很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阅读兴趣定期更换图书,这样既能持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又可为幼儿的持续、深入阅读创造条件。
(三)重视阅读区的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
阅读区是设置在幼儿园活动室中供幼儿自主阅读图书的专门区域。阅读区的环境创设除了有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外,更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阅读区,投放丰富的阅读材料,并及时给予幼儿适宜的阅读活动指导。例如,教师可以在阅读区与幼儿坐在一起阅读,可以各看各的,通过教师的认真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又如,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四)有效开展集体早期阅读教育活动
开展集体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要注重前阅读、前识字与前书写活动的相互渗透,前识字和前书写活动的目标可以在阅读活动中实现。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阅读图书,与幼儿讨论图书中相应符号的意义,并归纳图书主题,围绕图书主题进行相关扩展活动。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分析符号的含义,讨论符号的特征和用处等,也可以开展与书写有关的操作性游戏。
教师还可以将师幼共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建议教师采用幼儿自主阅读在前,师幼共读在后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先熟悉阅读内容,教师借此了解幼儿的已有阅读水平。当然,也可以采用师幼共读在前,幼儿自主阅读在后的活动形式。师幼共读在前,有为后续的幼儿自主阅读搭建鹰架的作用。教师可以提示阅读的重难点,组织幼儿精读、细读重点画面,引导幼儿深入观察,深入阅读。教师还可以请幼儿自主阅读图书的前半部分,或师幼共读前半部分,然后请幼儿预测、推论后续故事的发展,并引导幼儿在后续的自主阅读中探究、验证,以进一步体会阅读的快乐。
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育质量。除了使用常用的提问法、讲述法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图书制作法和游戏法等,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充分阅读图书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与图书内容相关的表演游戏、猜谜游戏、拼字游戏等,或组织幼儿自制图书。自制图书的种类可以多样化,如大图书、口袋书、连页图书、活页图书、树叶书等。教师可以将幼儿制作的图书布置成“图书展”,邀请其他班级幼儿来参观、分享,还可以将幼儿制作的图书内容通过情景表演、讲故事等形式表现出来,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当然,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帮助幼儿充分理解阅读材料是最重要的教育目的。
科学利用教学辅助设备,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目前教学辅助设备已经被广泛运用到集体阅读活动之中,很多教师会运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图书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视觉和听觉符号将直观生动的画面展示给幼儿,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幼儿不太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放大、定格,有助于幼儿的观察与思考,从而更好地加以理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集体阅读活动中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甚至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图书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事实上剥夺了幼儿自主翻阅图书的机会。亲手翻阅图书,有助于幼儿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幼儿可以借此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内页和封底等;掌握逐页翻阅的技巧,知道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图画故事要一幅接一幅按顺序去看;要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阅读图书,等等。因此,教学辅助设备的使用应掌握好度,以免剥夺幼儿自主翻阅图书的机会。考虑到同一本图书大部分时候难以做到幼儿人手一本,在集体阅读教学活动结束后,可将这本图书再投放到阅读区,供幼儿继续自主轮流阅读,以加深幼儿的阅读理解。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5.
〔2〕夏燕勤,邹群霞.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5.
〔3〕张燕子.幼儿的图画书阅读特点与家庭的阅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