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园的故事教学的方法

2015-07-28 17: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语言方面的发展目标中指出:“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其教育建议是:“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等,可见故事教学在幼儿园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的研究也发现,3~6岁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期,而幼儿阶段的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故事作为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故事还能较好地应用于其他各项领域,如社会、科学等,能把深奥的、抽象的人生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能将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所以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 故事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故事教学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幼儿时期正是行为习惯养成与建立的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非常必要。但一味地说教势必会引起幼儿的反感,而通过有趣的故事和优秀的经典故事来教育幼儿,规范孩子的行为,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笔者通过《诚实的列宁》、《狼来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优秀故事来教育幼儿从小要诚实,不说谎;通过《漏嘴巴的小弟弟》的故事教育小班幼儿要学会好好吃饭,不撒饭粒;通过《金色的房子》、《拔萝卜》、《老婆婆的枣树》等故事来教育幼儿要团结友爱,知道集体的力量大;用《龟兔赛跑》的故事教育幼儿不能骄傲,也不要气馁,坚持就是胜利等。
  2.故事教学培养了幼儿的各种能力
  幼儿在故事教学中不仅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丰富了语言,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想象力,同时,通过大胆地讲述活动及表演形式,极大地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给了每个幼儿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如我在组织幼儿表演故事《小羊和狼》中,幼儿就把狼的凶狠、贪婪,小羊的弱小无助,以及小花猫、小黄狗、白马、大象的勇敢、智慧及乐于助人,大胆地表现了出来,幼儿也从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锻炼,各种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与爱好
  对幼小的孩子来说,童话故事是幼儿接触较早的也是其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可以说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好的故事不仅给孩子以愉悦、以享受,优秀的经典故事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让孩子受益一生。如《龟兔赛跑》中骄傲的小兔,《猪八戒吃西瓜》中贪吃的猪八戒,以及《阿里巴巴》、《神笔马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这些优秀故事里的人物或动物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从而使他们自觉地产生对文学的向往,对文学作品产生初步的印象,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二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好故事教学活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发展水平,结合幼儿园故事教学的特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培养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兴趣和续编故事、表演故事的能力,弥补幼儿讲故事声音小、词汇量少等不足之处。在幼儿园的故事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实践,采取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故事教学活动。
  1.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与听录音故事相结合的方法
  在故事教学中,由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比单纯地让幼儿听录音机里的故事的效果要好得多,更能引起幼儿对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述中,要充分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抑扬顿挫的声音及较为夸张的身体动作,将幼儿带到故事的情境中,让幼儿自然地领会故事要表达的知识内容和思想感情。但故事教学要求幼儿安静地倾听故事,所以,培养幼儿耐心倾听的习惯,能完整地倾听录音故事也很有好处。听录音机讲故事可以让幼儿听得认真、仔细和完整,另外,录音故事的语言比较规范,对话的声音有变化,易于幼儿学习。所以,在故事教学中,我一般都采用第一遍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在活动快结束时,让幼儿完整地倾听录音机讲故事相结合的方法。
  2.采用看图讲述与课件演示相结合的手段
  看图讲述能让幼儿学会认真观察,比较清楚、细致地看到画面中的细节。此外,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提问,能引导幼儿不断地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启发才智,拓展视野,促进幼儿思维,丰富幼儿词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传统的看图讲述故事有很多的局限性,因为图片是静止的、呆板的,不容易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随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通过课件的演示,像播放动画片似的进行故事教学,让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有趣的情境,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视、听、讲结合的方法,更好地满足了每个幼儿想说的愿望。如我在讲述故事《想吃苹果的小老鼠》中,就采用了图片与课件相结合的方法,先依次出示小鸟、小猴、大象、长颈鹿、袋鼠、犀牛、海狮等小动物图片,让幼儿初步认识这些动物的主要特征,在每个动物图片出示后,紧接着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它们的本领,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图片认识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手段,在故事教学中效果非常明显,是幼儿较为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
  3.复述故事与表演故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复述故事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幼儿通过复述故事掌握故事的情节,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但复述故事的形式较为单一,影响了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大胆地想象和创编,而故事表演则一直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它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规范的口语练习机会。表演故事时若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引领与渲染,会使幼儿的表演更加身临其境,兴致盎然。为了让幼儿充分自如地表演故事,我一般先复述故事,在熟悉情节后,接着学习对话和身体动作,再让幼儿分角色进行创造性地表演故事,而我也参与其中,或作旁白或充当其中一角色。如表演故事《狼和小羊》、《三只蝴蝶》、《三只羊》、《小山羊和小老虎》等,都采取了复述与表演故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4.家园密切配合,促进讲故事比赛活动的开展
  为充分提高幼儿讲故事的积极性,可在班级里定期开展“故事大王”等讲故事比赛活动。如先采取让幼儿自愿报名的方法,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意愿选择故事,并加强练习,然后教师再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的一轮“故事大王”评选下来,参与讲故事的幼儿会进步很快。同时,也能带动一些平时不爱说话、讲故事能力较差的幼儿,积极地参与到讲故事比赛活动中。这样,家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了幼儿对故事教学的兴趣和讲述故事的能力。
  总之,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教师要悉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故事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故事教学中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并学会讲述故事和大胆表演。在有趣的或者优秀的故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