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在课程意义探索与叙事研究中的教学方式

2015-07-16 0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从“九五”开始,侨谊幼儿园致力于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研究,至今已经形成了幼儿园人格教育特色,为使幼儿园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我们不断审思幼儿人格发展课程,在前行的路上,通过课程意义探索和叙事研究,回归课程的基本原点,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推动课程的长远发展,促进儿童生命健康地、个性地、和谐地生长。
  关键词:幼儿人格 课程 叙事
  幼儿教育承载着儿童生命的张力和诉求,因此我们的教育任务应该是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基本逻辑,努力站在最有利于儿童生命成长的立场上,在真实情境中和儿童一起建构幼儿园课程。从“九五”到“十二五”,我们不断探寻着幼儿人格发展课程的本意与内涵,研究至今,我们以“促进人格发展,奠基幸福人生”为课程核心,强调幼儿作为完整生命体的蕴育,选择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以“真实、向善、唤醒、互动、多元”的体验为实施途径,来成就幼儿“健、悦、智、美”的和谐发展。
  一、尊重儿童特性,回归课程的基本原点
  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式,他们如同一棵等待被唤醒的“小树苗”,需要我们尊重其自然性和内源性,重视其内在生长力,为其成长创造适合的条件和环境,以唤醒的方式激发潜力,解放内部心灵,促使儿童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全面觉醒,以实现生命的自觉建构。
  幼儿人格发展课程的基本原点,就在于尊重儿童的成长特性,激活和唤醒儿童内源性的能力。我们营造宽松愉悦的情境,关注知识经验获得的过程,赞赏支持好奇和探索,唤醒儿童对求知的渴慕。我们带给孩子更多向上、向善的积极影响,还原社会的美好,人性的纯真,唤醒儿童对真善美的敬仰。我们更多地关注人类发展与人性成长的规律,汲取整个人类文明的智慧与涵养,唤醒儿童对自身的关注、对人生的思考、对自我成长的追求。  
  二、挖掘人格原动力,促进课程有效实施
  在幼儿人格发展课程的长期探索研究中,我们依托本土文化,以幼儿健康人格发展为核心和目标,通过设计课程、生成课程和整合课程,形成了颇具人格教育特色的课程文化,形成了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关注兴趣,优化人格发展课程内容
  基于对幼儿的理解,我们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所在,顺应幼儿的天性,引入一系列源源不断、生动鲜活的主题与活动,将它们融入幼儿人格发展课程,如:主题《杜鹃花节》《开心农场》《小鬼当家》等。每年园花——杜鹃花开放时节,我们就举办杜鹃花节,让孩子来策划自己的节日,设计自己的方案,让孩子体验做小主人的愉悦感。最具人气的“开心农场”,让孩子变身为“小园丁”,开垦山芋和南瓜田、搭建蔬菜大棚、创设无土栽培角、参与杜鹃花花园的养护等等,同时,引入创意盆栽的园艺设计,让孩子每天享受种植与饲养的乐趣。而“小鬼当家”更是让孩子大展身手,他们尽情地尝试烘焙与烹饪,每天都发布着创意十足的儿童菜肴……自主、愉悦的活动氛围,让幼儿投入、专注。
  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由于教师对儿童精神的理解,对幼儿兴趣的把握挖掘,幼儿人格发展课程变得引人入胜、精彩纷呈,它使幼儿真正处在一个自己的需要、兴趣、潜能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世界里,而课程也朝着一个“有意义”的方向发展和延伸。
  策略二:强调体验,凸显人格发展课程特质
  当下幼儿园课程,我们都重视回归幼儿生活世界,然而回归儿童生活世界到底指什么?就是让幼儿真正去亲近自己的生活,真正感受到自己生命成长的有力脉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幼儿切身体验。在《指南》的引领下,我们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支持幼儿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将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引导幼儿生动、主动、充实的发展,真正体现课程随着幼儿的行动而发展。
  在侨谊幼儿园搬入新园区时,我们第一个主题就是《我的侨谊,我的家》,我们在课程行进中发现花朵造型的新园区,迷宫般的格局常常让外来的成人迷路。老师多次带着孩子们在两万多平米的空间一路走一路介绍标记,孩子们没多久对此失去了兴趣,无法独立辨认方向。带着反思,老师迅速采取自主体验方式。于是班里的“寻宝游戏”开始了,老师告诉孩子们“维尼熊”在美术创意室展示柜的第三层,“彼得兔”在多功能室的长城壁画下的积木堆里,“功夫熊猫”在音乐室的琴凳里……一个个寻宝小组出发了,每个小组都迫不及待地奔出教室去寻宝,他们或是商量,或是问路,一个个小组在自己的努力下找到了的宝贝。回到教室,他们在记录单上画出寻宝线路图,于是楼层的概念产生了,关键的画面、色彩或物品成为了认路的重要标记。当大家都赞叹侨谊孩子的空间记忆能力时,当孩子收获勇敢、大方、细心时,我们老师清晰地认识到:课程设计、实施中要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必须更新观念,超越传统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真正关注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行动与思维,关注幼儿的体验和感受。
  策略三:唤醒情感,彰显人格发展课程文化
  我们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将会为孩子的人生创造精彩的故事、呈现伟大的行动、带来生生不息的力量。我们在实施人格课程的同时,加大对情感的关注,提出“唤醒孩子的美好情感”的目标,在孩子幼年期播撒诚实、善良、感恩且富有爱心的情感种子,培养幼儿“爱长辈、爱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我们在《我是小主人》主题中,引导孩子学习礼仪,鼓励孩子做小主人,用热诚、谦和的待客之道接待省内外的客人,放手让孩子与人交往。在《感恩的礼物》主题中,我们从“情”字入手,让孩子怀揣着对妈妈的爱,为妈妈洗脚,引导幼儿崇尚孝道,尊敬爱戴父母,激发感恩情感的衍生……
  侨谊的教师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渗透到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中,用侨谊人格文化引领教师课程行为,坚持以人格育人格,以情育情,让幼儿 园课程文化的精神在教师的课程行为中展现,让幼儿在生命的感动中成长,为营造一个充满爱、充满和平、充满和谐的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策略四:支持个性,展现人格发展课程魅力
 幼儿期正是孩子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境对不同的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特有的方式去反应。我们在幼儿人格发展课程实施过程中,以维护幼儿心理权益为宗旨,珍视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在课程中通过情境暗示、移情训练、亲身体验等方式,开展情感辅导、交往辅导、体验辅导等活动,搭起教师走进孩子心灵的“桥梁”。
  说起梦想,人人有,但是你很难想象到,一个意义非凡的“足球梦”来自于一位“与众不同”的男孩。老师到现在还深深地记得:开学第一天,躲在父母身后,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孩子,他总是躲藏在阴暗角落,不愿交朋友,不愿运动,看着他弱弱的眼神,小小的身躯,老师唯有心疼地把他抱在怀中……于是,老师暗暗决定:让孩子走出禁锢的小天地,自信地跑起来,相信这个改变,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于是一个人的特别课程开始了:寓意深远的故事,老师为他轻轻吟诵;游戏区里,老师总是他最好的玩伴;做操时,老师总是牵着他的手,给予他最坚实的力量;甚至老师曾经抱着他、搀着他奔跑在绿茵场上踢球。整整三年,奇迹发生在毕业典礼上,孩子站在舞台上,坚定地说“我想做一名足球运动员”!一个令人震撼的梦想,让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动容,我们不得不说,这种课程的价值与意义是积极的、深远的。
  不仅如此,支持孩子的与众不同,也是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对孩子一百种语言的解读和个性引领。对我们而言,幼儿的行为、教师的思想,是课程文化的折射,幼儿人格发展课程如同一颗“精神胚芽”,它引领着我们尊重每个孩子,视形形色色的孩子为人格上的平等;它支持着我们追随着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智慧地扬长孩子珍贵的个性;它更用其独特的文化引发我们用幸福的感受唤醒孩子的生命成长,这就是“与众不同”所给予课程的魅力所在。
  三、立足教育叙事,推动课程的长远发展
  随着课程实施的深入,教师的自主反思显得尤其珍贵。在人格发展课程实施中,我们倡导教师进行自主反思,并将反思的情况进行叙述、总结乃至提升,以文字表述的方式形成一份相对完整“叙事”报告。其内容可以是针对游戏、生活、环境资源、师幼互动等一切发生在课程中的故事进行的反思、感悟和调整。  
  叙事作为一种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有效工具,对教师的成长和课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份份鲜活的叙事报告,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教育事件,不仅让老师们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再次反思,还让课程实施中迸发出来的“实践智慧”得以长期保存,为更好地实施课程提供经验和支持。我们还以“叙事”的方式让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研究人员之间进行多角度对话,聚合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视野,弥补理论与实际之间的鸿沟,共同解决问题,以此来改进教育实践,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叙事是对幼儿人格发展课程的一种意义表达,是促进课程发展、使课程永葆生命力的有力支持。
  课程实践的过程是一个面对问题和挑战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思考和创新的过程,在前行的路上,我们开启润泽儿童生命的课程实践之旅,通过回归课程的基本原点,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推动课程的长远发展,不断提升课程的价值与意义,促进儿童生命健康地、个性地、和谐地生长。
  (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幼儿园)
  【参考文献】
  朱家雄:《黄绿相间的银杏叶》,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