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浅谈微课在幼儿园新型教学模式中的运用方法建

2015-07-16 08: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教育应走在时代的前沿。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微课是在微时代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一种5-10分钟的微教学活动,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信息化教学精心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化解某个知识难点或展示重点教学环节,从而有效调动学习者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下面以一节大班的科学活动《好玩的影子》为例,剖析一下微课是如何在幼儿园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实现小转身的。 
  一、教学准备小转身,教学目标更明确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而教学准备是教学过程完整顺利执行的有效保证。它包括教学目的准备、幼儿情况准备、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心理的准备、教学过程的准备及教学评价的准备六大方面。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影子》是一节倡导幼儿在探索与实践中发现光与影秘密的操作实验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可操作起来,教师要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如:幼儿要有户外阳光下踩影子的经验,提供幼儿现场进行操作的操作材料:透光幕布、短焦投影机、长焦投影机,提供距活动教室不远的一间暗房,用于进行课堂教学前的光影探索实验……还需要其他老师配合关灯、开灯,调节活动室光线强弱,教学效果达到了,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微课的及时出现,精简了繁琐的教学准备项目,除了幼儿操作材料是必备的物件,其余均可让微课视频《好玩的影子》来代替,老师精心布置实验场景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微课活动仅5分钟的视频同样激发出了孩子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声图并茂的形式,形象直观的视频动画感受,既让观者明晰了光影的原理,又帮助教师实现了教学活动目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教学设计小转身,游戏主题显特色 
  科学活动的教学设计不外乎观察、比较、探索、实践等环节,可引导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去带着问题观察、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这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没有老师的一番事先精心策划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幼儿的思维、感知能力的发展是受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影响的。如:老师课前要带领幼儿进入暗房操作,预先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为下一步在课堂上探究光是直线传播的做铺垫;接着,教师请幼儿运用手电筒为手里的小兔头像变出影子来,同时老师还要为幼儿变魔术,以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投放出来的小兔头像影子和老师的小兔头像影子的不同之处,从而理解光学的透光原理。教学设计中,场地上的透光幕布、投影机布线等设备占据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教师的引导也浪费了不少孩子们自主探究的时间。 
  微课的出现,把不能变成可能。以往的一些教学设计,完全可以被5分钟的微视频取代,老师在活动前设置了一个引导幼儿观赏微视频的游戏场景,孩子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就会跟着微视频上语音的提示和引导,进入主动探究的角色中,如:播放的微视频中首先是带领幼儿复习巩固了影子的产生的场景,接着通过一系列动画引导,带领幼儿参与光的穿透原理小实验,探究如何使小兔头像的影子上出现眼睛;当视频中出现为小兔画眼睛、粘贴眼睛及用剪刀剪出眼睛等方法时,幼儿已经在主动拿起老师适时提供的操作材料,开始实践和探究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让小兔头像的影子出现。仅5分钟的小视频,就解决了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主动发现的问题,为孩子们赢得了下一步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三、学用结合小转身,家园共育同创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微课有效促进了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微信作为微时代的传播工具因其便捷、实时而为大众所接受,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可以发布一周食谱、天使宝宝名单、一周活动重点,同样也可以给家长发布微课视频。点击幼儿园微信号,幼儿园发布的微课视频尽收眼底,家长既可以了解到幼儿园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及时给孩子进行复习巩固;也可以弥补幼儿因请事假或病假而耽误的集体学习机会。当家长与孩子共同观赏手机上微视频,进行亲子操作练习时,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也得到了增强;幼儿与家长在微课视频引导下共同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既发展了情商与智商,又提高了自信,家园共育工作也会因此上升一个新台阶。 
  四、教学反思小转身,微课产生大效应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还激发出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积极性,让老师们的课堂效果真正实现了事半功倍。 
  每一节成功的教学活动过后,教师们反思教学的主题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与课前设想的是否相符合,如何改进等等,而微课为老师们带来的却是课前的反思,如:观察幼儿观摩微课视频的反应与规律,提前设置随机教学预案,及时改进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趋完美。微课科学活动《好玩的影子》两次出现在教学准备及教学活动过程中,第一次的播放是在一个游戏场景中,孩子们情不自禁跟着视频进行操作小实验,获得光与影的初步体验;而当孩子们带着问题,进入到老师预先架设好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另一个高度的光影探索之时,微课视频的再次播放,会把幼儿的思路引领至什么领域呢?再次播放的时机放在什么地方最为适宜?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微课播放,教师们的教学提前反思成为可能,为整个教学活动激发更大的效应。 
  微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仅是一种尝试,但它却真真切切为老师教学方式、幼儿学习方式、家园配合方式的提升提供了较大的帮助:老师们运用微视频,省却了繁琐的课前准备,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提升了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孩子们看到的微视频不仅好看有趣,更有动手操作的小实践让自己主动接受挑战;  家长们从微视频上不仅了解了教师引导幼儿认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更深刻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微课教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一个小小的尝试,让教师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收获的甜蜜;体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翻转效应。教师之间、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将会有力推动微课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