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在当前的教育行业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并且在未来的教育中也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学前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入学前儿童,年龄从3—6岁不等,教学目的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全方面的发展,激发幼儿的智力,有利于孩子们的长远学习和发展。所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要跟进,以便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当前社会对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已经不仅仅体现发展幼儿的智力方面,还包括德育、体育、美育、饮食健康、身心健康成长等全方位的教育和保护。基于这个背景,社会上很多幼儿园教师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幼教的要求,所以很多学校开设了有关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学前教育相关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更重要的也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个更专业的服务。那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需要在学校的学习中学到什么,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首先,学前教育的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学生以后都是要走向社会为孩子服务的,面对当前社会越来越功利化、商业化的形式,学生应该保持初衷,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教师来讲,教育生涯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学生,但是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讲,尤其是幼儿时期的孩子,这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尤为深远,每一个孩子后面都是一个家庭,所以学前教育的学生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强烈的责任心,这是要排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之前的。
学生强烈责任心的来源还是教师,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之上时时刻刻提醒学生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思考和训练。锻炼学生的问题诸如假设有一个调皮的小朋友把另一个小朋友打哭了怎么办?如果孩子午休起来以后有一个小孩发烧了你该怎么办?教小朋友唱歌别的小朋友都会了,只有一个不会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标准的答案,每一个学生都有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就可以让学生在下面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这样他们就能通过交流,发现自己考虑的欠缺在哪里,还有那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专业知识素养。专业知识素养是学前教育的教师在工作过程当中使用最多的一项能力,这种专业素养包括的只是种类有很多,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幼儿的保育学知识、弹唱跳画和通识性知识,此外还包括环境创设和利用、日常生活常识、游戏的组织和领导、学生的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等等各个方面。所以学前教育的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学习任务也是很重的,但是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这些知识虽然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泛,但是学生进入工作以后这些内容仍然是不够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过程当中,多将课本内容与实际幼儿教学场景相联系,这样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游戏的组织和引导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要将组织引导幼儿活动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教授给学生,在学生掌握了以后,通过实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组获得不同的课题任务,例如有的组的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有的组的任务是组织幼儿园的孩子们演一场话剧,有的组的任务是组织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一次公园踏青等等。通过这种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已经将自己置于一个实际的场景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在这种讨论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到别人更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手段。经过分组讨论以后,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方案,在课堂上就方案进行点评,另外进行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提问。这样的方式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实际处理能力。
最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和儿童进行沟通,同时也要学会和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即使在教学活动中保持时刻的警惕和高度的责任心,仍旧有可能在教学活动中发生各种小意外,比如孩子之间打闹嬉戏出现的碰撞擦伤,如果教师能在平时做好与家长的互动和沟通,及时汇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那么在出现这种小意外的时候,家长就可以通过联系以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充分理解这种情况。但是如果不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等出现问题再向家长反映,很可能出现家长一味的指责老师没有做好看管和保护的工作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如何与家长之间良好沟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态度不卑不亢。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学前专业的学生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一味的想要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家长的各种要求,家长的要求往往是主观的为了自己的孩子,但是教师的责任是照顾到每一个上课的孩子,所以,在与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应该时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立场,与家长进行理性沟通
第二,及时与家长反映孩子的日常表现,特别是性格比较活泼,比较调皮的孩子。一方面,经常像家长反映孩子的表现会让家长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获得了足够的关注,也让家长觉得教师很有责任。另一方面,一旦学生在学校出现磕磕碰碰或者打闹的问题的时候,家长也会理解这种情况,不会一味指责老师没有看管好孩子。
第三,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技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家长在和老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肯定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在表达的时候应该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反映学生表现不佳的方面,态度上要诚恳,不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在批评自己的孩子,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成长和进步。比如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性格比较自我,难与其他孩子相处。老师在向家长反映情况的时候,可以说:“孩子很聪明,学什么都很快,所以班里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但是一起玩的时候孩子总是把所有玩具自己玩,不让别的小朋友碰”。教师在描述的时候先表达对孩子的肯定,然后再把客观事实表述给家长,让家长自己分析利弊。并且教师在表述的时候尽量不要掺杂个人的主观推测,只描述客观存在的事实,让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就避免了家长觉得教师是在批评自己的孩子的情况。
综上所述,关于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学应该着重向提高教师的全面教学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并学会与家长之间良好沟通这几个方面进行。
作者:张文明 来源:南北桥 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