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语言课程体系教学策略

2016-07-04 18: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语言教育一直是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的一个单独内容,3-6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与敏感期。要想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开发好幼儿的语言智力,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因此,高等师范院校一定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语言课程体系的构建,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实现培养目标。

 

  一直以来,幼儿语言的发展都是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中一个单独组成部分,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把语言单独作为一个方面进行阐述。而且,幼儿园的所有教育活动,绝大多数是靠语言的支撑才完成的。可见,语言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3-6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与敏感期,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开发好幼儿的语言智力。

 

  在幼儿园里,教师的语言是孩子们的模仿对象,教师的语言素养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因此,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语言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前教育专业语言课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目前,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语言类课程一般包括大学语文、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幼儿文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等。学前教育的每个领域都贯穿了语言教育,语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势必会影响其他领域与其他学科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在落实语言课程的时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从学生方面来讲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素养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运用语言的能力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一些学生方言较重、词汇贫乏、病句较多,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不能很好地即时演讲、辩论,等等。有学生认为,语言类课程没有必要作为重点,自己已经说汉语很多年了,没有必要再进行专门的训练。这些,都会使得我们落实语言类课程的时候困难重重。

 

  2.从教师方面来讲

 

  (1)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部分教师在讲授语言类课程的时候,年复一年地使用旧有课程内容,即使有所创新也没有做到真正与时俱进。比如,大学语文与幼儿文学两门课程,大部分教师只参照教材讲授名家作品及诗词歌赋、只参照教材讲授很多年前的儿歌和文学作品,而没有关注当今社会文学发展的风向,没有把当今社会中一些最新的、前沿的、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融入教学中。虽然他们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使得教学和社会脱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2)课程内容没有充分体现专业特色。

 

  学前教育专业有非常明显的专业特色,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其专业特色,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目的。但是,有一些课程在落实的时候却忽略了其专业特色。比如,大部分院校在开设《普通话与教师口语》的时候,只是单独开设《普通话》课程,而忽略了《教师口语》课程。其实,普通话教师口语是意义不同的两个概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普通话水平以外,还应该注重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运用教师语言。学前教育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它所面对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群体,即3-6岁的儿童。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院校往往强调普通话而忽视教师口语,这说明他们没有深切领悟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机会偏少。

 

  大部分语言类课程教学中,主要是由教师完成的,虽然在教学中,也有一些实践环节,但是作为技能类课程,语言类课程的实践环节还是太少了。语言类课程除了要加大课上的实践环节外,课外的实践也不可缺少。

 

  (4)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完成作业、取得好成绩的层次,没有达到我要学我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的高度,这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关。

 

  3.从学校方面来讲

 

  (1)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时安排不够合理。

 

  部分院校在落实语言类课程时存在偏见,要么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加大其他理论课程的安排,忽视语言类课程,把语言类课程划拨到选修课程中,可选可不选;要么在实际教学中学时安排不够多,只注重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的练习。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方面存在问题,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语言类课程,更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语言课程体系教学策略

  (2)语言教育类师资比较薄弱。

 

  教师和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语言类课程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学校忽视语言教育类师资的引进与培养,使得语言教育类师资比较薄弱。师资力量薄弱,我们就难以充分利用和开发语言教育资源,难以提高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3)语言素养的提高缺乏系统性与反馈机制。

 

  一个人的语言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通过多年的积累、不断的学习与练习才能形成,它与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自身素养是息息相关的。但是,我们在落实语言类课程的时候,还仅仅停留的教授课程的层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缺乏系统规划、评价与反馈。虽然有些院校设置了一些口语技能类课程,但是在真正落实的时候是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缺乏对学生的监督、评价、总结,这些技能类课程也没有实现应有目标。

 

  二、学前教育专业语言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不论是高校的老师也好,还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好,都要树立正确的语言类课程教育观,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讲授与学习语言类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学生要利用在校几年的时间合理规划,将语言素养的学习与积累贯穿自己学业的始终,目的是深厚语文基础、提高普通话水平、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师口语技能,进而提高语言素养与职业素养。老师不能只是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上,而应该进一步思考与实践如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与职业素养。

 

  2.构建合理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及语言类课程群

 

  语言类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高校在制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时一定不能忽视语言类课程的重要性,不能把语言类课程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在制订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时,应专门设置语言类课程模块。在语言类课程模块中,我们要为学生开设一批既能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学生又感兴趣的语言类课程群,如幼儿教师口语技能训练、故事讲述技巧训练、朗读与朗诵技巧训练、表演与主持技巧训练、剧本表演、家园沟通技巧,等等。

 

  3.构建高效的学前教育专业语言类课堂与课外活动

 

  (1)利用多种手段,多渠道搜集信息,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我们要从学生方面、从幼儿园方面、从社会方面了解课程的不足,从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出发,不断改进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还可以聘请专家或有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为学生讲授国内外语言教育的新动态、讲授语言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搜集社会中关于语言教育的最新信息等,让语言类课程更加立体、更加饱满。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形式组织教学。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做不到吸引学生了。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旧有的教学手段,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与形式组织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谈话、演示、表演、竞赛、辩论等途径学习新内容、掌握新技巧,并从中发现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3)加大课程的实践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知识不是最终目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学以致用。因此,课程的实践远远比理论的讲授要重要得多。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算不上真正的课堂;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只能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新课改以来,无论是国家也好还是学校和老师也好,都在强调学生的学生方式需要发生改变,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除了学生要主动学习外,教师也要在课堂与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学生语言素养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完成教学活动、实现培养目标有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核与评价。语言类课程属于技能课程,技能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是不能仅仅依赖于笔试完成的。我们应当通过朗诵、讲故事、辩论、演讲、剧本表演、学生教学大赛等多种形式考核与评价学生的语言素养水平。考核、评价之后,针对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水平提供依据。

 

  三、结语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语言类课程是一个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灵活性与变化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学习必须紧紧与幼儿园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王悦 来源:文教资料 2016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