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文化中哲学、史学、文学、音乐、术数、礼教等诸多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传承中华文化当成一种使命。
在幼儿园推进"国学课程"建设是当前摆在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了更好落实国语教育,必须立足幼儿视野,才能使"国学课程"的内容更具适宜性和发展性。从幼儿兴趣、思维、需求和发展等角度出发,阐述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和丰富"国学课程"的教育方法。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极大影响。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国学中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但是学术界对于国学这个词的涵义有不同的解读,社会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国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凡是中国的文化学术都属于国学;亦有学者认为国学是专对治国理政而言的,国学特指“治国理政”之学。但无论怎样,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一是关于国学的基本定义,“国学”的现在涵义是“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的,所以国学无可争议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二是国学门类宽泛复杂,有无主从之分,国学是以先秦诸子百家为根基的,先秦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无主从关系;如就各时期所起作用而论,诸子百家学说在各时期各相应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诸子百家学说并无主从之分。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之名,始之清末。
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应该与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结合,科学理性地开展读经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如何与当下幼儿教育核心理念相结合,如何体现现代幼儿教育方法与国学经典教育内容的融合,成为当今急需思考和改善的问题。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
在国学经典作品中童蒙养正。学习经典,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并且具有超高的心里素质,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读经典的孩子都表现的特别有自信心,懂文明礼貌。通过让孩子跟着育心经典的标准童音跟读教学录音进行正音训练,孩子的普通话自然得到训练,普通话变得流利、标准,而且口才卓越,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经典都是人类最有价值、最高智慧的书籍,本身就是哲学,孩子通过长期的经典熏得,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大格局大智慧形成! 学习经典,最神奇的就是改变孩子的外貌气质,通过长期、系统的学习和熏陶,孩子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与众不同。
像蒙台梭利的观点一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儿童是一个发育着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幼儿处在不断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且主要是内部的自然发展。在这个连续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对于这一时期的儿童来说无论接受还是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儿童存在的五种敏感区可以更好地让儿童进行关于国学和其他类型的学习。
(1)秩序的敏感期。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3)协调性敏感期。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
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利用沟通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多与孩子沟通,在国学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优点及时表扬,这点似乎显得格外重要。和孩子沟通应不放过任何机会,随时进行。也可以多带领孩子观看国学教育的动画,书籍,在和孩子沟通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让其主动接受。使其自主的树立关于国学的认识和兴趣,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在入园时接触的国学知识广泛,入无论是将来进入更高的学习环境还是对孩子以后的身心和发展都会是有帮助的,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形成对于国学经典的一种兴趣和爱好对于其以后学习和接受国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培养孩子对于国学的兴趣,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去激发。
幼儿园里学习国学,应根据幼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掌握幼儿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与训练,主要在于通过听、读及直接感知来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听、读是基础,读写多了,记忆力和关注程度都会加深,久而久之对于国学的理解能力也就会加强,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生活情境讲解国学,经典来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使幼儿更加喜爱学习国学,更深切体会国学的深意。故此,在幼儿园开展国学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幼儿视野,才可能取得成效,不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使幼儿从小产生枯燥乏味的国学认知体验。尽管幼儿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过听教师范读,幼儿跟读乃至自读,把经典著作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个过程还是有利于幼儿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直接感知是关键,也就是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丰富幼儿对生活的感性认知。
作者:刘小甜 来源:速读·下旬 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