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技能、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实践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有时候不仅学生本人不清楚,一些教师也很茫然。有的教师可能只是根据经验或者教参的提示去把握,并不能深切了解学生真正的发展需要。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当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而教师又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学生的发展需要时,这样的教学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本文试以小学六年级品德课《春节和圣诞》一课为例,从有效备课中的学情分析这一视角探讨儿童需要的品德课,我们该如何依据他们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重组具体的教学内容,认真思考“教什么”这个基本问题。
【学情呈现】
先看问卷数据统计表(“统计表”略):对于这两个节日,你都了解哪些?对以上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对于春节获知度是较高的,尤其他们参与其中的“吃”“玩”“穿”,节日的日期、来历、传说、故事、风俗、活动基本也是知道的,其中一些孩子的“不了解”也属知识遗忘的正常范围;对于圣诞节的了解虽不及春节,但还是有所知道。由此看来,学生的现实起点大大超过了教材中的逻辑起点,实际学情大大超越了教师对学生的预估。
一、?学科经验——就这一课的主题来说,品德学科一年级《过新年》,四年级《我们的民风民俗》都已学习了解了关于“年”的传说、春节各地不同的习俗等。此外,语文学科二年级古诗《元日》,四年级《春联》;英语学科二年级Unit9 Merry Christams,六年级Unit 7 At Christmas;音乐学科一年级《新年老人走来了》,四年级《铃儿响叮当》;美术学科四年级《节日》,这些教学内容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春节与圣诞节的相关知识。
三、?生活经验——每一年,学生都要经历这两大节日,不论是随着各自家庭过节去感受,还是带着假期的综合实践作业,如“圣诞SUPERSHOW”、“对压岁钱的调查”等对节日的切身体验,或是跟随生活中镜头,街道、饭店、商场营造的氛围,又或是从音乐、电视、电影中去追随着节日的变化与发展,这些都丰富着学生对这两大节日的认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只有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讲学生所缺,授学生所需,才能让有效学习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生。
一、?抓住疑惑点——挖掘学生的认知需要
这样一来,《春节和圣诞》一课教材结构内容“春节前后”、“快乐的圣诞节”根据学生的学情就有了不同的层级,依据差异,这两版块所涉及的八小部分内容就无需再作为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而只是成为本节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项内容:在自读文本中解决不同层级学生对未知点的积极获取,引发对两大节日异同点的思考,并同时从中训练学生比较阅读及比较研究的学习方法。
虽然教材编写者力图站在儿童的视野构建教材内容结构,但终究无法替代“信息爆炸”时代儿童的思维。就《春节和圣诞》一课的学情调查来看,课堂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满足学生的“想知”。当然,作为品德学科,还需要关注学生“想知”背后透出的情感、态度是否需要纠正、引导和培养。通过上文“问卷数据统计表”中数字分析,学生对于希望了解的还多倾向于“圣诞节”。通过课前聊天知道,在学生的眼中
,圣诞节似乎就是狂欢的代名词,圣诞老人、圣诞树犹如童话般美好,在他们看来,大人们也喜欢过圣诞节,毕竟节日气氛的浓烈,铺天盖地的宣传丝毫不输过春节。再加之,“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在各种用品、物品的质量中都得以体现,这无疑又在诱导着他们对外国文化的盲从、追捧、向往。学生们对“洋节”的好奇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需要尊重的,但这却只是对圣诞节浅表的理解而带来的某种兴奋,因为他们还缺乏对圣诞礼物背后传递的究竟是什么以及对圣诞精神的了解。
三、?抓住生长点——挖掘学生的价值需要
对“春节情,中国情,民族根”这一感受的层层递进就成了本节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三项内容:补充一个环节,“中国人过年返乡”——“海外华人回‘家’过年”——“西方国家的春节情”三组画面或视频随层级逐一推进,情感也逐渐激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春节,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着深深的春节情。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升,春节已不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如此,学生对“春节”的价值认识,就会从生活中的“吃、穿、玩”上升为对中华民族血脉情缘的深切认同。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