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区域活动中的几点反思研究

2015-12-13 11: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把握
  我班幼儿对区域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活动区角上能再现生活中的一些情节,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在整个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自由选择区域,自己决定怎么玩,同时也根据幼儿的兴趣,为幼儿创造了区域的操作材料,支持鼓励幼儿参与,大胆与他人交谈,通过区域活动达到各领域的相互渗透。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开设了贴近生活的一些区域活动:美工区、语言区、制作区等。在美工区制作服装、给小花、草涂色,语言区阅读图书,表演区主要以幼儿熟知的故事进行表演。幼儿在各区域中进行着绘画、粘贴、倾听表述、制作等活动,在活动中尽情的游戏着。在游戏中创造着,在游戏中发展着。因此,幼儿在选择不同区域的过程中,更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兴趣性,使幼儿间的互动、合作意识增强,注意向同伴学习,倾听同伴讲话,体验了分享的快乐,同时为表演游戏进行铺垫。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表演游戏《小羊和狼》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分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到活动对象上来。因此,我在进行表演游戏时,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通过故事表演,指偶表演,情景表演等多种活动方式,吸引幼儿参与表演,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要体现教师的隐性指导
  四、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多给孩子一点空间”是我们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在具体指导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变成一种灌输。记得有位专家曾经说过:老师教的欲望太强、太主动,必然使幼儿学习变得被动。确实如此,如果老师教的多多的,填得满满的,孩子们就失去了自由的空间。反之,当离开了老师的视线和关注,孩子们的主动性、探索性就会多一些。
  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有自由的活动空间。让我们一起为幼儿创设、提供这样的空间,而不是占有。为了幼儿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这里引用一句专家的话语大家共享:在幼儿面前,我们不妨“被动些”、“迟钝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