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离不开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增强体质,获取信息,各方面的能力在游戏中提升。近年来,游戏的教育价值越来越被重视,我在幼儿教学实践中对游戏进行了开发,发现传统游戏有着很重要的价值。简单归纳一下,传统游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传统游戏给幼儿提供了自创玩法的机会,成人很少介入,都是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协商、反复实践后发明的玩法,从自身的兴趣出发,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又能顾及到自身的能力。所以,幼儿特别喜欢参加。
1.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做主的愿望和想法。游戏发明永远是孩子的专利。他们的这项本领在传统游戏中得到充分释放。一条简单的皮筋,孩子会发明很多种步法,没有音乐老师教,他们也能边跳边唱,跳出很多花样来;一个沙包可以踢,可以跳不同的格子,还可以两面抛;一根细绳能翻出很多花样……
3. 虽然借助的游戏材料简单,但孩子一样不缺乏童年的快乐。传统游戏中没有五颜六色的插片,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大型玩具,电动玩具等;传统游戏大多是孩子自己准备的简单材料,比如皮筋、沙包,让父母攒几个羊嘎拉哈,小石子,李子核,玻璃球,硬纸片、轱辘圈,一个简单的冰车、毽子、陀螺等。还有很多游戏根本没有材料,比如捉迷藏,跳马桩(一个孩子弯腰叩头,两手撑住膝盖当马桩,另一些孩子从马桩身上跨过去,跨不过去的当马桩,类似于跳马运动)
传统游戏虽然偏重于训练幼儿的体能和技巧,但是其中也蕴含着科学探究。比如,九连环、魔方很需要动一番脑筋,还考验着孩子的耐性;还有“小皮筋,架脚踢,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孩子在边玩边唱中攻克了数数练习最难的部分:个位逢九进十;还有游戏比赛时的数数,孩子数得一点不马虎……教师利用这种形式的游戏稍加引导,孩子很快就会领悟,易与接受,枯燥的数数就变得很轻松。
让传统游戏的歌声与快乐重新回归到儿童世界中,是新时代教师的重任。其实,传统游戏一直没有远离过儿童。比如,“娃娃家”游戏,它只是玩的内容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形势没变。摇“呼啦圈”、甩钢鞭、跳绳等现在已是全民喜爱的健身运动。
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出乐趣、玩出智慧、玩出技巧、玩出勇敢、玩出意志、玩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