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苏北农村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的问题和策

2015-11-16 10: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特征的区域游戏具有“游戏性、教育性、主体性、灵活性、整合性、开放性”等本质特征,越来越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在苏北赣榆县的许多农村幼儿园内设置的游戏区,呈现出“孩子没有时间玩,没有机会玩,不会玩,不愿玩”的现象,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变成了一种摆设。如何在苏北赣榆县的幼儿园里,实现幼儿与区域游戏环境的有效互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区域游戏区域游戏环境互动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区域游戏”有别于传统的直接教学、分科教学模式的幼儿教育新思想、新方法开始在我国幼教界广泛传播。区域游戏具有“游戏性、教育性、主体性、灵活性、整合性、开放性”等本质特征,越来越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区域活动材料的个别化教育价值,思考区域活动中环境的教育价值,思考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新型角色,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导师”引导下的,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
  2.赣榆县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的偏颇
  3.赣榆县农村幼儿教师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能力亟待提高
  (2)忽视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创设的区域游戏环境不能与幼儿的经验有效互动。
  4.赣榆县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严重不足
  由于赣榆县许多农村幼儿园的办园经费紧张,区域游戏中的许多设施和游戏材料几乎全靠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废旧材料的收集需要得到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帮助,可是由于家长对区域游戏的不认可,常常对废旧材料的收集怨声载道。
  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综述,如何在赣榆县幼儿园的区域游戏环境中,实现幼儿与游戏材料、幼儿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游戏有效互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因此确立了《苏北农村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以自由游戏为特征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主要活动。
  互动:互动也称相互作用,是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也包括个人与自我的互动过程,是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里不仅研究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与人的有效互动策略,也要研究幼儿与区域游戏中的物质环境的有效互动策略。
  苏北农村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研究赣榆县农村幼儿园教师在为幼儿创设区域游戏环境的过程中,如何确立幼儿作为区域游戏中“互动中心”的地位,实现幼儿与区域游戏环境的有效互动。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一个包含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有效健康刺激的环境。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材料运用和空间布置的方方面面。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指人际关系的氛围,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同伴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充分利用自然资 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作玩具,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因此,区域游戏是在开放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产生的,最能体现幼儿的本体性价值,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园良好的区域游戏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家长、幼儿、社会是幼儿园的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共同体,共同体中的各成员之间要达成一致,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才能促进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
  人类发展理论生态学认为个体儿童的行为是与环境不可分离的,儿童与空间环境的之间的交往应看成是双向的环境在大多数时间内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儿童则会改变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环境对身处其中的儿童来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幼儿对他的态度和探索方法的变更而具有不同的内涵;环境不应被局限地看作为单一的空间环境因素,而应包括各个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产生大于外部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是在开放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产生的,幼儿园良好的区域游戏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环境不仅影响幼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效应,从而在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需要我们为幼儿建立有效的、积极互动的区域游戏环境,才能体现区域游戏真正的价值。
  形成苏北农村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实现区域游戏环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家长、社会”成员达成幼儿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共同目标,实现“有趣、和谐、全面、完整的幼儿游戏世界”的美好愿景。开拓“具有本土特色、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游戏为主自主学习、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苏北农村幼儿区域游戏建设的新天地。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对苏北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改变班级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模式,以崭新的、开放的区域游戏环境和姿态接纳、欢迎家长参与班级的区域游戏建设,让家长成为区域游戏建设伙伴,形成教师、幼儿、家长与区域游戏物质环境有效的互动,教师和家长树立更全面、更适宜的幼儿游戏观,真正成为幼儿区域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促使教师和家长充分挖掘农村当地的教育资源和人文环境,关注幼儿的真正需要、经验、情感、兴趣,将这些资源应用于幼儿的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中,在幼儿与资源的互动中,增强成人对教育资源的敏感性,优化成人尊重幼儿区域游戏特点的观念、关注幼儿区域游戏本质的教育行为,完善参与式、合作式、互动式的区域游戏环境,让区域游戏成为孩子快乐学习和生活的天地。
  解决当前苏北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找到区域游戏环境因素之间有效互动的策略,探索苏北农村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方法、原则及程序。
  “互动”的前提是“参与”与“合作”。因此,教师、家长和幼儿必须共同参与到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
  2.区域游戏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等成员之间有效互动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的研究
  3.区域与游戏环境与当地教育资源、课程之间的有效互动策略的研究
  研究重点:开发当地自然资源、 物产资源、民间习俗、民间小吃、民间游戏、民间艺术等环境因素在幼儿区域游戏中的有效互动,同时关注区域游戏整合幼儿园课程的有效策略,形成区域游戏、教育资源、课程之间的互动体系。
  参考文献:
  [2]刘占兰.三地幼儿班级状况的考察评定[J].学前教育,2009,(5).
  [4]袁贵仁.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9.
  [7]朱家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导思想(一)[J].早期教育(教师版),1994,(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