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方式建设

2015-11-09 10: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要结合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进行,同时,要注重根据幼儿的兴趣,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让幼儿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文章就结合幼儿语言教学对此进行简单讨论。
  在幼儿口语教学中发现,很多幼儿一开始的时候表现较为积极,而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虽然幼儿掌握了更多的词汇和短语,表现欲望却减弱了,有的幼儿甚至开始变得沉默起来。原因何在?其实,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关注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学习过程中如果受到教师鼓励,或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表达欲望较强。相反,如果幼儿遭到批评或气氛过于死寂,幼儿便不太喜欢张口。为此,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二、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能说、会说
  首先,要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注重采用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幼儿是学习语言的主体。因此,在幼儿口语表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才哟个看图说话、拼图讲故事等形式来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在实践中表达,这样才能让幼儿学以致用,促进其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其次,采用拼图讲故事方式进行。教学中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说话。由于拼图说话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说话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幼儿阶段是口语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口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发展规律,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引导幼儿参与到口语表达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敢说、想说、会说,循序渐进地培养起口语能力,这样才能为幼儿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温涛: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J],魅力中国,2009年第8期。
  [3].窦爱萍:怎样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J],幼儿教学研究,2011年第12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