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浅谈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建设的路径

2015-11-09 10: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他们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儿童创造力,促使儿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是当今美术教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创造力是每个人都有的,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而且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时期,人们常说“一代更比一代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儿童时期就培养创造力是极为重要的,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儿童抓起。我认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儿童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儿童具有创造力的萌芽,他们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使其创造力趋向自觉、稳定,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如何做到有意识的培养呢?我认为:
  好奇心是创造力的“种子”,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要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就需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户外活动是引起好奇心的关键。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探究问题罢了。”可见,保护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是何等重要。
  2、鼓励儿童大胆地想象
  二、思维活动中把握儿童创造力的规律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以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忽视儿童创造力的萌芽,必将导致对他们潜能的巨大浪费,而若拔苗助长,则欲速不达。所以,我们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应遵循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规律,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活动中让儿童尽可能充分地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及时地给予启发、引导,但也必须做到因人而异,适度引导。
  由于儿童受知识的局限性、兴趣的短暂性、注意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对某一科学现象的探索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因此,十分需要教师的支持鼓励和灵活、适当的指导。有一次,小朋友在玩吹泡泡的游戏,刚吹出的泡泡都是向上升,之后又落下来。一儿童问身边的小朋友:“你看,泡泡向上飞一会儿就慢慢地落到地下碎了。”另一个儿童说:“泡泡快落的时候你就用嘴吹它。”“那为什么不吹泡泡,泡泡就要落下来呢?”这里,儿童已经观察到有关重力及空气浮力的物理现象。因为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教师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物理知识方面的延伸,只能给儿童简单的解释,却不能用物理术语强迫儿童想象,干脆留给儿童悬念—。待孩子上中学后也就知道它的奥妙。
  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教师请儿童画苹果,发现一位儿童画的是方苹果,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儿童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呀!”教师鼓励说:“你真是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养出方苹果。另一次美工活动中,当教师出示范图后,儿童按范图画了一个小朋友,又在旁边加了一团黑色。教师问:“这是什么?”儿童回答说:“那是小朋友的影子。”“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听完老师的提问,那位小朋友二话没说就要把那影子擦掉,我立即制止了他并就他的创造性给予肯定。再有一次,户外活动时,一儿童发现地面上有许多轮胎花纹,问另一儿童:“看这车印都是花,真漂亮,车轮上刻那么多花干嘛呢?”另一儿童说:“好看呗?”教师听后问他们:“你们的鞋底有没有花纹?”儿童齐声说:“有啊?”教师又说:“如果鞋底下一点花纹也没有,你们知道会怎么样呢?”教师启发儿童思考、争论、演示,使孩子们知道鞋底有花纹穿上不容易摔跤。同样的,汽车轮胎上要是没有花纹,行不行?为什么?儿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轮胎上的花纹引起儿 童的好奇,因教师积极地引导而使其成为一次有益的科学活动。
  所谓创设情景,即把合适的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可模拟的或真实的情景,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儿童观察、理解、体验,掌握学习的对象。例如,让孩子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就必需提供可让儿童操作、观察,进而理解的实物情景,包括装有水的大盆子、积木、玻璃球、海绵等。当孩子看到这些情景后,就不知不觉地来到水盆边,并用手反复按几次积木,发现积木一次次浮起来。他又从水里取出玻璃球,再一次次放入水中,发现玻璃球沉在水里。当他们拿起海绵用力按入水中,海绵浮起来了,几次反复后,他又开始用手在水中不停地捏,海绵吸入大量的水,慢慢地沉了下去,如此反复动作,时沉时浮,孩子们显得特别开心。他们正在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活动,这时老师问他:“你发现什么了?”他说:“海绵能吸水,变重了就沉下去”。虽然,孩子的这一操作活动并不复杂,所发现的这一道理,极为平常,但由于整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发地进行,孩子因此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思维活动,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1]陈鹤琴.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598-599
  [3]周兢,余珍有.儿童园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6]陈虹.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