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师幼家长共同获的途径建设

2015-11-09 10: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教师的家访工作,在幼儿园,包括小学中学教育中,目前越来越被推广,尤其随着学校、家庭共育理念的重视,教师越来越重视家访这项工作后,家长也越来越参与和配合着学校教师的家访工作。我班是一个寄宿制幼儿园班级,且由我班主任和两位配班老师从托班带到大班。本班教师在家访实践中,注重研究如何促进本班孩子、指导本班家长的方法比较灵活机动,便于进行,而且指导得比较具体,更具有始终性、阶段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得本班师幼家长共同获益。
  本着师幼家长共同获益的宗旨,本班老师认真准备着从托班开始的第一次家访以至今后的每一次家访工作,做到每次家访前都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每次家访时都有方法、有笔录、有音像,每次家访后都有总结、有反思、有笔记。在家访过程的前后考虑首当的是被家访家庭的这位孩子因出现了什么问题,或有了何种进步,如何及时地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面对面的、一对一的有效帮助,孩子从中获益。其次想到的家长,走入家庭的交流使得家长格外重视,教师的直接点题也让家长明确了该次家访的主要议程,通过让家长目睹和聆听教师与孩子的交流过程,其实直观反馈了孩子的阶段性具体问题,我对孩子的告知和帮助行为对家长也起了示范和指导的作用,家长从中获益。再有,回顾教师所做的每一次家访工作,它有共性的同时,其实每次都有特殊性,教师便根据每次家访的不同个体对象、不同具体情况等做深入反思与小结,使得教师自身在家访工作中不断感悟,良性循环地享用着“家访”这味良方,使得从自身到幼儿到家长的共同获益。
  (1)、新生必访
  为了建立与孩子的亲和力以及与家长的信任度,本班教师对新生家访作出计划和准备:1、认真研读《幼儿心理学》、《幼儿游戏学》,了解3岁孩子生理、心理年龄特点,带上适宜的自制小礼物与孩子亲密接触,让孩子短时间内便亲近于老师,喜欢和老师一起玩;2、仔细阅读《幼儿园一日工作规程》、《新生入园指南》,掌握新生幼儿新入园的注意事项,让家长初步了解幼儿园常规工作与家园共育配合工作。
  (2)、老生回访
  老生回访时的参与人员取决于该次回访的主要内容,若主要涉及孩子的生活方面,由班主任带上保育老师,若主要涉及孩子的学习方面,则仍以本班两位教师作回访。
  专访则有专门的计划和准备,备好该儿童在园的特殊表现实录(可文字、可照片、可片段摄像)、特殊儿童个案记录,计划好本次专访的实际过程。特殊儿童专访的参与人员除了教师、家长外,可邀请孩子的祖辈一同参加,因为很多孩子的特殊习惯或形成原因是从小养成的,而孩子从小多为祖辈带养着的,家访时,我和孩子父母可虚心听取老人们先讲,然后我在掌握情节之后再抛出问题,大家再作分析与交流。
  喜讯特访的参与人员除了教师、家长外,可邀请少几个班级同伴或者一样获得荣誉的孩子扪共同参加,可多些祝福,也可就同样的获奖经历分享历经的过程,让儿童之间相互学习、互相自我总结、帮助他人总结。
  针对某孩子的问题行为采取过家访形式,就问题行为的严重性、反复性或恶化性,教师会将儿童问题进行梳理,根据时间情节,适当采取加次、加量的家访,旨在通过家访形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问题、及时控制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1、托班入园前亲密接触的家访工作
  2、跨入小班时进步鼓励的家访工作
  3、中班升班前鼓励要求的家访工作
  教师将颇具说服力的幼儿作品、操作材料,以及教师给予的评价和个案记录带入家庭,对幼儿进行“中班升班前鼓励要求的家访”可谓非常属实、十分必要。教师可选择以下类别的孩子作为回访对象:
  孩子剩下在最后一年的在园时间,此时,作为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了三年的班主任老师——我,我思考的是,最后一年里,这些孩子的发展方向分别是什么,我该和家长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因而,顺利入小学并成为一名光荣合格的小学生是全体大班幼儿这一年的共同目标,再结合个体发展需要,教师还就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一次全班级全面的再次回访。
  以上是各 年龄阶段的初访和回访,其实,在幼儿园家园共育当中,教师将家访作为教育手段的一味良方,那么除了按时用药外,当遇见特殊病情时,教师及时分析病因,“家访”这味良方也可反复、循环使用,在形式和用方方法上具体对待,因人而意,因事而定,如共性的问题可以约个家庭地点集体家访,个性问题突出的可以费些时间专程多次 家访,直至孩子的问题得意解决,也让家长满意于教师利用家访对孩子“对症下药”的教育良方。
  参考文献
  2、《幼儿心理学》
  3、《交往学术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