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方法建设

2015-10-05 14: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家园合作是倡导幼儿园与家庭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积极主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儿教育的途径来源于家庭、社会及幼儿园。无论从时间还是环境来讲,家庭和幼儿园占据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绝大比例,因此,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模式,为高效的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与机会。
  实践证明,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确定幼儿个性品质培养的目标体系,家园合作、实时实地、分阶段开展教学,操作性强,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拓宽家园合作的形式
  (二)拓宽家园合作的内容
  (三)拓宽家园合作的主体
  二、确定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指标
  人们常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持征,如独立自主、勤劳勇敢,真诚热情、善于观察、活泼开朗、责任心强、有创造能力、善于与他人交往等等称作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于幼儿来讲,具体表现在宽容、自信、热情、勇敢、坚强、积极、细心、乐观、责任心等方面。这些个性品质是在先天的生理、心理素质的基础上经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长期影响逐渐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将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表1 家园合作需培养的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指标
  针对幼儿园课程计划,结合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幼儿课程目标,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特征的幼儿,确定家园合作的主题目标。如将幼儿道德品质的养成、自尊自信心的培育、认真负责的习惯、挫折忍受力的意志品质、独立和创新意识能力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主题来实施。
  在具体家园合作前,幼儿园教师还需要根据每个活动主题,细化分解设计为具体的活动方案。科学性、高质量活动方案的设计是保证家园合作成功有效的重要环节,在活动方案的设计中,活动的主体包括幼儿、家长以及教师,活动的环境有幼儿园、公共活动场所或教育基地和家庭,活动的教育对象可以是幼儿全体,也可以是部分幼儿,甚至某个幼儿,活动目标是某一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体验教育,或者是针对某一不良个性品质的矫正。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有步骤的进行。
  其次,通过幼儿园与家长的紧密合作,确立活动主题,再以主题活动为切入点,按幼儿每学程的培养目标,进行培育方案、培育活动的设计。
  最后,特别要指出的是,家园合作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一项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根据幼儿不同的生长阶段,不急于求成,分阶段实施,整体推进,才能保 证整个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1]黄薇薇. 家园共育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J].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4:177.
  [3]薛超飞,王冰. 中华文化启蒙教育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6:72-73.

本文由第一论文网摘自《幼儿教学研究》2014年第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