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的相关策略

2015-09-29 08: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幼儿美术创新能力是孩子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把握与他们的发展水平直接联系在一起,与他们的整体智慧发展相一致。对于幼儿来讲美术创新既是学习,也是一种思维创造的实践活动。
  一、形象贮存,美术活动中积累有利于幼儿创造的记忆表象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记得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我发现班上有一名幼儿在白纸上画了一棵高大的树木,在大树旁边是一只色彩非常鲜艳的长颈鹿。可是这棵大树上却画着一扇门。我不解其意,就问道:“你画的是什么?”她一边指着画一边向我讲解道:“老师,我画的是长颈鹿的家,因为长颈鹿很高,所以她的家也很高。今天长颈鹿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她正准备上幼儿园呢!”在这幅画里,她画的这些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来源于她过去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记忆中的图景,借由这些基础性的材料,她才能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创设一个个引人入胜、能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兴趣的良好环境,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这样也就为幼儿自主参与探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改进教法,掌握有利于幼儿创造的美术技能
  1.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一次美术活动中,老师布置了今天绘画的内容,于是小朋友都开始动起了笔。有个小朋友画了一幅《奇妙的果树》,一棵高大、挺拔的翠绿大树上挂满了黄黄的梨子、弯弯的香蕉、圆圆的苹果、红红的草莓,还有绿绿的西瓜,真是与众不同。老师本想告诉她西瓜和草莓不是长在树上,苹果、香蕉和梨子也不是长在同一棵树上,而是分别长在苹果树、香蕉树和梨子树上的。可是老师感觉这幅画色彩艳丽、想象丰富、独具创意,可能还包含着幼儿美好的愿望。于是老师便打消了纠正她的念头,反而鼓励她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画下去。教师只有放手任幼儿展开天真幻想的翅膀,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尽情去创造,才能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师应注重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为幼儿提供独立、自由、轻松、快乐的创作环境和气氛。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孩子的奇思异想,要给予重视和引导,千万不要按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要鼓励孩子大胆地创造。活动创造的过程和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最能表现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的思维有时活跃,有时处于休眠状态,需要进行激活。如果老师否定幼儿的作品,很有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把孩子的思维定格了。看似指导了孩子实则是不理解孩子的创作意图,从而禁锢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四、正确评价,巩固幼儿美术创造和想象的兴趣
  其次,正确评价,重视幼儿的想象与创 造精神。在《美丽的小鱼》活动中,有个小朋友画的鱼很小,有的小朋友画的鱼就比较的大,老师问他,你的小鱼看上去很小哦,孩子的回答是这是刚生下来的小鱼,它在水里游着要去找妈妈了。幼儿的作品虽然画得奇形怪状的,然而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大胆地想象、表达却是应该得到肯定的。老师应允许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幼儿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
  作为教师或家长,在评价孩子绘画作品时,应多加鼓励,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绘画过程,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他的成长留下闪亮的一页,而不是用成人的绘画标准来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幼教新天地》2014年第4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将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