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证明,个体自我控制的形成和发展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鲁利亚认为:儿童在刚出世的时候,由于大脑皮质抑制机制还很不成熟, 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占据很大优势,所以此阶段的儿童易出现行为冲动与自控力偏差的现象;同时他也表示,四岁以后的儿童随着皮质抑制的发展完善,这个阶段的儿童兴奋与抑制逐渐平衡,并能随着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而相应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关键词
自控能力 控制 情绪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自我对个人的身心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的能力,它制止或者发动一个或某些特定的行为,以使其符合社会或个人的期待。《3一6岁幼儿发展指南》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求,学龄前不仅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而且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必须认识到自控教育是一个人生全过程的教育。3一6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还很差不善于控制自己,如果不让幼儿真正地自主自由幼儿只能按指令行事,自控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所以必须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一、自控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和成熟是社会化的必要心理条件
在《儿童社会化与教育》一书中,王振宇教授指出“社会化,究其本质而一言,是儿童内部心理空间的扩大化,反应的复杂化和表现的间接化,概括地说,是个体心理的分化。”而自我控制能力的获得使儿童能够放弃直接的冲动,不再“依靠简单反射直接反应”,在做出某种行为之前能根据社会规范、人际交往原则、具体的情境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一个自控能力发展良好的幼儿,由于能较好地根据社会规范和情境的需要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将自己的需要与他人和集体相协调,因而能较好地融入社会环境,因此在学习和游戏中更能受同伴和老师的欢迎。反之,一个自控能力发展有欠缺的儿童,则容易在社会交往中受挫。有些自控能力缺乏的儿童与人交往时经常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会出现抢玩具、打人等攻击性行为,久而久之就成为不受同伴欢迎的儿童;反之,有些儿童则因过度自控,!而在人际交往时表现出过于退缩或不主动,也就逐渐成为同伴群体中被忽视的儿童。因此,自我控制既是儿童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儿童适应社会的体现。
(二)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影响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评价,并对儿童自我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卢文格指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冲动的控制、性格、人际关系、有意识的定型、认知的复杂性等变化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另一方面,自我控制能促进儿童积极自我评价的形成,这是因为,一个能对行为进行合理自控的个体,其行为往往能够符合他人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容易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有研究发现,教师的否定性评价主要指向破坏常规的行为,而教师的否定性评价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自我评价。这说明,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幼儿更容易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利于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积极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也会影响幼儿对行为的自我控制。
(三)自我控制是儿童自我意识的体现,也是组成意志行动的重要成成分
作为意志力的体现,自我控制与认知、情感一起构成了人有意识的行为,没有对自身行为的有效控制就不可能实现意志行动。另一方面,自控又与人的需要、情感、认知等活动相联系,并具体体现在这些心理活动之中。总之,自我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系统,它是整个心理活动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幼儿自控能力的影响因素
1.幼儿的年龄。
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证明,个体自我控制的形成和发展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鲁利亚认为:儿童在刚出世的时候,由于大脑皮质抑制机制还很不成熟, 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占据很大优势,所以此阶段的儿童易出现行为冲动与自控力偏差的现象;同时他也表示,四岁以后的儿童随着皮质抑制的发展完善,这个阶段的儿童兴奋与抑制逐渐平衡,并能随着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而相应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2.幼儿的性别。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也因幼儿性别的不同而稍有不同/受不同生理特点制约,男孩的神经活动明显高于女孩,在大多数的行为上表现出更多的冲动性,故男孩自我控制能力明显低于女孩,且这种趋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趋明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传统观念认为,男孩应具有坚强拼搏的精神,而女孩应具有温柔贤淑的脾性,因此人们都更倾向于容忍男孩的淘气行为,而对女孩的顽皮性格比较严厉/总之,受幼儿生理特点及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因不同的生理机制与成人不同的男女孩教养方式而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3.幼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生理机制,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有着不同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一般而言,胆汁质的儿童由于容易冲动属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儿童,多血质和抑郁质的儿童多属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好的儿童,粘液质的儿童是属于自我控制能力很好的儿童。
4.家庭的教养方式。
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家庭教养中,家长如果以信任和民主的态度教育孩子,尊重孩子,对孩子充满耐心,为儿童设立一个正确的行为标准,将有利于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如果家长经常溺爱儿童 ! 迁就他 任其所为 , 那么孩子必然失去自控力。
5.幼儿园教育。
在现实中,有些幼儿园将常规教育的目标锁定在保障教育环境的有序化,重视以形成表面秩序为唯日的的外在纪律训练,而忽视以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为第一要义的内在纪律。把常规教育当成了控制幼儿的手段。有些幼儿园把幼儿行动整齐划一,活动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做,视作常规教育的目标,因此常规教育就被异化为管住孩子。从便于管理和能管住孩子的角度出发,教师通常采取的又是高控制的手段,制定一些刻板常规制度,对孩子提出一些不必要的控制要求,不敢放手让幼儿自主地活动,以求得表面的井然有序。例如上课时两手放膝盖上,举手要按老师统一要求做:有些儿童因一时冲动插嘴,就会遭到
批评:不仅上课时要求幼儿规规矩矩地坐,连游戏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种“防范式”的常规教育,使常规教育陷入了难以走出的“怪圈”-一高控制造成幼儿对教师的高依赖;而在高依赖的情况下,幼儿失去了培养行为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的机会,因而很难形成自主性和规则意识,导致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滞后:
三、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方法
1.顺应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特点。
父母及幼儿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父母与幼儿之间应在民主的家庭气氛中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教师与幼儿之间应在平等相处的关系中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目的是让幼建立其自信心和安全感,并以父母和老师为榜样,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其次,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幼儿由于原始冲动的趋势以及认知水平的限制,个体活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自身发出的行为较少考虑环境因素与他人因素。因此,成人应在幼儿时期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移情能力,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与同伴的互动中建立起与周围人与物的良好情感,提高幼儿的情绪情感敏感性,从而通过外在的活动规则与道德判断准则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
2.家庭对幼儿采取合理化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意志力的重要表现方式,是幼儿健康人格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幼儿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与情绪。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倡导下,目前我国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这意味着孩子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因此,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家庭成员对孩子百依百顺,忽视了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与意志力的培养。为改变孩子娇惯的性格,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现代父母应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首先,家庭成员应为幼儿提供一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幼儿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同时对于孩子的观点家长能够做出合理的评价,让幼儿在平等的互动中学会接受他人的建议,克服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冲动;其次,家长应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合理地分析困难,有计划地解决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还能够与所处的团队共同协商等,让幼儿在面对困难时具备坚强的意志力,控制畏难情绪,调节身心活动;最后,对于幼儿的要求,家长应慎重考虑满足其要求的合理性,满足其要求的时机,切忌无目的,无条件的满足幼儿的任何要求,避免幼儿自我中心概念的强化,延迟幼儿自我控制水平的提高。
3.变通的幼儿园常规教育。
幼儿园对于儿童而言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儿童在其中要学会遵守规章制度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因而幼儿园的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不能做到一刀切,更不能要求所有的儿童都“整齐划一”幼儿园应该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开展教育,同时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不能硬性地以常规教育来规定儿童在什么时间就必须做某事就拿刚入园不久或是小班的儿童来说,首先,他 / 她们在生理上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仍处于优势地位,难免这个阶段的儿童会出现行为冲动"自控力差的现象;其次,儿童对于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也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如果此时用严格的常规教育来要求儿童,这不仅不利于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还会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而大约从 4 岁起内抑制开始发展,儿童能逐步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也就是说到了中班和大班的儿童,他们的抑制力较强,对规则的理解和内化水平也高,因而能接受相对严格的常规教育!所以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应该不断调节常规教育使其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而不能以一刀切的形式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叶小红.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谢军.3—9 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3]林菊.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刍议[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