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学前教育论文

补偿智障儿童语言缺陷的几种方法

2015-03-30 14:2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笔者通过对我校的100多名智障学生的语言障碍进行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智障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缺陷,如构音障碍、词汇贫乏、语法错乱、语言理解能力差、吐字不清、口吃等等。这无疑又给智障儿童思维和智力发展与交往套上新的枷锁。那么,如何补偿智障儿童的语言缺陷,培养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无疑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补偿智障儿童语言缺陷的。

  一、扩展训练法

  扩展训练法是一种以字词为主要学习内容,再把字词扩展成句子,这是对低年级智障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有效方法。如:第一册中的第四课,认读字词“鞋”,老师出示实物“鞋”,先教智障学生学习“鞋”的发音,再指导学生看图片说出鞋的种类,皮鞋、拖鞋、凉鞋、旅游鞋等,然后让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穿的是什么样的鞋,最后指导学生用“谁穿着什么样的鞋”这一句式进行说话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的字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增加了运用语言的概念,从而达到提高说话能力的目的。

  二、问答训练法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智障儿童回答问题,是对他们进行听说训练最经常而又极其重要的方法。教学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其目的不仅在于帮助他们理解所学内容,发展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且在于训练和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调动智障儿童回答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我精心设计提问,燃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激起智障儿童说话的兴趣。如第六册第四课《穿戴整齐》,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平时怎样做到穿戴整齐?”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对此再熟悉不过了。因而他们很快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己见,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三、看图说话训练法

  看图说话也是对智障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我教智障儿童先学会观察,进而理解图意。在观察和理解基础上,用口语表达图意。在指导智障儿童看图说话时,我是循序渐进的,首先从图的整体入手,引导学生有顺序、全面地观察整幅图画,让学生有个整体的了解,为进一步思考说话的内容,确定话题中心打下基础。若是内容相连的多幅图,应先让学生将几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对图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抓住图片的关键词,再分别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仔细、深入地观察图画的各个部分,最后让学生用连贯的语言把图画的整体意思说出来。

  四、复述课文训练法

  复述,是把学别人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复述也是对智障儿童进行听说训练的有效形式。教学中,我有的放矢地选择课文中的重点段节,指导智障儿童复述。这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如教学第十二册第4课《雷雨》这课,课文重点介绍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各是怎样的景色。在导读这篇课文时,我让同学们结合自己遇到过的雷雨天气,先让智障儿童复述一下雷雨前的景色,再复述雷雨时的景色,最后复述雷雨后的景色。他们较快地掌握了课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五、创设情境训练法

  创设情境训练法,就是要为学生巧妙创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使学生变得愿意说、乐意说,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一天班里一个同学过生日,她妈妈给她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同学们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这是什么?”同学们看着眼前熟悉的蛋糕,纷纷举手发言,气氛异常热烈。“今天是张瑶瑶的生日,我们一起给她过生日怎么样?”同学们一起唱《生日快乐》歌,唱完之后,我们应该对张瑶瑶说句祝福的话。有的同学说:“祝你生日快乐!”有的同学说:“祝你天天开心!”也有的同学说:“祝张瑶瑶身体健康!”……同学们都很活跃,说了一次还想再说。张瑶瑶听得非常激动,一个劲地笑。我在一旁提醒:“张瑶瑶,你收到了同学们的祝福,不对他们说点什么吗?”她恍然大悟,大声地说道:“谢谢!”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不仅快乐地参与到过生日的活动中,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同时提高了他们语言交际能力。

  六、开展活动训练法

  组织智障儿童开展各种活动,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接受教育,同时也可以在活动中,引导他们熟悉事物,培养观察能力,有意识地训练智障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如,利用春游这一难得的机会,带学生到公园里找春天,让学生亲眼看一看苏醒的小草、嫩嫩的树芽……亲身感受到春天的美,欣赏祖国春天的美好景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观赏边思考,把观察到的事物比较鲜明、完整地留在脑海中,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另外,我还要求学生每次休息回来,把在家的情况讲给同学们听,即使是重度智残学生也能讲一两句完整的句子,我也给予肯定,并奖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通过人人动耳,人人动口,形成全面的听说训练,不仅培养智障儿童的参与意识,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中,教师要从智障儿童的生活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对智障儿童进行交叉训练,设计适合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感兴趣的说话题目,因势利导,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触动他们说话的兴奋点,使他们有内容可说,逐渐从不愿说到敢说、想说、会说、争先恐后地说,从而提高口语水平,补偿他们的语言缺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