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幼儿生理心理入手,认为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是可行且有效的。要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力,首先要建立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其次,根据幼儿身心特点,采取多种积极的教育行为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激发和提高幼儿创造力。
关键词
幼儿 音乐 创造力 创编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生力军,他们能否适应未来的社会,能否推动时代的前进,是当今幼儿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培养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教育者所关心并积极探讨的课题。
幼儿期是幼儿创造力开发的萌芽期,这一时期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机会,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开辟了一片广阔的空间。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激活孩子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活动室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良好途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它来培养、激发、鼓励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探讨解决对策
在幼儿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是可行也是有效的,而如何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
(一)创设宽松开放的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由此,环境的创设对幼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吸引孩子进行创造性活动,提高孩子创造的兴趣。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鼓励孩子,引导他们大胆参与创编活动,使他们从成功中获得信心,从而不断地挖掘他们的潜能。
首先要创设以音乐为主的环境,运用语言、动作、图片等手段多角度地给予幼儿感官刺激,以便诱导幼儿创造灵感,从而引起、激发、增加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如音乐欣赏活动《掀起你的盖头来》中,我们在活动室内悬挂新疆的葡萄和风光图片,教师身着维吾尔服装,随着欢快、奔放的乐曲翩翩起舞,立即使幼儿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诱导幼儿进入了丰富的想象境界。又如在歌曲《小麻雀》的教学中,我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了“森林”的环境,并在“树”上、“树”后放上小动物的头饰。在引导幼儿想想还有那些小动物也会像小麻雀一样唱歌时,孩子们高兴地请出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着它们的叫声,并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边唱边做起动作来,在一片“嘎嘎嘎”“呱呱呱”“喵喵喵”“叽叽叽”“汪汪汪”的歌声中,幼儿学会了自己创编,体验到了创编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创编的兴趣。
其次,在活动中要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为幼儿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经验展开想象,自由的表现。如在打击乐《铃儿响叮当》中,每个幼儿都按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水平选择乐器,创编节奏。幼儿相互讨论着,交流着。在活动中,到底如何才能使整首乐曲更加动听呢?我们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有的认为三角铁敲起来有回音,应敲长音;有的认为锣的声音很亮,不能经常出现在演奏过程中……孩子们在讨论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同时,孩子们也十分乐意接受别人正确的观点。
此外,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和表现。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而音乐创造活动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如在《小羊过生日》这个音乐教学活动中,借助小羊等小动物的情节,引导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在活动开展时,孩子们非常有创意,他们用不同的头饰和不同的服饰自己装扮,用不同声音、动作、乐器等表现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不但丰富了情节,而且还充实了形象。尤其在表现角色的动态上,更加惟妙惟肖,充分的体现了幼儿的创造力。
(二)采取积极的教育行为来激发幼儿创造力
1.聆听诱导。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幼儿唱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必须在幼儿聆听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经常播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稳定幼儿的情绪。我发现当幼儿听到欢快、跳跃的歌曲时情绪表现得非常热烈,很多幼儿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在听到比较低沉,缓慢的音乐后会想到狮子、老虎等凶恶的动物。当孩子们在听音乐方面表现出初步感受时,就会对歌唱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都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语言引导。
创编歌词也是对音乐作品感受的一种形式,在初步创编歌词时,幼儿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创新意识不强,想象力不够丰富,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比如,在《听》这首歌曲中,歌词是“我听到风儿在呼呼吹”,我就启发孩子:你们还听到过其他的声音吗?孩子们会回答:听到小鸡叽叽叫,听到小鸭嘎嘎叫,听到小羊咩咩叫……大部分联想到的都是小动物,只有一个小朋友讲听到小鼓咚咚响。针对这种特点,我首先表扬了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并利用他创编的这句歌词全面地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请他告诉大家是怎么想到的。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又想出了许多不同的事物,如小河哗哗流、雨儿滴嗒响等等。这样一来,幼儿创编兴趣更加浓厚了,在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3.肢体启发。
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创造就是身体动作。幼儿学习音乐、舞蹈最主要的途径是随着音乐扭动身体,创造肢体语言,这也是他们体验表达情感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幼儿通过肢体语言,不仅能自由地表现自我,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而且常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如在韵律活动《喜洋洋》中,我让幼儿观察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基本动作,启发幼儿把自己创造的动作填放到音乐中,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进行表演。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了不同的欢庆动作:有的用“放鞭炮,放烟火”的动作来表示庆祝节日,有的在表现爷爷奶奶“做饺子”,有的表现“敲锣打鼓”……好一派热闹景象!在活动中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在各种音乐活动中
培养幼儿创造力
在实践中,为了帮助幼儿获得心智的满足,感受和体验音乐创造的快乐,发展创造能力,我们尝试在歌唱活动、律动、节奏性活动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都相应的融入创造性的教学,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1.在唱歌活动中创编歌词,让歌唱活动更具生命力。
幼儿具有的创造力是潜在的。为幼儿留出适当的空间,从多方面加以培养和提示,是幼儿音乐创造性活动的保证。在创编时,首先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教师的引导要适度。例如在小班歌曲《红苹果》的教学中,在幼儿反复欣赏学习了歌曲后,我才开始启发他们想想还有哪些水果吃了身体好。经过思考、讨论后,孩子们编出了黄香蕉、紫葡萄、大鸭梨等歌词,我一一给予了肯定。孩子们将这些歌词编入歌曲中,在旋律伴奏下唱着自己创编的歌词,成就感油然而生,创编的兴趣也同时产生。
其次,对带有生活经验成分的歌曲,启发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编歌词。如在学唱完“两只老虎”这首歌后,可以让幼儿自己想出还有哪些动物,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等。幼儿想出了将“老虎跑得快”改为“花猫走得轻”“乌龟爬得慢”“小鸟飞得高”……这样一来,气氛十分活跃,既促进幼儿敢于独自一人在大家面前唱歌,又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又如在《买菜》的歌唱活动中,教师启发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菜来创编歌曲中的菜名。此举立即打开了孩子的思维,有的唱着“鱼儿蹦蹦跳呀,黄瓜黄又黄呀”,有的念着“芋艿、芹菜、红辣椒,毛豆、扁豆、四季豆……孩子们唱着自己编的歌曲特别开心。幼儿的创编基本上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主。他们在创编的过程中,不仅开发了创造潜能,还学会了观察事物、积累经验,更多的是他们开始去发现生活,表现生活。
2.在歌唱活动中创编动作。
在歌唱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去感受种种自然的动作,如走、跑、跳。例如同样的走,孩子们可以蹲着、踮着、像棉花似的飘着、像机器人般颠着等等。如在创编韵律活动“苹果丰收”的动作时,让幼儿想出:你是怎样到苹果园的?用以前学过的哪个步子最好?有的幼儿想到“跑跳步”,有的幼儿想到“踵趾步”。摘苹果怎么摘?很多幼儿都用“采茶”的动作,我又强调苹果很大,需用力摘,应怎样将“采茶”的动作改一下?这时大多数幼儿都能把手腕转一下表示摘苹果。有的幼儿还会上、下、左、右、单手、双手的摘。苹果摘了很多,心里怎样呢?怎样表示高兴的动作?这时,幼儿纷纷双手将筐举过头顶,左右摇摆。在教师的点拨下,使幼儿的动作既增加了情趣,又能顺利迁移已有经验,投放到创编动作上来,又使舞蹈跳得姿态各异、情真意切。
3.创编节奏,让音乐活动乐趣无限。
我引导孩子们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节奏来打击,以此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创造能力。在歌曲《摸耳朵》和《头发、肩膀、膝盖、脚》的学习中,我针对歌曲中歌词简单、重复、明了的特点,首先启发幼儿按歌词指向自己身体相应的部位,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节奏感;接着,我鼓励幼儿边唱边拍打节奏,同时启发他们拍打出不同的节奏来;最后,我请幼儿向同伴展示自己创编的节奏,尽管幼儿间的差异比较大,创编的节奏也大相径庭,但大家都体验到了成功感。
实践证明幼儿是十分喜欢创编活动的,他们的创造潜能也是非常巨大的,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有效而必要的。在“乐”教、“乐”学的境界中,激发孩子创新的潜能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情感共鸣、心灵触动的真实感受中,发展孩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是学前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结束语
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给予音乐自由的空间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从小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和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让幼儿无任何约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使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有声有色,让内容更加丰富、完满。由此我们看出音乐教育是发展和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景焕.创造教育原理[M]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黄人松.学前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熊影娜.素质创新,教育艺术[J].2002年1月20日
[4]顾鸿翔.创新教学,教育艺术[J]200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