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充分挖掘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道德

2015-07-28 18: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通过发挥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思想,发扬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来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为拥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服务,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服务。

关键词: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道德文化思想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原则的和谐文化,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矛盾,和谐相处、同舟共济,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前进。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道德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及所起到的调节和规范作用应该是当今政府、企业、个人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和立足的发展平台。要理性对待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其中有许多内容是今天必须继承的。弘扬和发展各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有利于本民族的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一)批判地继承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道德,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服务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继承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道德认识社会和谐,就对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在社会公德建设中要为各种社会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他们之间的共生与合作,倡导宽容精神与互助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加强公共权力部门和人员的道德建设,防止权力行使中的不道德行为;破除保守道德的束缚,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防止和克服把人工具化的倾向。
  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道德提高社会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用适宜的方式,多种的途径提高人们的道德认知力和道德判断力;而且社会还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社会参与比任何社会治理都更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政治伦理影响制约社会道德,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起着导向作用。
  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大量的伦理道德资源。比如说,个人道德方面:诚实守信,正直善良,礼貌待人,谦虚有礼,富有同情心。人际关系道德方面:热爱祖国,团结协作,心胸开阔,真诚敦厚,慷概谨慎,谦虚谨慎。社会道德方面:爱国,爱民,坚持真理,遵纪守法,尊师重教,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互帮互助,济危扶贫,团结友爱,有难帮,见义勇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动物和人一样,必须施以仁慈;植物也有生命,应该注意爱护;自然资源有限,应当格外珍惜;破坏生态和平衡,人类必遭灭难;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道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和谐程度与社会文明程度是由这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伦理道德程度决定。这在于传统伦理道德不仅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平衡器,为社会平稳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还是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方式和手段。
  (二)发挥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思想,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凝聚人心思想来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我们要发挥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思想,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三)发扬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拥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服务
  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和精神。其中爱国主义包含了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它同胞的认同感。它是为国分忧,为国奉献和报效祖国的力量源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爱国主义是最高尚、最深厚、最悠久、最为广大人民所敬仰的道德感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倡导爱国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她的传统文化是所有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奋斗而共同创造的。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全社会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营造全民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普及知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
   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它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展现各民族文化创造力的突出价值;扎根于相关区域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具有见证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对维系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斗志。中国的历史发展证明,强调的爱国主义,极大地增进了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持久而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增强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凝聚力,维护国家和平稳定,促进中华民族繁荣进步。比如:在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文化中凝聚着许多维吾尔族传统优秀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传统节日文化,积淀起来了一种强烈的爱人民、爱家乡、爱国家的传统民族精神,它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孕育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强大的民族精神凝聚着强大的民族力量,激发人们的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筑了中国人家国统一的群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民族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对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爱国主义思想精华维吾尔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 特点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新时期,认真研究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爱国主义思想精华,对于卓有成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凝聚党心、民心,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维吾尔族在长期与周边民族的统合过程中 ,在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精神品格。它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今天弘扬它 ,目的是使它在社会主义和谐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2]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中央和中央部委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报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3
[3]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
[4]方克立等.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修订
 [5]图鲁甫·巴拉提.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论丛4[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7
[6]穆罕默德·吾斯曼阿吉著.维吾尔人传统道德教育[M],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3.11
[7]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
 [8]周必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的培育[J],贵州社会科学,2008﹙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