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利用课堂教学心理卫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015-07-08 08: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科学地、民主地处理课堂中的各种不良教育行为,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信心理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学生心理的健康培养。

关键词:课堂心理卫生培养自信心理

与生理卫生相比,心理卫生对人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身体出现心因性反应,产生身心疾病,智力发展和个性、人格的形成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搞好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是维护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主要靠科学渗透和课堂教学来具体实施。然而,我们有许多教师,不仅不能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反而违背心理卫生原则,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惩罚,伤害孩子的心灵,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摧残学生的心理健康,其后果是十分令人痛心的。

首先,儿童的整个发育期,尤其是青春发育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呵护,特别是当他们产生心理困惑或疑难时,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心理支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理解孩子,反而冷言冷语给予打击,必然把孩子推向反面,使他们感到失望和不安,造成一种精神营养不良的后果。

其次,不讲心理卫生,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尊的需要、上进的愿望和强烈的荣誉感。倘若教师不顾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采取打击、侮辱、挖苦、讽刺等手段,让孩子当众出丑,必然会使他们感到莫大的难堪,甚至感到无地自容,心理素质较差、承受能力较弱的孩子易产生自卑、逃避、反抗或逆反报复等不良心理行为。wWw.133229.COM

第三,心理惩罚和心灵虐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失衡、心理挫折和心理障碍,严重的会造成心理偏离,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如某男孩因在课堂上淘气,受到老师当众辱骂:“看你胖得象个猪,啥也不是。”他因此产生“我太胖了”的强迫症,睡眠时把铅笔盒压在脸下以求能“减肥”,并且怨恨父母太胖影响了自己,进而敌视父母,直至发展为精神病,由难过至厌世,最终走上了自杀道路。因此,每位教师的每一堂课,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都必须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把心理支援、心理辅导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把精神营养补给学生,要坚持杜绝有损孩子心理健康的现象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如下一些心理卫生原则:

1.愉悦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状态能使人的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头脑清醒,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相反,压抑的心情会使人大脑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和情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在愉快中求得发展。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只有满面春风地走进课堂,精神饱满,情绪高昂,才能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为营造一种良好、和谐、活泼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师有一定的幽默感,可用诙谐、逗趣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课堂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深受学生们欢迎。沉闷的课堂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感,如果教师适时能讲个小笑话,则会使学生开怀大笑,立即兴奋起来。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会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激励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这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启示、激励、引导及创设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程序和学习氛围,可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课堂是师生情感的交互场,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要投向学生一份爱、一份期望和鼓励。通过创设激励的目标,运用激励的语言,采用激励的方式,形成激励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一定的成功,使之在成功中体验欢乐,得到满足,提高自信心,进而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这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充分肯定其成绩和进步,抓住闪光点,正面诱导、鼓励,使学生感到我能学会,我是成功者。

3.差异性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最明显差异不是智力,而是在于是否有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持久的良好性格品质。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所受教育不同,个性品质、智力也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学中不要搞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对性格内向、腼腆、胆怯的学生要更多的关怀,要理解他们,要多提问,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使他们得到锻炼;对个别心理素质欠佳的学生要用实例进行自尊、自爱、自强、奋发努力、立志成才的教育,给予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使他们感到教师和集体的温暖,逐步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从而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心理状态,逐步养成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好品质。为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分类推进,对好、中、差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进行分类指导,以使程度不同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进步。尤其是对后进生,要给予体谅与理解,生活上给予更多的体贴,思想行为上给予更多的尊重,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帮助,使他们建立“我能行,不比别人差、我能学会”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浓厚的求知兴趣和学习热情。

4.支援性原则

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出现听不懂、做不了等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出苦闷和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要置身于学生的位置进行反思,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伸出友谊之手,给予支援。对每个回答的学生,无论对与错,都不要挫伤其积极性,要多鼓励,多赞赏。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期,生活中必然遇到各种波折和困惑,特别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的学生,更加需要友谊,需要得到师爱和温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给予他们以心理支援,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教学中注意发现他们的长处,有针对性地给予各种帮助,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5.预防性原则

学校实施心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为此,必须在教学中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和不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大量的、主要的是养成性教育,而改造性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的补救措施。为防止学生不良个性心理品质、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师应主动设计教育方案和教育方式方法,以使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品质,把工作做在前头。为防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中还必须贯彻量力性原则,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教师所教内容必须依据教学目标,不要降低目标要求。也不要超出目标要求,所提要求既要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不可达到。当学生经过积极努力,克服困难,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时,就会体验到一种喜悦,产生学习兴趣。为防止学生心理疲劳,教师的教态、站姿、表情以及手势等构成的体态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讲课时,语调应强弱适度,抑扬顿挫;与学生交流时,目光,表情应充满信任和赞赏;学习时间不宜安排过长,课中间也可以停顿一两分钟,进行休整或放一段轻音乐,调节一下气氛;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如适宜的温度、湿度、照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疲劳的早期表现,注意恢复他们的心理机能,以防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

6.爱与严格要求结合的原则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和教育手段。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受到学生的热爱和信任,并把教师作为榜样。教师热爱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感到温暖,有信心。热爱、尊重学生,并非一味的宠惯学生,放松要求,而是要做到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是必不可少的。长期放任自流,松松垮垮,会使学生养成任性、自私自利、不思进取、马马虎虎、无责任心等不良行为习惯,而严格要求学生则能促进学生形成自觉、自律、自尊、自重的品格,从而培养负责精神、进取心和责任感,养成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的好习惯。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偏爱、溺爱,严格但不刻薄、苛求,而是爱严适度,爱严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教育。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原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