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形成与克服

2015-07-08 08: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引起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其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在运动训练、竞赛中,教练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取这些方法,也可以将这些方法综合使用,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达到预防和消除心理疲劳的目的,以完善运动训练,提高训练效果,增进运动员身心健康。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疲劳;运动训练
  
  心理疲劳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maslach,1976),最初用于描述服务行业工作者地于情绪和精神压力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80年代后期,该词也开始用于那些由于应激和需要竭尽全力工作的领域,如竞技体育(smith,1986)和商业领域(garden,1990)。现代运动心理学领域将其界定为:由于运动员长时间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大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劳感。
  
  一、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环境因素
  
  1.运动员终日在封闭的场馆内,如照明不足或过强,器械破旧,空气污浊、高温阴湿的环境,与冰冷的器械为伴,进行单调且超强度的重复性训练,容易造成运动员心理上紧张的压抑状态,引起心理疲劳。
  2.运动项目训练内容相对单一,训练整体结构和人群相对固定,缺乏新异刺激,在训练中,在长期单调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训练主动性降低,内在动力不足,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积累。
  3.当运动员由于人际关系紧张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时,经常出现矛盾和纠葛,容易思绪混乱,使心境备感压抑,造成神经能量的过多消耗,形成心理疲劳。WWW.133229.cOm
  4.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付出的精力、时间、汗水都比以往要多,但成绩有时候停滞不前或起伏不定。如果运动员对这种“报酬递减”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会使他们对训练产生厌烦,训练热情就会丧失,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心理疲劳。
  5.如果运动训练后的恢复措施跟不上,如营养、休息、治疗等,尤其是恢复训练的手段没有掌握,更容易造成疲劳的积累,出现心理疲劳。教练员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运动员提供一些心理调整的手段方法,如心理咨询、野外恢复性素质训练、趣味性准备活动等,使阶段性的心理疲劳能够得到尽快地恢复,防止疲劳的积累。
  
  二、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心理因素
  
  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相互影响。运动员的生理状态长期不良,很容易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运动中经常发生运动员肩、肘、膝的部位肌肉、韧带拉伤和关节扭伤甚至慢性劳损,恢复期长,不易治愈,长期影响训练和比赛。运动员如不能正确对待不良的生理状态,便会产生由于生理机能下降引起的不良心理现象,如心烦意乱、恐惧不安、四肢乏力、注意力分散等生理失常症状。如果继续训练,心理调节技能的超负荷运转,极易导致心理疲劳。
  1.个性与情绪。在运动选材中,常注意运动员的个性品质与醒目特点的吻合度,个性品质不符合运动项目的要求,常常导致运动竞技水平进步缓慢,也易造成心理疲劳。运动员个性一般要求偏中性的个性,如运动员性格太外向,情绪波动比较大。无论训练还是比赛,运动员都需要振奋、高涨、饱满的情绪才能取得好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如果运动员由于阶段性的外界因素产生精神低落、情绪不稳定甚至产生对训练和比赛的抵触情绪,这时,如果被迫继续参加训练或比赛,则容易引发心理疲劳。
  2.注意品质特征。体育运动对运动员的注意品质要求很高,如果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注意的稳定性差,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也易引起心理疲劳。
  3.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操作行为的期望。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低的运动员,易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失常,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引起心理疲劳。
  4.心理素质。运动员可分为训练型和比赛型,训练型运动员心理适应能力较差或存在心理障碍,会在训练和比赛中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如此,则容易引起心理疲劳。
  
  三、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表现
  
  1.主观体验和行为表现。当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主观感觉乏力,进而对训练和比赛的兴趣减退,运动动机水平下降,训练热情降低,烦躁易怒,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从而以一种消极被动的态度应付训练。
  2.情绪性抑制反应。研究表明,抑郁是心理疲劳的征兆,产生心理疲劳后,运动员不仅运动能力下降,而且情绪不稳定,意志减弱,不喜欢和人交流,对自己的训练进展和比赛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下降。
  3.适应性反应。产生运动疲劳后,如果运动员得不到恢复或恢复不足时,心理疲劳持续积累,一旦超过某一临界点,便开始对运动员的运动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致使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适应能力明显下降。
  4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判断方法
  (1)观察法。教练员在训练中应随时观察运动员的各种反应,如运动员反应迟钝、注意涣散、精神恍惚、情绪烦躁、思维混乱、不可名状的恼怒和沮丧;肌肉松弛,肌肉群协调不良,动作缓慢不等,均可能是心理疲劳的表现。
  (2)体温测量。用温度计测量对侧肢体表面温度,当对侧肢体表面体温之差大于0.50℃时,反映有中度以上的疲劳发生;当体温之差大于20℃时,反馈疲劳较为严重。单调枯燥产生的厌烦心理,可以考虑重新安排训练计划和休息时间,还可以适当变化一下练习方式。

  (3)反应时。反应时主要反应大脑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当运动性疲劳产生时,其灵活性明显下降,表现为反应时延长。其中,选择反应时的变化尤为明显。因为选择反应时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较高层次的接纳感水平,即不仅要求对刺激快速应答,而且还要预先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快速反应,可以通过生理学一些测量反应时的仪器进行测试。
  (4)动作稳定性。当运动员出现心理疲劳症状时,动作稳定性明显降低。表现为手脚发抖、动作不稳,说明运动员本身感受器的机能状况不佳,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能力紊乱。
  (5)闪光融合频率。心理疲劳时感觉机能下降,对闪光的分辨能力降低,闪光融合频率值普遍较低。当测得值为1.0~3.9周波数每秒时,反映为轻度疲劳;当测得值为4.0~7.9周波数每秒时,反映为中度疲劳;当测得值为8.0周波数每秒时,反映为重度疲劳。
  (6)脑电图。心理疲劳时反应迟钝、判断失误、注意不集中,甚至厌练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eeg诊断运动疲劳有56.60%~60.00%的阳性率。另外,判断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方法还有加算能力等。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现象比较复杂,表现也各不相同,所以,必须采取多指标综合诊断的方法,还应注意要求运动员学会长期自身对照,及时反馈给教练员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感觉。
  
  四、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消除
  
  从疲劳的部位来看,它最先在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中产生,且与体内能量物质消耗过多和恢复不足有关。如果不首先消除运动员的心理负担,虽然他们在休息,但大脑神经仍在紧张的活动,疲劳仍不能很快消除。所以,要解除疲劳首先是使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迅速恢复,对于已经产生心理疲劳的运动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消除。
  1.中断训练或换项训练。从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来看,很多情况下,心理疲劳是由于重复单调的动作行为而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停止训练或采取其他训练方式,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2.心理恢复训练。可在训练时,听一些节奏轻快、愉悦的音乐,在欣赏音乐的快乐中,疲劳感可以减轻不少。通过语言暗示诱导其肌肉和神经放松,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最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具有明显消除心理疲劳的效果。另外,催眠术也是消除疲劳的好方法。
  3.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来消除心理疲劳。运用mc2studymt仪器进行心理训练。该系统通过大脑活动频率波的刺激来调节个体的意识状态,帮助迅速进入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脑生理环境,如心理的放松、注意的高度集中、神经活动的激发状态。也可采用肌肉功能刺激法进行恢复放松练习,使运动员的肌肉得到放松,以达到消除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疲劳的目的。对于搭补到理想要求的运动员所产生的心理疲劳,教练员可鼓励运动员增强信心,还可以分解动作、详细分析动作等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来达到消除心理疲劳的效果。
  4.充足睡眠,营养饮食。充足的睡眠对于消除疲劳是非常有效的,一般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8个小时左右。因为是肌肉的疲劳引起身体上的疲劳,从而产生心理疲劳,而肌肉组织细胞的休整过程是在睡眠时间进行的,所以,良好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仅影响体力,其中,含有的一些物质也会对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运动后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加强营养,平衡膳食,从而使体力和精神都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
  5.克服情绪周期的影响。人体内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有一定的周期,在它的作用下,人的精神状态也会随之兴奋或低落,也就是所谓的“情绪周期”。因此,在情绪低落、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减少运动量,同时,还要注意自我心理状态的调适,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尽快从情绪的低谷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金湖,吴家舵.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概况[j].体育科研,2005,(3).
  [2]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0-35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