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15-07-08 08: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我国高校中以贫困生为主体的弱势群体的存在,不但给高校的管理和学生成才形成压力,而且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构成
  
  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经济贫困、生话窘迫者。高校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家庭经济贫困而难以交付学杂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缺乏经济保障的学生,按其贫困程度分为特困生和困难生。据统计,贫困生在高校的平均比例己高达25%。高校贫困生的成员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城市下岗或工薪少的职工家庭;二是地区经济不发达,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三是由于天灾人锅或家庭发生意外事故,而导致家人重病、致残、伤亡等,家庭负债;四是农村多子女家庭,生活困难。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日常交际中处于极被动地位,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或半自我封闭状态中,不善于沟通,往往感情脆弱,常常表现出敏感、悲观、空虚、无助绝望等苦闷心理,有的贫困生甚至产生怨恨家庭的情绪。
  第二,心理健康不佳、有心理疾病者。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顺利的简单成长经历使他们缺乏挫折和失败的磨练,缺少独立生活经验,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一方面随着学业、就业、情感压力的加剧,面对市场经济和各种矛盾,不少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处在生长发展最关键时期,生理、心理的需要特别多却又得不到完全满足,会加剧心理负荷,诱发心理疾病。wWw.133229.CoM
  第三,学业一般、就业信心不足者。中学时学习优势对一部分同学来说已不复存在,新环境中人才荟萃,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中学又大相径庭,部分学生在学习乃至多方面的优势会削弱甚至丧失,从“鹤立鸡群”变成了“平庸之辈”,对他们来说各种评优、评奖、担任职务的可能性不大,这就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同时求职艰难是每个学生充分体会到的,由于职业事关重大,它给人的压力也格外沉重,这种压力对学业一般的同学来说尤为突出。对就业的强烈欲望、对未来职业和生活的不确定、对就业市场竞争的无能为力,使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第四,思想行为不良、曾受违纪处理者。一部分学生因考试作弊、偷窃、打架等违纪、不良行为受到校纪校规处理,从此对前途失去信心而精神不振,表现为思想消极、情绪低沉、行为懈怠、同学关系冷漠。
  
  二、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缺陷及表现
  
  第一,存在强烈的自卑感。弱势学生中贫困生由于长期生活困窘,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构成了特定的贫困文化,而贫困文化存在一定的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乐观、积极进取和善于合作的素质等。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的社会身份特征,贫困大学生心理有着明确的社会归属的认知,交往范围会缩小在身份与自己相同的同学身上,会顾忌与成绩优异的非贫困同学交往,这种表现就是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导致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也因过度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而感到羞耻。
  第二,存在障碍型心理,日常交际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弱势学生由于种种不幸和遭遇,生理、心理与常人不同,拥有特殊的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导致在交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和隔阂,缺乏直接的沟通,甚至遭到同学的误解,同时由于外界的冷遇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他们陷入自我隔绝或半封闭的心理状态,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被其他同学接受,交际范围狭窄,个性被压抑、心灵被扭曲。
  第三,存在消极型心理,因缺乏实践锻炼而能力较差。弱势学生常常会自怨自艾、报怨生不逢时,加之毕业就业的一些不正之风,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失去信心,出现悲观、消极心理,表现为苦闷、抑郁、落落寡欢,许多人陷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而不能自拔。
  第四,存在躁动、分裂心理,自主和自制能力较弱。心理的失衡往往表现为行为的无所适从,个别学生一方面不愿正视自己、不愿接受师生的援助,另一方面又强烈感受到来自家庭沉重的责任和家长强烈的期待,由此产生一种着急、烦躁、忧虑的情绪,从而导致一种焦躁的心理;个别学生敏感多疑,自卫心理强,表现出强烈的失落、茫然、郁闷,常常言语、行为举止极端;马加爵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问题,对贫富不均、钱权交易、贪污腐败等现象非常不满,有强烈的愤世、嫉俗心理。
  
  三、原因及危害
  
  第一,生源结构问题。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存在地理、风俗、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基础知识、表达能力等客观上都存在着一定差距。在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同一校园内招收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起点不一,但进入大学后要求却大致相同,客观上给低层次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第二,家庭和社会问题。由于弱势学生家庭普遍经济贫困,父母大多忙与生计,没有给孩子应有的家庭温暖,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也缺乏给孩子良好的教养,教育失当。从社会因素看,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
  第三,高校的“政策”问题。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相应“土政策”的保护,学校的“好心”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但市场不同情“弱者”,在临近毕业时这些同学会发现自己几年的大学学习收获甚微而表现出极度失望;对违纪学生“手下留情”,舍不得处理,舍不得让其退学,反而助长了一些学生的有恃无恐,也对其他同学造成负面影响。
  第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欠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欠缺主要表现在:目前各大学的心理辅导机构设置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机构的名称、管理、人员编制、服务模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咨询人员多为兼职,从业人员大多都是非专业人员;即使部分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却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受过系统训练的人才更少;心理咨询室也多为兼职教师轮流值班,其时间、精力根本无法保证。

  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不利于高校发展。二是增加育人的难度,不利于学校管理。三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大学生成才。四是影响学生就业,不利社会安定。
  
  四、解决弱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第一,倾斜情感,培养积极信念。在把握客观公正的原则的同时,要尽可能的把情感向那些更需要理解和帮助的学生倾斜,多接触他们,多给他们一点微笑、鼓励、信任,多一些关怀,以唤醒他们被压抑的人性,激起被埋藏的自尊,给他们相对宽容的环境,才能帮助弱势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加强自立、自强、自信教育。
  第二,人格教育。人格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所在,对弱势大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要带有任何偏见,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在生活上给予他们资助和关心,在学习上多鼓励和帮助,扶贫先扶志。除了物质上的,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尊重弱势大学生的隐私,注意采取适当的工作方式做好弱势大学生的工作,使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全面健康地发展。
  第三,宣泄心理教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应给予弱势大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交谈讨论,提供建议等方式开启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忧郁,以便把心里不愉快的情绪发泄出来;要刻意指导、帮助他们通过建立友谊,与自己的知心朋友倾吐内心的苦衷,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有助于他们良好心理的形成,健康心理的发展。
  第四,耐挫折训练。必须加强对弱势大学生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的训练,培养起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刚毅品质,塑造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坚毅意志。
  第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助学贷款、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和减免学杂费等,投入财力和人力关心贫困生,为其排忧解难,细致入微地关心和帮助他们;改变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观念和救助方式,变无偿的困难补助为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再获取报酬。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缓解了经济压力;加强银校合作,推进助学贷款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资助办法,对国家、银行、学校、学生、家长都有益,政府、银行、学校等必须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利国利民的事 。
  第六,心理咨询。学校应积极帮助弱势大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特别关注和关心弱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弱势大学生一般对自己的处境感到自卑,因而显得敏感悲观、心理脆弱,不愿触及自身的弱势一经济问题、心理问题、成绩问题等。因此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是必要的,这种“扶贫”是全方位的,心理老师应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问题,听其倾诉,帮其开导,使他们走出因为经济贫困所带来的阴影,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让其在交往与交流中发现自身价值。保障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权益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能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心理素质在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需要弱势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而学校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与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马皑乐,国安.弱势群体与社会失衡[j].政法论坛.2004,(03).
  [2 ]陈烈,彭建军.贫苦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