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大学心理学教育依据与运用启示论文(共5篇)

2023-12-07 03: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积极心理学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大学新生从紧张忙碌的高中步入大学校园,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末和青年中期的年龄,处在逐渐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用激动、新奇、迷茫或者失落的眼光看着大学,地域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他们在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出现很多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学业和正常生活。


  这种心理应急状态必须引起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入校后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到普及心理测试、心理治疗等,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对新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起到促进作用。在此前提下,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通过研究人性积极层面可使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完善。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


  有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其主要体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和恐惧等症状上。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方法不当产生焦虑心理


  高中阶段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大学已经没有,在学习上也不会再有老师随时讲解、家长整日监督,很多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学习的两个月后普遍感到大学学习毫无动力,面对复杂难懂的大学课程,对课堂老师讲解的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很多时候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产生迷茫,不知自己如何才能在大学这个舞台施展自己才能。如果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很容易陷入考试亮红灯的境地。


  (二)人际关系敏感


  进入大学后,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由于之前所处地域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个人性格等差异,会在平日的生活中产生矛盾并出现孤立、排挤的现象;缺失父母的呵护和依赖,和之前高中好友的分开,大学好友圈还未形成。这些原因使得大学新生极易产生孤独、无助的失落感,心理极其脆弱。


  (三)独立生活适应不良、心理落差大


  大学入学后的新生有种被释放的自由感,少了平日父母的束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但是由于接触社会太少,思想单纯等原因往往会在独立生活、应对社会等方面受挫。


  在进入正轨的大学学习后,很快发现大学里比自己优秀的人很多,一些开朗自信、多才多艺的同学在大学里脱颖而出,一部分学生会在这个时候感觉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并一蹶不振,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失落和自卑,自我意思较弱,甚至对自己一度产生怀疑和胆怯的心理。


  大学新生的消极心理问题对其学习和生活有严重影响,使得本应迎接丰富多彩大学生活的新生们感到怅惘和迷茫。如何让新生们积极、主动的将自己的心理调整过来,尽快正确认识自我,自信、乐观的迈出人生成功第一步。积极心理学中个体健康发展和生活幸福的出发点给我们很多启示。


  二、积极心理学简介


  在当前的西方国家,处于前沿发展的积极心理学引起了人们广泛兴趣。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其主要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和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用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心理学。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1]。他所强调的幸福和幸福感包括积极的情绪和积极的状态,教会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幸福,并准确预测影响因素。是对之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补充,扩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对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注入新的活力般引起广泛关注。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标: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积累并遗传了大量的"积极基因",所以,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元素。在社会化过程中,人固有的、由积极基因所决定的心理元素被激活,成为决定人行为的积极的心理因素,进而可以发展成为积极的心理特征、心理品质。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发现,人的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内驱力[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个人发展的积极方面,以科学的方法发掘个体之间的不同以及各自的优势所在,将个人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予以挖掘和激发,帮助个体重视自我,树立自信、健康乐观的生活信念,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就是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努力所达到的一种快乐和成功境界。积极心理学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对当代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自我正确认识


  积极心理学认为天赋、创造力和智慧是个人力量和潜质,会对我们自己和其他人产生积极影响[1]。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差异,如果从积极方面去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势智力并有意的展示自己的优势。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对大学新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要注重一般智力的开发与培养,帮助他们在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不断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的创造力,新生在认识自己的优势智力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智力,在逐渐适应独立学习的同时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途径。教育工作者要肯定他们的优点与长处,对于他们出现的任何进步与努力都要给予鼓励与赞美;学会信任、欣赏与感激,强调每位新生积极的一面,特别注意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


  针对大一新生在大学学习上的迷茫性,要多开展一些有关大学学习方法讲座,引导新生尽快的认识自身优势,鼓励他们参加到相关的学习、活动中去,调动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里确立奋斗目标,规划未来之路尤为重要。明确了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他们的心态才会更积极向上,生活才会更充实,才会乐观地面对挫折。


  (二)情绪智力的培养


  在提高情商中包括一些技能的训练,如:自我监控、自我调节、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等[1]。要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样的情形下悲伤、焦虑和愤怒可能发生,以及在这种情形下相应的理念。提倡以沟通技巧来实现相互理解和移情,同时用问题解决技能发实现整个新生集体的合作,这是良好人际关系发展所必须的。积极心理学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这就要从入学教育的辅导员工作中逐渐培养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对班集体中每位同学的友爱,教会他们与人交往中坦诚相待,在谈话中善于聆听,真诚地赞美别人的长处,同时又能宽容地对待别人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各种团组织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班集体联谊中逐步培养班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让新生们逐渐在大学中发展自己的良好人际关系。


  (三)用乐观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


  乐观是预测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变量,其定义为:相信未来好事情比坏事情更有可能发生的总体期望[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事物,从而能够自觉、主动、自主、创新地开展工作。这种乐观的心态表现在积极生活、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和谐美好的自然。新生在独立生活遇到障碍和自信心遭受打击后,总是把一切的后果归于自己失败,无能力,辅导员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多与他们交流,对有困难的同学全班同学要用爱心去帮助,让他们重新乐观开朗的生活。


  总之,大学新生是最需要关注与引导的,积极心理学目的是由学生主体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大学新生正确面对大学中的各种困惑、迷茫,使大学新生们自我认识到如何在大学中真正的展现自我,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并通过各种活动的方式提高心理品质。


  作者:任亚妮

  第2篇: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大学必修课的心理学依据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与人文精神缺失现状


  1、自杀、精神障碍困扰不断


  中国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大学生自杀案是27起;2004年为68起;2005年116起;2006年130起。全国高校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近10%的大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障碍。在广东高校中,几乎每所高校每年都有3名至5名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仅广州市就有近两成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其中一半需要立即安排辅导,另一半学生则有间发性的精神问题,也需要精神咨询。


  2008年是大学生自杀事件高发年,仅广东省就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另有5人自杀未遂。全国直属高校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分布于13个省38所高校,达到历史顶峰。据搜狐网2009年4月底的报道,全国已发生7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播报,北京地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3.66%,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2、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大学校园出现了“文凭热、考研热、出国热、证书热”,许多大学生都把“证书”看成是改变命运的钥匙,钥匙越多越好,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他们热衷于各类考试,却缺少对科学本身的追求与热忱。还有些大学生对实用技术比较重视,而轻视理论科学的价值。学习为考试,考试为毕业,毕业为就业,就业为赚钱。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社会,关注外部世界,但却越来越不了解自己。大学生们在人生态度、道德准则、义利观念、婚恋观念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多种价值取向,追求功利往往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选择。


  多数大学生的理想就是“找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家庭”等此类生活理想,从不把自己的理想与社会责任、承担义务、乐于奉献相联系。大多数大学生对待他人淡漠,以自我为中心,严于批评别人,却疏于反省自己。


  二、心理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写入日常教学计划的心理学依据


  1、心理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是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成熟的需要


  大学生的心理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成真正成熟的阶段。心理特征如下:处在大学阶段,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情绪、情感较以前成熟稳定,观察力较以前显著提高,善于通过现象深入到事物本质抓住事物核心,善于审时度势,善于独立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相对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存在一定逆反心理。特别是被称为80后的这一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条件优越,他们对环境的变化、学业的好坏、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关系、社会现实与自身情况的差距较敏感,因此体现出感情脆弱、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等时代特征。


  2、心理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需要


  将心理教育课程列入必修课,写入教学计划,是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给我们的启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奥尔波特认为:传统心理学只着重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这是一个缺陷;从人的价值和最高追求的角度看,心理学应该成为“健康人”的心理学,而涉及价值问题时,只有健康人或自我实现者的选择、爱好和判断才是对人类有益的。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心理学对意义、价值的重视、对人生和生活的积极态度、发展的心理观、主张建立真诚关怀的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对于大学生价值系统的混乱、情感苦闷、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中的闭锁心态、舆论环境中的逆反心理、变革中的困惑心态与焦虑情绪等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更符合教育规律,更符合从人的发展、成才的角度来塑造、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态的宗旨。种心理教育是一种融合了人格心理学、个性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基础内容与生动案例相结合,注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满足其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素质综合教育。


  3、心理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是大学生成才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成功心理学按它的创始人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的解注,是关于发挥人的最佳效能的科学,它致力于发现和促进那些能使个体和社会成功的因素,关注对成功的生活与职业的贡献,它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一反传统心理学的关注病态,成功心理学关注成功,以数据库为基础从人的心理构成和心理研究的角度,分析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在长期的研究中他们发现,每个正常人都有其独特的才干以及由才干构成的独特优势。所谓才干,指个人所展现的自发而持久的并能产生效益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模式。它是遗传和早期形成的,盖洛普借用近年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将才干比作一个人3到15岁所进行的大脑布线。一旦完成很难改变。优势由才干、技能和知识组成,其核心是才干。


  成功心理学引入大学心理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它教给你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然后扬长避短,发挥最佳潜能,走向每个人都不同的成功之路。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鼓励孩子不遗余力地去纠错补缺,以求完美并以此来定义进步,而事实上当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缺点时,就无暇顾及增强和发挥优势了,更何况任何人的欠缺都比才干多得多。我们把无数的诺贝尔奖扼杀在了摇篮里,却从未思考过为什么用铁杵磨针而不用铁块磨?铁杵的优势磨成其他工具是否更加省力、是否有更大的使用价值?我们的创新意识靠什么样的教育来培养?


  三、心理健康教育应列为大学必修课写入教学计划


  我们的心理教育要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开发大学生独特的心理潜能,强调以人为本,给予大学生人性化的真诚关怀,注重优良个性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现代化人格和品格的自主发展。国外大学心理教育突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全的自我意识,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追求理想的自我实现。重视用积极的方式处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乐观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认知方式。引导大学生敢于并善于负责任,提高责任意识与能力,培养身心健康、负责任的国家公民与社会公民。


  我们习惯于把高校心理教育视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稳定管理秩序,预防极端事件发生的一种途径和手段,结果心理教育变成了针对极少数有心理障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的心理疏导与治疗,而其他绝大多数学生则被排斥在心理教育之外。


  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人,《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说,意思是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蔡元培认为,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但不是道德楷模,不是宗教之所。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当今的大学教育恰恰忽略了人文精神与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不但要走出“救治”的误区,更要将大学人文教育融入其中,以人为本,普及心理知识、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形成以心理教育必修课为先导、多重防护网络并举、心理援助与治疗专业化、人性化的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对心理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高校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心理教育应该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体系,同时心理教育自身也要形成一个体系。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健全人格、良好心理素质、强烈责任感的培养教育是系统中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学校的专业教学系统、辅助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工作要协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心理教育必须列为必修课,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道德修养、就业指导一样得到充分重视。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如果不能够及时得到适当的引导,很有可能会给我们的社会培养出来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社会没有任何责任感的人,也就意味着大学教育的失败。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心理素质健全的栋梁之才,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大学必修课写入教学计划势在必行!


  作者:木薇等

  第3篇: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大学英语课堂导入中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是学习的主体,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的信息和过程,而学习的质量取决于效果。中国心理学会推荐使用教材《教育心理学》中写道:要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应当:1.Beaguideinhelpingstudentstoconstructtheirownthinking(成为帮助学生构建独立思考的指导者);2.Usethinking-basedquestions(采用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3.Providepositiverolemodelsforthinking(提供学生积极思考的楷模);4.Beathinkingrolemodelforstudentsasateacher(自己本身成为学生的榜样);5.Keepup-to-dateonthelatestdevelopmentsinthinking(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思维理论的最新动态)。(P.289.约翰.桑托洛克.《教育心理学》.2005.10)


  青年高校教师可以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定位成学徒型教师致力的方向和为之坚持的教学理想和信念。尽量把自己学到、看到和碰到的东西融会贯通起来,展示给学生一个方法,一个主题,通过“浸泡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个轻松、自然、有趣以及有序的学习氛围,从听、说、读、练、看五个方面来向学生展示大学英语学习如何对他们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剖析大学英语学习在人生阶段中起到的作用,向学生推荐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去提炼生活。


  复旦大学翟象俊教授在某教研室的教学理念交流会上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要注重theprocessoftraining,developingknowledge,skills,mindandcharactersofstudents.(扩大知识面,培训技能,开拓思路,完善他们的品德的过程)。这番话不仅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是资深教师对青年高校教师的期待和每位教师肩负的责任。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是对世界的赞美、歌颂、倡导、评判或者是为坚持不懈的探索,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出发点。教育教学者都知道,最好的学习导师就是兴趣,最佳的学习搭档就是坚持。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教育教学法、心理学的学习理解,教师备课应以课本为中心来一个思维扩散式教学,尝试从知识面扩大、学生自我能力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来备课,精心构思,有预见性地设计教学环节,不断地完善教学步骤,达到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目的。


  一、采用游戏处理方式,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教育心理学的构建主义观点认为,teachersshouldnotattempttosimplypourinformationintochildren’sminds.Rather,childrenshouldbeencouragedtoexploretheirworld,discoverknowledge,reflect,andthinkcritically(教师备课教学应该遵循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策略(instructionalstrategy),而不应该试图简单将信息灌输给学生;一定程度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发现知识,引发深思从而学会批判式思考问题)。(P.8.约翰・桑托洛克.《教育心理学》.2005.10)


  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做到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首先是给学生对文章主题留下深刻印象。教师通过鼓励和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或者激起其情感回应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其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可以扩展知识,拓宽知识面,而教师在此情感基础上再仔细分解课文知识的语言点,简化词汇学习,归纳重难点,细心分析、讲解,通过学生、教师的一致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其次,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让学生理解课文而对知识产生兴趣。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不同的教学主题来做游戏。


  董亚芬版的大学英语精读教科书中有篇关于学习习惯的文章。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存在诸多的因素,但是,个人能力、努力和坚持不懈这些因素都都源于两个字——态度。于是,游戏规则就出来了:


  如果令: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分别对等于百分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那么:让学生从所掌握的词汇中找出一个词,将此单词当中所有的字母相应值相加看看有没有得到100%(圆满)。


  比如:Hardwork(努力工作)H+A+R+D+W+O+R+K=98%


  以此类推,学生们能想到的单词很多,Knowledge(知识),Love(爱),Luck(好运),Money(金钱),Leadership(领导能力)等等。


  很快地,学生会发现,那些通常认为重要的东西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即,依照游戏规则是不能令我们寻求到100%的美满生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激励、引导,让他们充分调动积极性来思考:究竟是什么单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成100%的圆满?“真的有这样一个单词存在吗?”,带着这样一个疑问和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将主动思索、寻找,最后会发现Attitude(心态)这个单词的字母相加最终的得数是100%。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们能懂得:我们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能够使我们的生活达到100%圆满的最佳状态。在课文的导入中,教师再准备一些引导性的谚语和词句,这样就能让学生对文章,对英语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Yourattitudewillchangeafteryourthink,andyourhabitwillchangeafteryourattitude;andyourcharacteristicwillchangeafteryourhabit;andconsequently,yourlifeisinfluenced."–AbrahamMaslow


  It'syourattitude,notyouraptitudethatwilldetermineyourfuturealtitude.


  这样的短短的10分钟导入的处理,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切合实际、增添趣味性,学生对课文主题理解到位、印象深刻,进而有助于转化学习观念,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外,动手教育也是不错的游戏方式。《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TheSenseOfWonder”(惊奇之感),它通过文章主题curiosity-thefuelofdevelopment.(好奇心是发展的源泉)传递一种信息:鼓励我们,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应该像孩童一样用纯洁的心灵和无限的希望去体验生活,感悟世界。这篇文章是游戏处理方式的典型;即,通过让学生触摸,感受来感知和发现。教师只需要准备道具:盐,胡椒,雪碧,可乐,果粒橙,橘子,柿子,草,树叶,花朵等等,简单的道具能换来满课堂的欢声笑语。于是,从中引导学生去开口说,去感觉,只需要给出相应的单词和适当的鼓励就够了。


  Wordsforreference:thorn\sting\stingy\soft\tender\solid\nice\cold\cool\sweet\flavor\sour\acid\pungent\strange\asmelloffreshness\refreshing\juicy\sticky\perfume\fragrance


  Sentencesstructure:Itfeels\tastes\smellslike…;Ithas…\Itis…;


  Keywords:persimmon\cactus\pepper\hedgehog\sprite\cocacola\juice\snail


  这样,让学生理解五感是我们生存的工具,但是要生存和发展,我们人类还具备更加珍贵的能力:imagination,creation,inspirationandcuriosity(想象力、创造力、灵感和好奇心)。然后,通过图片讲解,英语音乐视频的赏析,篇文章的主题就跃然“台面”,教师在教学中也能潜移默化地灌输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利用案例分析,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约翰.桑托洛克(JohnSantrock)在他的专著《教育心理学》中阐述,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基于教育的多样性,我们知道学习者本身的先备知识(priorknowledge)包括了学习者通过不同的区域文化经历获得知识,例如:种族特点,社会经济地位和性别。学生的先备知识对知识构建可能促进学习也可能妨碍学习。相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也是来自于不同区域,各自代表着不同文化的个体。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个体对同样一篇文章的理解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也可能有些个体由于某些先备知识的妨碍,他完全无法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针对这种教育差异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如何成为学生和教材之间的有效媒介,要成功地帮助学生转化信息。约翰.桑托洛克在专著中就提到这样的教学策略:1.Thinkaboutwhatyourstudentsneedforsuccessinlife(教师应心系学生需要,塑造其成功人生);2.Givestudentsmanyopportunitiesforreal-worldlearning(展示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3.Rootconceptsinapplications(揉合理念于实践);4.Teachfordepthofunderstandingandmeaning(教导学生理解和寓意的真谛);5.Teachstrategiesthatwillgeneralize(传授泛论策略)。(P.306.约翰.桑托洛克.《教育心理学》.2005.10)


  高校教育不应该仅限于技能掌握和应试过级教育,更应该是升华学生思想的素质教育,是践行终身教育的一种理念。对于有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大学生而言,教师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敞开他们的心扉,培养正确的意识取向,引导激励他们更好地生活,真正领会“愉快学习,自主成长”。本着约翰・桑托洛克的这种教学策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更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网罗信息,采用案例分析和心理学探讨的形式来升华课文主题,深刻学生的理解,启发其对生活的领悟。


  董亚芬的大学英语预备级二中有两篇文章:”WhatisHappiness”和”NoHomeinAfrica”。这两篇文章分别对于幸福和不幸作了介绍;但是,幸福与不幸却是两个相当抽象、因人而异的概念。教师如何能让学生明白,不是任何成功都能给人带来幸福,以及引导学生去体会黑人面对的歧视与生存的尴尬和无根的悲哀。通过用迈克・杰克逊和他的教子-麦考利・卡尔金(电影《小鬼当家》的小主角)的实例来让学生讨论。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关注社会现象,也加深了他们对幸福、不幸等抽象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迈克・杰克逊和《小鬼当家》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经典,可是巨大的成就和过早成名未必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平等,相反地,结果却是截然不同。这一系列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深思。通过介绍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让学生体会人的真正价值和最高要求应该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鼓励学生要学会努力上进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换位思考是人生的一大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这对于学生未来生活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采用非常规角度去分析问题也是一大有效教学的突破口。


  《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有这样一篇文章“TheTitanicⅡ---ShouldaGoodFeministAcceptPrioritySeatingonaLifeboat?”中谈的是女权主义运动。学生们对这种生僻又极少接触的领域必然是兴趣黯然,但是,这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女权主义的存在是由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男权社会之下大男子主义碰撞所产生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面对这样一个本身就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切入点由一个灰色地带的人群(Transgenderpeople变性人)引出,来说明一个本质的问题:人人都需要相互尊重理解,需要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文章从一个虚构的沉船事件引发出一种社会态度。教师通过英语视频和图片,课文内容的解说,学生必能听得津津有味。


  教师备课授课、教学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面对新时代的教学改革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青年高校教师的师资状况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应在授课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摄取更多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广泛网罗各种社会现象来丰富课堂视野,充分运用有利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努力学习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和科研水平,为关心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奋斗终身。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通过一个“教学-生活渗透”的方式,通过朋友聊天,师生谈心的方式去为学生创造一个资源丰富,并能使其意愿“自主”的学习方式,积累经验,丰富教学体系,在摸索中不断充实、前进、成长。


  作者:王欢欢

  第5篇:试论教育心理学在大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和激励大学生学习动机,首先要了解动机的内涵。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转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指向某一目标而进行的。而学习动机则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从中学进入大学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更多地依赖于学生自身的约束能力,外松内紧的学习氛围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这就要求教师能掌握和灵活运用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这对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成绩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以英语教学为例,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随时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学习英语时,学生最爱问老师的问题就是:“背单词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多数老师面对这样的问题都是以“多读、多写、多用”或“没有捷径,就是死记硬背”等回答搪塞。这样的答案不仅解决不了学生的问题,反而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利用年轻人的积极向上、争强好胜的心理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早在上世纪,伊万·巴甫洛夫(IvanPavlov,1949—1936)就提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他的著名的狗的条件反射实验给当今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探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托马斯·费兹科(ThomasFetsco2008)给我们列举经典条件反射在学校中的一些实例。


  1.约翰(John)只要在别人面前表现不佳,就会感到紧张。过去他曾多次在数学作业和测验方面表现不佳,现在只要数学老师说大家拿出纸来测验,他的手心就会出汗,开始感到难受。


  2.在成人赞扬和支持萨莉(Sally)时,她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满足。她的老师很温和而且善于鼓励人,所以当她谈起或想到学校时就会很开心。


  3.在小学时,萨拉(Sarah)曾参加过两次演出,但两次在舞台上她都忘了台词,这使她感到既紧张又尴尬。现在邀请她参加表演她会感到很紧张。


  4.约瑟夫(Joseph)先生在读高中时遇到很多麻烦,而且表现非常糟糕,最终他感到在学校很不舒服,于是退学了。今天,他作为家长来校参加家长会,一看到学校的建筑,他就感到很不舒服。


  这些实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教学中老师应重视学生对教学行为的种种反应,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以学生能通过思考、通过努力而完成问题为原则。教学时不应按自己的习惯数年如一日地一成不变,或仅仅局限于教材,或以教材的局限性为理由使学习沦为枯燥、机械似的训练,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按经典条件作用的观点来看,如果某人或某物与其他引起正面或负面情绪反应的刺激一起出现,那么这些人或物最终会使人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约翰麦克卢尔2008)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前首先对课程教材作精细的评估,以便使学生不接收负性的刺激。即使是无意中造成了这种刺激也应及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修正。


  二、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这是个心理学问题也是个哲学问题,是“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问题。老师要求学生完成其布置的作业,正确答出所提问题是外部动机(外因)。而如何完美地完成,如何正确地回答则是内部动机(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以音乐学院钢琴教学为例:学生觉得练琴枯燥无味,特别是遇见某些乐曲音乐性不强,但技术却很复杂的时候,更易产生厌烦情绪。那么,如何使学生不但不厌烦,反而有兴趣地练习呢?首先教师应找到使学生厌烦的原因(乐曲枯燥,无调性,技术复杂且不断重复,长期无法更正坏旧习惯而受到同学的嘲弄等),然后对症下药,比如乐曲枯燥时,帮助学生丰富想象力,把乐曲描绘成一幅图画,创设出情境,让音乐活起来,变抽象为具体,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兴趣。再如:学生练习无调性的现代派音乐时,会产生厌烦情绪。这时老师应该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析,在无调性的乐曲中找出它的调性,找出乐曲组成的规律,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集思广益(brainstorm)。同时给学生们规定时间,看哪个小组找得快,找得准,用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们会立刻对这些枯燥的乐曲产生浓厚的兴趣。内部动机有了,内因起作用了,还有什么问题难以解决呢?


  三、综合利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定期举办一些小型比赛式的表演,特别是对学习语言的学生来说效果甚佳。在这个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心理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对每个参演者进行打分,排名。这会激励学生的争先欲望(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对每个参赛者都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和褒奖以保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注意对落后学生进步点的发现、肯定、褒奖。(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评定)。因为每个学生能力的差异,让他们上台表演的内容难度也应有差异,让每个上台表演的学生都能充分自如地展示才艺,这对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对演出不成功或有不足之处的学生,及时帮他找到原因,分析结果归因,对症下药,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切忌讽刺嘲笑,挖苦打击,这会让学生产生厌恶、逆反的不良心理。(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四、结语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同学科、不同时间、不同环境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灵活运用好心理学这门科学,不仅有利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作者:朱蓓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