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西部中小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途径分析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环境中的性信息随处可见,青少年的性成熟逐渐提前。但青少年生理发育水平与其掌握的性知识并不平衡,这导致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青少年因为缺少性知识而产生心理冲突及精神负担,部分青少年甚至因为“性无知”而导致性犯罪。可见,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问卷调查,以遵义市12所中小学为调查对象,考察西部中小学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情况,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健全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一、引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认同。相较于以往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现象,此次课改对广大中小学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使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实处。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性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甚至家庭教育中刻意回避的一个话题[1]。中学生正处于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既是生理发育的高峰期、生殖能力与性的成熟期,同时又是自我意识和智慧的增长期,是确立人生理想、培养道德责任感、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处于快速发育中的中小学生不仅面临着学业的压力,同时也体验着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压力,一旦处理不当,各种问题就会随之而来。调查显示:我国18~24岁青少年在首次发生性关系时只有49%的人采取保护措施,他们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主要是网络[2]。可见,了解哪些是当前学生所感兴趣的、需要了解的性知识,探索学生喜欢的、科学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径已经成为一个最现实的课题。本文以遵义市12所中小学为对象,调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在该市中小学校开展的现状,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中小学有效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期为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性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遵义市12所中小学的3600多名学生进行 “青春期性教育”状况调查,并结合对部分学生的个别访谈,了解目前他们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以及家庭、学校开展性教育的基本情况。
1.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
调查显示,性心理健康教育在遵义市中小学的开展状况近乎空白。在被调查的12所学校中,性教育内容几乎被超八成的学校所屏蔽。当讲到相关知识时大部分教师都会以自习或早恋等大众化问题的讲解代替,而对于学生更需要了解的一些性知识、性卫生却往往避而不提。同时,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一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不需要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认为他们可以“无师自通”;另一部分家长把性教育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教师身上,认为学校应当承担起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主动放弃了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3]。此外,调查也表明,目前中学生性生理成熟较早,容易对异性产生好奇和性冲动,但由于他们没有获取科学的性知识的正当途径,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非常容易受影视、网络、色情书刊的影响,导致他们性观念相对比较开放。同时他们对性卫生、性知识的了解又相对滞后,很多中学生根本不了解性病,更不知道如何去预防性病,这无疑使中学生感染性病的几率大大增加,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埋下了隐患。
2.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中小学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思想错位。家庭、学校性健康教育之所以长期效果不好,与大家的错误认识有关。由于我国封建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大多数人对性的问题处于无知状态,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人们往往把性作为禁区,与丑恶、下流相提并论,认为这种问题不能拿到台面上讲。中国性学会秘书长胡佩诚就曾说过,如果不转变教育观念,不得到社会的承认,将会对开展性健康教育工作形成巨大的阻力[4]。
第二,教育原则缺乏。对于个体而言,知识能否转化为其态度和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的投入程度,而在教育工作中,这种投入程度与教育工作者有效利用情感的机制是密不可分的[5]。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往往没有充分运用情感和情绪的感染功能,即使开展了相应工作也是重认知轻情感。而在性教育初期,谈论性问题会激起学生的羞涩感,从而使他们对性知识产生排斥感。
第三,教育内容片面。从课程设置来看,被调查的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中涉及性教育内容的只有初中二年级《生理卫生》课,并且主要侧重于生理卫生知识的传授,对性法律、性道德、性心理部分的涉及很少,这也成为学校性教育受到学生广泛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6]。
第四,教育方法单一。目前,学校性教育采取的仍然是以讲授为主的教育方法,很少能顾及到学生的自我教育。并且在讲授过程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会鼓励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对可能引起争议或比较敏感的性知识也避而不谈,这无形中也弱化了教育效果。
三、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不完善的原因
学校是开展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性教育在我国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学校把性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沉重的负担,不想更多地去触碰。
1.学校方面的原因
首先,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完善。由于传统观念的约束和缺乏专业的学科教师,大部分学校会把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放手给思想品德、生物课教师。但上这些课的时候,这些非专业教师又会因为自身观念滞后,往往会将相关内容一带而过,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次,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目前,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欠缺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化教学条件还较差,许多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连计算机教学需要都满足不了,性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更加难以实现现代化教学。
再次,缺乏具有时代感、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我国,随着十年前上海等一些发达城市的中小学开始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其自行开发的性教育教材也开始面世。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西部地区学校仍在使用早年编写的生理卫生课程教材,而这些内容既不一定符合本地区学生的现实情况,又远远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社会给青少年带来的新的需求。
2.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原因
对于中小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社会和家庭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长期以来,“性”在我国社会中已经成为不能公开谈论的问题,尤其是成年人在子女面前对此更是讳莫如深,甚至出现“性神秘”“性禁锢”现象,剥夺了青少年获得到必要和科学的性教育的机会,从而导致了性蒙昧,把“性”看作是低级和淫秽的现象[7]。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普及率较低的西部地区,很多家长由于其本身受教育水平有限,对子女缺乏相关性知识的启蒙教育,在子女面临性生理困惑和青春期性烦恼时父母也觉得难以启齿给予相应指导。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性教育的活动与宣传近乎空白,学生很难从正规渠道获取完善和规范的性教育知识。加之网络与多媒体环境的相对开放与混乱,中小学生几乎都是自发从电视、报刊及网络等途径学习相关性知识,这也就导致当地青少年犯罪率,尤其是性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四、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性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任务,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密切配合,形成网络化、立体化的教育系统,从而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开展以校本课程为主阵地的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性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为性心理健康教育扫除了课时障碍。结合西部地区的教育现状,健全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开发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性教育已经被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中。尤其是对于教育改革相对缓慢的西部中小学,以选修课或活动课形式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必修课程的延伸,也不再是单纯体现学生兴趣取向的小组活动。所以,学校必须着手开发符合本地区现状和学生需求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和课程。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性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既要求他们热爱学生、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又要求教师掌握性心理、性道德和性生理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和理论素养。尤其是目前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西南地区,学科课程教师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情况比较普遍,但这些地区的孩子恰恰是最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特殊人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在普通师范院校的心理教育专业中培养和储存专门的师资补充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欠缺的地区,同时加强对已任职教师的业务培训。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开展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外,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通过黑板报、教学园地等形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可编制校园读物,营造一种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第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学校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学校应当积极与社会和家庭联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共同开展教育。例如,一些学校可为学生家长举办讲习班或青春期性教育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反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而对于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则应视学生具体家庭情况,深入调查、家访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环境,通过与家长的谈话使其认识到学校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必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
2.完善家庭性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甚至终身教师,因此家庭性教育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非凡。
第一,父母要具备一定的性知识。由于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较为滞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缺乏相应的性知识和性教育能力。因此,要促进孩子的性心理健康,父母首先应学习性生理及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对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所了解,从而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性心理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
第二,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但在西部地区,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成年人的性观念相对开放,早婚早育及非婚生育等情况相对较多,尤其是一些年轻父母不太注意对孩子教育环境的营造及教育方式的选择。在家庭性教育中,父母的身教更胜于言传,父母只有坚持健康的性观念,在性生活上洁身自好,不在家中观看影视录像、黄色淫秽书刊,不在家里从事违法的、不道德的性行为,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的健康发展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3.加强保健性的社会性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对人的影响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天然课堂,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来做好青少年性教育工作。目前,当地的性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相对于东部地区的严格监管,西部地区的文化市场环境相对要宽松许多,相应地,不良社会风气、下流低级庸俗的精神垃圾也就更容易入侵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更大力度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查处学校周边非法经营的网吧,取缔色情非法期刊,从而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加强青少年性教育社会基地的建设。目前,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建立起了青少年教育基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的西部地区,应在积极学习东部地区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建设自己专门的性教育基地或增加一些性教育的场所。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加强性科学、性道德的宣传。这包括对青少年普及科学的性知识,批判传统的性愚昧,对过于开放的性观念进行再认识等,比如定期在展览馆举办性病(包括艾滋病)知识的展览,在社区举办性科学宣传,或在影剧院、少管所放映性教育影片等,从而使青少年树立起符合现代社会文明的性观念。
注:本文受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遵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3ZYJ027)资助。
作者:许秀芬?罗光兰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13期
第2篇:两心理学大师为一女精神病人反目成仇
他是和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是众多心理病人的医生,然而,他却在给一个女精神病患者治病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荣格曾被弗洛伊德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他们两人却最终走向了决裂。关于两人决裂的原因,一百年来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但都语焉不详。
去年,美国著名导演大卫?柯南伯格经过长达数年的研究,终于拍出了一部名叫《危险方法》的影片。讲述了导致这两位大师决裂的导火索——个名叫萨比娜的女精神病患者的故事。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病人变情人,医生变“病人”
1875年7月26日,荣格出生在瑞士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但他却选择了进入医学院学习,并将目标锁定在精神病病理学方面。尽管在当时,精神病病理学尚未完全成形,但他对精神病病理学的未来却是充满了信心。
1900年12月,荣格毕业后,来到苏黎世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实习,三年以后,他取得了助理医师的执照。
“打我的屁股,求求你了!你不打,我就掐死你,掐死你!”1904年8月的一天,荣格从办公室出来,看到一辆马车停在办公楼前,车窗上贴着一张扭曲的脸,更有一阵阵疯狂的尖叫声从车里传出来。当工作人员将一个女人从车里抬下来的时候,那个女人仍在拼命地挣扎着、吼叫着……
荣格叫人将这个名叫萨比娜的俄罗斯犹太女孩抬进自己的诊室。经检查,这个女孩患有很严重的精神病。当时,弗洛伊德虽已提出了“谈话治疗”的概念,但他自己都还没有将此方法付诸实践。荣格决定在萨比娜身上试用一下“谈话治疗”。
荣格坐在萨比娜的身后,开始通过谈话的方式,来挖掘隐藏在她脑海深处的一些意象。萨比娜时而平静,时而狂躁,时而痛哭。
“我小时候做错了事,爸爸就会让我光着屁股,然后打我的屁股进行惩罚。”萨比娜激动地说道。
“你被打后,很害怕吗?”荣格问。
“不,我很喜欢那种感觉。”萨比娜低声地说道。
“你喜欢被打?”
“嗯,他打我的时候,我,很兴奋,然后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愉悦满足感。”
“谈话治疗”在萨比娜身上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治疗的深入,萨比娜的情绪波动慢慢变得平缓了许多。而荣格也在这种谈话沟通中,找到了萨比娜的“创伤性硬核”;小时候光着屁股被父亲惩罚,她会从羞辱中获得性快感,长大后这种“非法的”快感被压抑了,但依旧干扰着她的情绪。后来只要有人用语言威胁她,她就感到兴奋,并跑回房间躺下自慰。在学校里,她潜意识里希望别人羞辱她,甚至四处寻找被羞辱的机会,以便从中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否则她会变得狂躁不已。而事后,她又会深深地陷入到一种自责之中,她觉得不道德,觉得自己肮脏和卑鄙。她无法对别人诉说,只有把它压抑在心里。就这样,她在一种盼望被羞辱以获得快感和事后感到不道德的自责中恶性循环,直至病情越来越严重。
“在你内心,你喜欢被虐,而你长期压抑的罪恶感让你变得狂躁,我很高兴你能够跟我讲述你隐藏在内心的秘密。”荣格在一次次谈话中,开始对这个特殊的病人心生好感。
1906年,荣格无意中读到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对其中精神分析理论十分着迷,他如饥似渴地读着。他写信给弗洛伊德,对他大加称赞,这让弗洛伊德备感欣慰。荣格在与弗洛伊德的来往信件中,谈到了萨比娜的治疗,弗洛伊德也给了荣格不少建议。
长达两年多的治疗让萨比娜的心理逐渐趋于正常,她在对自己病情的探索中,也逐渐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她更是跟着荣格学习各种心理学知识。后来,她成为了荣格的助手,还顺利地进入了苏黎世大学学习医学。医生和病人成了工作伙伴,一起验证学术理论,探索未知领域。这让两人都觉得很兴奋。渐渐地,荣格发现,和萨比娜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思想就会极其活跃,灵感涌现。
“我曾经的狂躁症跟性有关,我现在跟你研究的一切都是以性为基础的理论。我却没有真正的性体验。”1906年底的一个傍晚,在公园的长椅上,萨比娜说完这句话后,主动吻了荣格,年轻的心理大师顿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
几天以后,荣格来到萨比娜居住的筒子楼,他用劲拍了一下萨比娜的臀部,萨比娜立刻感到一种久违的兴奋在体内涌起,她疯狂地叫着。接着,两人便滚到了—起。事后看着床单上殷红的血,萨比娜无比的满足,因为她有了真正的性体验,而不再是纸上谈兵。荣格和萨比娜从心灵上的交流走向了肉体上的交流。
从那之后,萨比娜从荣格曾经的病人变成了他的情人。
萨比娜经历了从反常到正常的过程。与此相反,医生荣格却在治疗中经历了从正常到反常的过程,因为萨比娜为他打开了一扇可以直面自己“阴暗面”的大门,也使他从家庭和职业的刻板秩序中,获得了片刻脱离。
“你就像一只小野猫,时刻撩拨着我作为男人的欲望,让我兴奋,不能自已。你说我是不是病了?”荣格一次次地跟萨比娜疯狂地做爱,哪怕真的是病了,他也要病得痛快!情人和妻子。大师情归何处
1907年1月的一天,荣格和妻子艾玛一起来到苏黎世河畔新买的别墅前,看着漂亮的新房子,荣格很开心。但艾玛却说:“再好的房子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跟从前一样,房子里面没有欢乐。”艾玛这时已感觉到了丈夫的出轨。
艾玛带荣格来到河边,河面停着一艘红色的帆船。
“我给你买的,希望你能多带着两个女兒和我乘坐它在河上玩。你不觉得你现在在病人身上花的时间太多了吗?”艾玛恳切地说道。
荣格一直梦想有一艘红色的帆船,妻子的言语让他感到有几分愧疚。他拉着艾玛跳到帆船上,然后拥着艾玛躺在帆船里。这一幕不巧被站在岸边的萨比娜看到了,她黯然地离去。
1967年2月27日,荣格造访了维也纳弗洛伊德的家。第一次见面,两人聊得十分投缘,“你是我认识的最杰出的人物,没有谁能与你相匹敌。”荣格对弗洛伊德说道。
“我也从未碰到过像你这样知识广博,且对精神病病因怀有如此强烈兴趣的人。相形之下,我在维也纳的其他追随者就成了一帮庸众。”弗洛伊德对荣格也是赞叹不已。“你用我的‘谈话疗法’成功地治愈了萨比娜,已成了这一方法的活广告了。”
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与弗洛伊德在理论上的探讨,荣格在精神分析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高,萨比娜对他思想和灵感的刺激亦让他能经常妙笔生花,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论文。荣格与萨比娜的地下情,因此燃烧得越来越猛烈了。
在艾玛为荣格生下兒子的时候,她对抱着兒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荣格说:“这次是个兒子,我答应过你的,要为你生个兒子。我做到了,可是你会回到我们身边来吗?”荣格自然明白妻子话中有话,他言不由衷地答道:“我难道不是一直都在你们身边吗?”
弗洛伊德把荣格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甚至“长子”,他希望他能继承他的研究,成为精神学界的伟人,但是情况却变得越来越糟。
1909年3月25日,荣格和弗洛伊德在书房里发生了一件令两人都印象深刻的事。当时,他们正在谈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神秘现象,突然书架那兒发出了一个巨大的响声,荣格马上激动地说道:“您瞧,这就是所谓的催化显示现象。我想一会兒它还会再发生一次。”而弗洛伊德却对荣格的这个说法极不以为然,他说:“对我来说,提出这样的概念,无异于职业上的自杀。”但书架那兒果真又发出了一声爆裂声,这让荣格非常得意。弗洛伊德一生恪守严谨的科学推理,他没有想到荣格竟会用通灵术来解释这样的现象,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
第二天,弗洛伊德突然对荣格说他在维也纳听到了一些流言,说荣格将自己的一个病人变成了情人。荣格自然是极力否认。“那个女人在四处炫耀,学术界不少名人都收到了匿名信。”弗洛伊德意味深长地看了荣格一眼。
不久,因为匿名信事件,荣格被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开除了。开始,他以为那些信都是萨比娜写的,他生气地决定要与萨比娜分手。他对她说:“我真没想到,你会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不知道我们该如何继续下去。”“我没有,我真的没有,你别离开我。”萨比娜苦苦地哀求荣格不要离开她,但荣格却决绝地推开了伤心欲绝的萨比娜,转身而去。
后来,荣格在和妻子艾玛的交谈中,得知那些信其实都是妻子写的。想到妻子是为了捍卫家庭而不得不做出那样的举动,荣格最终还是原谅了妻子,甚至在那一刻,他已下定了回归家庭的决心。
背叛了初衷,只为生活继续
被荣格抛弃后的萨比娜无奈之下写信给弗洛伊德,向他讲述了她与荣格的感情,并希望能到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写信给荣格询问他是否认识萨比娜,荣格回信说他跟萨比娜之间是医生与病人的友谊,是萨比娜设计一步步引诱自己,她写信给弗洛伊德也是为了报复。
当萨比娜得知荣格在给弗洛伊德信中所讲的一切后,非常伤心,她找到荣格,对他说道:“请你告诉弗洛伊德先生我们之间的真相。我只是想请他治疗我受伤的心。”“为什么是他?你现在根本不需要治疗。如果需要,你可以到别的医生那里去治疗。”荣格极不情愿萨比娜去找弗洛伊德。“你很清楚我本来可以毁了你,但是我没有那样做!”萨比娜终于抛出了狠话。
为了不至于太过被动,荣格给弗洛伊德写信,承认了他与萨比娜之间的婚外情,并道歉对他撤了谎。
几个月后,萨比娜去了维也纳。弗洛伊德热情地接待了她,并“夸奖”她仁慈地解决了与荣格的纠葛。
1910年,荣格和弗洛伊德应邀去美国讲学,在那里,两人的分歧进一步加重。“请你答应我永远都不要放弃性理论。那是一切事物里面最根本的事物。”弗洛伊德对荣格说。荣格却不屑一顾。从那以后,两人的友谊就明显地转淡了。
1911年,萨比娜拿着自己的一篇论文来见荣格,希望能够刊登在荣格主编的《精神病学年鉴》里,她的观点是:真正的性需求是对自我的毁灭。荣格很高兴,因为该观点和弗洛伊德正好相反,他像奖赏萨比娜一样,将她的双手绑在床柱上,然后用皮带抽打她。萨比娜感到无比享受。
荣格终究还是无法斩断与萨比娜的情丝。当听说她毕业后想去维也纳时,他跪在她面前哭泣哀求和反对,他不想她去弗洛伊德那里。可惜,萨比娜并没有因为肉欲站到荣格这一边,她带着满腹的才华,回到了弗洛伊德的身边。“我看错了荣格,我原以为在我死后他可以继续推动我的工作,但他却与二流的神秘主义和疯疯癫癫的萨满教同流合污了。让我很是失望。”弗洛伊德对于萨比娜的“弃暗投明”甚为满意。
弗洛伊德一心致力于将精神分析理论扩展到更多的领域,然而此时的荣格却陷入到对象征、神话宗教文献以及玄学的狂热兴趣之中。
1912年初,在弗洛伊德的劝说下,萨比娜嫁给了一位犹太人心理学家。回到莫斯科创办了第一家运用心理学进行幼兒教育的幼兒园。
1912年9月,荣格再次到美国讲学,赢得了极高的赞誉,这更坚定了他同弗洛伊德理论相对立的信心。年底的通信引发了两人最后的决裂。荣格在信中火药味十足地写道:“你用对待病人的方式对待你的学生,你所指望造就的是奴性十足的兒子,而你永远是山顶上那个不倒的父亲。”
1913年3月,弗洛伊德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对荣格已感到失望,也不再有任何友谊。对于我来说,他的荒谬只能归咎于他的秉性。”至此,弗洛伊德和荣格彻底分道扬镳。
在1912年的国际精神分析学代表大会上,荣格及他的追随者挑战了弗洛伊德的权威。会后,弗洛伊德开始反击,写了驳斥荣格的论文。1913年10月,荣格辞去了《年鉴》主编职务。1914年4月,他又辞去学会主席的职务。
1915年,萨比娜来见荣格。这时的荣格已陷入到巨大的痛苦中,写书完全停滞,也不接收病人。两人背对背坐在河边的石椅上。那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交谈。
“当你加入弗洛伊德时,对我的打击非常大。”荣格忧伤地说。
“我没有加入哪一边,我只是凭自己的直觉在走。我没有背叛你。”萨比娜说。
“有时候你必须做一些不可原谅的事,只是为了生活能够继续。”荣格仿佛是在安慰萨比娜,又似乎在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1941年,德军侵入顿河畔的罗斯托夫,萨比娜与她的两个女兒一起被纳粹枪杀。此后,荣格一直生活在悔恨之中,他在萨比娜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日那天,饮下了一瓶葡萄酒,猝死在家中……
作者:张宁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2012年35期